APP下载

醋酸氯己定原位缓释凝胶的处方优选

2020-08-26董仁超刘邦国

实用医药杂志 2020年8期
关键词:甘油酯乙基油酸

董仁超,刘邦国

牙周炎是发病率高、危害性大、累及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性、破坏性疾病,若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不仅造成牙齿牙周的局部损害,还会引起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肝炎、肾炎等身体其他重要器官和组织的病变。相比于口服抗生素全身性用药,牙周袋局部给予缓释药物治疗效果较好[1-5],但是这类制剂多为国外制品,国内虽有但是效果差,笔者以不易产生耐药性且抗菌谱广的醋酸氯己定作为模型药物,研制原位凝胶缓释制剂处方优选,该制剂经兔牙周袋上缘无痛注入牙周袋,遇牙龈液会凝固形成凝胶态药物储库,在牙周袋内长时间缓慢释放药物。实验结果表明,该处方为理想的优选处方,报告如下。

1 材料与仪器

N-甲基吡咯烷酮(NMP,上海埃比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批号:20131023);醋酸氯己定(麦克林试剂有限公司,CAS 号:56-95-1);单油酸甘油酯(GMO,济南东润精化科技有限公司);乙基纤维素(EC,N100,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醋酸氯己定原位凝胶(自制);空白原位凝胶(自制);蒸馏水(解放军第971医院药剂科自制)。

紫外分光光度计(UV-757型,上海精密科学有限公司);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申贤恒温设备厂);电子分析天平(FA1604型,上海衡平仪器仪表厂);数显水浴恒温振荡器(WHY-2型,常州普天仪器制造有限公司);超声清洗仪(SY2200-T型,上海声源超声波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离心机(LD5-2A型,北京医用离心机厂)。

2 方法与结果

2.1原位凝胶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的建立

2.1.1 供试液的制备 取醋酸氯己定原位凝胶50 mg,精密称定,注入EP管中,加入4 ml释放介质(蒸馏水),密闭,放入水浴恒温振荡器(37℃,振荡频率 55 次/min)中,分别于 4 h、8 h、10 h、12 h 将 EP管中释放液取出,同时补加相应量的释放介质,放回水浴恒温振荡器中。将取出的释放介质以蒸馏水稀释至适当浓度,即得。

2.1.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醋酸氯己定对照品10 mg,精密称定,于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转移至50 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精密量取2.0 ml于50 ml容量瓶中,以蒸馏水定容。

2.1.3 空白基质对照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不含醋酸氯己定的空白原位凝胶0.050 g,按照“2.1.1”项下方法制备空白基质对照液。

2.1.4 测定波长的选择 在200~400 nm波长下,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分别以蒸馏水为对照测定空白基质对照液、供试液的紫外光谱图。结果分别见图 1、2。

图1 空白基质对照液紫外光谱图

图2 供试液紫外光谱图

由图1、图2可知,供试液中醋酸氯己定最大吸收波长为260 nm,空白基质对照液在260 nm处无吸收,故以释放介质蒸馏水为空白对照测定释放液中醋酸氯己定含量。

2.1.5 标准曲线 取10 mg醋酸氯己定对照品,精密称定,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溶解并转移到50 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分别移取0.8、1.0、1.2、1.4、1.6、1.8、2.0 ml于 50 ml容量瓶中, 加水定容, 配成浓度为3.2、4.0、4.8、5.6、6.4、7.2、8.0 μg/ml的溶液,在374.5 nm处测定其吸光度A。以浓度C(μg/ml)对吸收度A进行线性回归。回归方程:A=0.0818C+0.0096,r=0.9999。故醋酸氯己定在 3.2~8.0 μg/ml浓度范围符合Beer定律,吸收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见表1、图3。

图3 醋酸氯己定对照品标准曲线

2.1.6 精密度试验 取对照品溶液,在374.5 nm处测定吸光度,结果RSD=0.19%(n=5),表明精密度良好。

2.1.7 稳定性试验 取“2.1.5”项下供试液,测定其中醋酸氯己定含量,以第一次测量值为0时值,每隔2 h依次测定。由表2可知供试液中醋酸氯己定在12 h内是稳定的。

2.1.8 加样回收率试验 制备不含药的空白原位凝胶,照“2.1.3”项下方法进行释放度试验,获得12 h释放液即为空白基质对照液。分别精密量取“2.1.2”项下醋酸氯己定对照品溶液,3份不同量,于量瓶中,加入空白基质对照液稀释并定容至刻度,过滤,弃去初滤液,留存续滤液。分别精密量取续滤液适量于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并定容至刻度,测定吸收度,计算回收率分别为101.2%、100.8%、99.6%;RSD(n=5)分别为 1.7%、0.85%、0.63%;回收率平均值为100.5%。方法准确度良好。

2.1.9 释放度测定 按“2.1.1及2.1.3”项下方法进行释放度测定并制备供试液,测定供试液中药物浓度,计算释放度。

2.2原位凝胶的制备取乙基纤维素、N-甲基吡咯烷酮、单油酸甘油酯适量,加热使乙基纤维素溶解,冷却至室温后缓缓加入醋酸氯己定粉末,边加边搅拌,待搅拌均匀后加热使其溶解即得。

2.3原位凝胶处方单因素考察

2.3.1 乙基纤维素对体外释放的影响 将处方中单油酸甘油酯、药物的浓度固定为0.2%、5%,设定乙基纤维素的系列浓度为19%、20%、21%。按照原位凝胶的制备方法,制备3批样品,按照“2.1.1”项下方法考察所制凝胶的体外释放情况。由图4可知,乙基纤维素的浓度越高,原位凝胶中药物释放的越慢,反之,释放的越快。

图4见封三。

2.3.2 单油酸甘油酯对体外释放的影响 将处方中乙基纤维素、药物的浓度固定为20%、5%,设定单油酸甘油酯的系列浓度为0.2%、0.3%、0.4%。按照原位凝胶的制备方法,制备3批样品,考察所制凝胶的体外释放情况。由图5可知,单油酸甘油酯浓度增大能延长原位凝胶中药物释放时间,反之,单油酸甘油酯浓度减小能缩短原位凝胶中药物释放时间。

表1 标准曲线数据表

表2 稳定性实验结果

图5见封三。

2.3.3 药物浓度对体外释放的影响 将处方中乙基纤维素、单油酸甘油酯剂的浓度固定为20%、0.2%,设定药物的系列浓度为4%、5%、6%。按照原位凝胶的制备方法,制备3批样品,考察所制凝胶的体外释放情况。由图6可知,药物的浓度越低,原位凝胶中药物释放的越快,反之,释放的越慢。

图6见封三。

图4 乙基纤维素的浓度对体外释放的影响

图5 单油酸甘油脂浓度对体外释放的影响

图6 药物的浓度对体外释放的影响

图7 3批最优处方原位凝胶的累积释放度

2.4正交实验优选处方通过单一因素试验结果,选择乙基纤维素的(A)、单油酸甘油酯(B)、药物(C)为考察因素,设定因素水平表(表3)。

表3 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

以醋酸氯己定原位缓释凝胶累积释放时间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表安排实验,试验设计及试验结果 见表4。

表4 正交试验设计表及结果

由直观分析结果可知,各因素下各水平的实验结果的极差分别为 A=0.407、B=0.687、C=1.160,由极差大小可知C因素的极差最大,其余次之,故各因素对考察指标影响大小次序为C>B>A;另外通过比较各因素下各水平的指标总和可知:A、B、C的第三水平均较好,从而得出各因素的最优水平组合:A3B3C3即单油酸甘油酯0.4%,乙基纤维素 21%,药物 6%。以 SPSS 11.5统计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上述3因素的P值均<0.05,表明A、B、C三因素对试验结果均有显著性影响。

2.5处方与工艺的重复性考察按照最优处方和“2.2.1”项下的制备方法,制备三批醋酸氯己定原位凝胶,按照“2.2.5”项下方法测定其释放度和累积释放率,对处方和工艺的重现性进行考察。试验结果见表 5,图 7。

表5 3批最优处方原位凝胶的累积释药率(n=3)

图7见封三。

由图7可知,醋酸氯己定原位凝胶的处方和工艺的重现性良好。

3 讨论

注射用原位凝胶用于治疗牙周炎的优势在于其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可以通过特制的注射器直接注射于牙周袋内,且具有较好的粘附性,直接以不规则的固态形式粘附于牙周袋内,增加了患者的顺应性。

该实验在制备醋酸氯己定原位凝胶时有两种不同的方法加速溶解:一种是先用高温使乙基纤维素、单油酸甘油酯和NMP溶解再降温并加入药物使其溶解;第二种是用处方中一部分NMP溶解乙基纤维素和单油酸甘油酯,同时另一部分溶解药物,再将两者混合。从时间角度来看后者制备效率较高,但是制备的样品数量过少时宜采用第一种方法,以避免以第二种方法制备时中间品转移带来的损失和误差。

在进行原位凝胶体外释放度考察时,尽可能使不同样品注入释放液后形成的原位凝胶的形状保持一致,以防止原位凝胶形状及与释放液的接触面积不同引起释放度的差异,准确考察出选定因素对释放度的影响。

释放度是缓控释制剂的重要质量指标,决定着给药间隔和给药时间。原位凝胶注入兔牙周袋后,其中的有机溶剂NMP流出,牙龈液进入凝胶体,聚合物遇水沉淀形成固态药物储库,其中的药物缓慢释放出来。有机溶剂NMP流出的同时带出一部分药物-突释部分。

从上述原位凝胶的形成过程看,影响药物释放的因素有,有机溶剂的组成和性质、有机溶剂与辅料和药物的相互作用、辅料的性质、形成的原位凝胶的孔隙率、微孔的弯曲程度等微观结构。通过控制上述因素就能控制制剂的释放度,从而得到理想的原位凝胶制剂。该实验只对上述部分因素进行了考察,包含释放机制的研究有待下一步进行。

猜你喜欢

甘油酯乙基油酸
高油酸油菜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GC-FID 法和HPLC-ELSD 法分析爆珠溶剂辛癸酸甘油酯的主要化学成分
N-(1’-苯乙基)-吩嗪-1-酰胺对H129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初探
乙基多杀菌素的液相色谱分析
中链脂肪酸及其酯对致病菌的抑菌作用
花生中的翘楚――高油酸花生
高油酸花生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中链脂肪酸及其α-单脂肪酸甘油酯的抗菌研究
高油酸食用油引领百姓餐桌健康升级
三乙酸甘油酯施加量对滤棒质量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