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状鲍温样丘疹病一例

2020-08-25毕廷民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0年9期
关键词:黑褐色环状角化

常 露 杨 洁 姜 峰 刘 阳 毕廷民

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河北唐山,063000

临床资料患者,男,40岁。发现冠状沟上1 cm包皮处黑褐色斑丘疹3个月,于2019年5月来我科就诊。3个月前患者发现冠状沟上1 cm包皮处有境界清楚的黑褐色丘疹,呈环状分布,近3个月来皮损周围出现散在分布的黑褐色皮疹。自发病以来患处偶有瘙痒。无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既往体健,患者及其配偶否认有高危性行为。

系统查体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冠状沟上1 cm包皮处可见境界清楚的黑褐色丘疹(图1),呈环状分布,稍隆起于皮肤表面,与阴茎轴垂直,质软,无触痛,未见糜烂及渗出,无脓性分泌物,环状皮损周围可见散在分布的黑褐色斑丘疹。

图1 冠状沟上1 cm包皮处可见境界清楚的黑褐色丘疹 图2 皮疹边界欠规整,其上黑色、棕色、灰色色素沉着呈均质模式分布 图3、4 表皮层不典型增生及角化不全,表皮呈乳头瘤样增生,挖空细胞可见,棘层明显增厚,棘细胞排列紊乱,部分细胞异型,核大深染以及核分裂相,基底膜完整,色素细胞失禁,少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于真皮浅层(HE,×100;×400)

皮肤镜检查:镜下可见皮疹边界欠规整,其上黑色、棕色、灰色色素沉着呈均质模式分布(图2),颜色分布不均匀,局部可见鳞屑,未见破溃及出血等其他特征性结构。

组织病理示:表皮层不典型增生及角化不全,表皮呈乳头瘤样增生,挖空细胞可见,棘层明显增厚,棘细胞排列紊乱,部分细胞异型,核大深染以及核分裂相,基底膜完整,色素细胞失禁,少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于真皮浅层(图3、4)。

诊断:鲍温样丘疹病。

治疗:局部外用咪喹莫特乳膏治疗,患者目前正在随访中。

讨论1978年Wade等[1]首次发现、报道了鲍温样丘疹病(Bowenoid papulosis,BP)。本病好发于40岁以下性活跃人群,好发部位为腹股沟、外生殖部及肛周的皮肤黏膜。丘疹表面可见光亮呈天鹅绒外观,或轻度角化如疣状乳头瘤样结构。皮损通常为斑点、丘疹或斑块,肉色、红褐色或深色,严重浸渍后发白,常继发感染[2]。BP的大多数病变为散在的,尽管有环状或线性分布的报道[3],后一种情况定义为线性鲍温样丘疹病(linear Bowenoid papulosis)[4]。之前报道的文献中,该亚型具有以下特征:(1)男性多见;(2)冠状沟和邻近区域是主要的受累部位;(3)病变是间歇性或连续性,线性构型;(4)皮疹分布几乎垂直于阴茎轴的方向[5]。BP在临床上较多被误诊为尖锐湿疣(condylomata acuminata, CA),尽管近年来经研究BP与CA有密切关系, 即与人乳头瘤病毒(HPV)相关[6],其中以 HPV6、11、16、18型为多。易复发是CA的特征,而BP有自愈倾向并且不易复发。病理检查为疾病确诊的金标准,在BP的病理变化上与鲍温氏病(Bowen’s disease, BD)是非常相似的。整个表皮层增生,其中可见散在的角质形成细胞出现异常发育、不典型有丝分裂及角化不全。在真皮层中,可见卷曲扩张的血管,并且有散在的黑色素细胞和炎性细胞的周围血管浸润[5]。BD为原位鳞癌,好发于老年人,以单个大斑块为表现形式,缓慢的浸润性增大,而BP的表现形式是多形性的,有新损害的形成或与丘疹融合使损害增大。因BP的皮疹多数会自行消退,若患者要求治疗或出现皮损长时间不愈并增大,可采用彻底手术切除、光动力、电灼、CO2激光、冷冻治疗、CO2激光联合冷冻治疗、5-Fu油膏或咪喹莫特局部外用等[7],一般效果良好。因BP在病理上有类似原位鳞癌的组织学变化及可能具有潜在的恶性本质,在临床诊断治疗中,对于可疑皮损需做活检进行确诊,确诊后进行相应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猜你喜欢

黑褐色环状角化
中药热奄法预防环状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分析
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不可判定性
3例易误诊脂溢性角化病例展示及分析
基于GEO数据库分析circRNAs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GEO数据库分析环状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紫苏种子表观性状与含油率的相关性分析
珍奇的贝壳
实对称矩阵对角化探究
第78届莫斯科数学奥林匹克(2015)
实对称矩阵正交相似对角化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