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胰腺侵袭性纤维瘤一例

2020-08-25王树鹏蒋培强谭璐东苏靖涵刘亚辉

中华胰腺病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组织化学实性尾部

王树鹏 蒋培强 谭璐东 苏靖涵 刘亚辉

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胆胰外二科,长春 130000

【提要】 胰腺侵袭性纤维瘤的发病率低,临床罕见,该病具有一定的侵袭性,对该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完整手术切除病灶,从而达到术后长期生存。

患者女性,35岁。以“急性上腹部疼痛1 d”急诊入院,伴有恶心、呕吐不适。既往无家族性遗传病史,嗜酒史及嗜烟史,无基础疾病。体检:上腹部轻度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触及腹部包块。腹部CT见胰体尾部巨大囊实性混杂密度影,大小约13.0 cm×7.7 cm,内见分隔及稍高密度斑片状病变,与胰体尾部及胃后壁分界不清(图1A),影像诊断为胰体尾部占位性病变合并出血。实验室检查:WBC 4.12×109/L,RBC 3.64×1012/L,血红蛋白105 g/L,血小板134×109/L;肝功明显异常;肿瘤标志物CA19-9 6.86 U/ml,CA242 2.99 U/ml,CA125 33.18 U/ml, AFP 3.68 ng/ml。择期行远端胰腺及脾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无胰漏及出血等并发症。病理大体检查见肿瘤体积11 cm×8 cm,切面呈灰白色及褐色,囊实性、质韧、局部囊壁厚0.9 cm,内壁呈褐色,粗糙;镜下见肿瘤组织由胶原纤维束及梭形细胞组成,粗大的胶原纤维束及梭形细胞波浪交错排列,梭形细胞核大小规则,染色质细而分布均匀 (图1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β-catentin胞核+(图1C),Desmin-(图1D),AEI/AE3-,CD34-,α-SMA部分+,CD117-,Dog-1-,S100-。病理诊断为胰腺侵袭性纤维瘤。

图1 胰腺侵袭性纤维瘤的腹部CT表现为胰腺体尾部囊实性占位(1A),镜下见粗大的胶原纤维束及梭形细胞波浪交错排列,梭形细胞核大小规则,染色质细而分布均匀(1B ×1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胞核β-catentin阳性表达(1C),Desmin阴性表达(1D)

讨论侵袭性纤维瘤最初是由学者Muller于1938年提出并命名,后由Sanger进一步补充并提出相关鉴别要点后一直沿用至今[1]。侵袭性纤维瘤是由于肌成纤维细胞异常增殖引起,该肿瘤的发病率较低,约占所有全身软组织肿瘤的3%左右[2],而发生于胰腺的侵袭性纤维瘤更为罕见。发病的原因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内分泌、创伤、手术、硬纤维瘤家族史、妊娠、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多种因素有关[3]。患者年龄15~60岁,以青春期及30岁左右患者为主。胰腺侵袭性纤维瘤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不适,肿瘤主要位于胰腺尾部,大部分为实性,少数为囊实性[3]。本例患者病灶位于胰尾部,呈囊实性且伴有出血。确诊主要依赖于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检查,β-catenin阳性对侵袭性纤维瘤和其他软组织的肿瘤鉴别有重要的意义[4]。本例患者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β-catenin阳性表达。

虽然侵袭性纤维瘤是良性肿瘤,但它侵袭性生长,且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的分界,不过远处转移比较少见。手术切除是治疗侵袭性纤维瘤最有效的方法,多主张切除范围要扩大,以确保达到R0切除[4]。文献显示术后平均复发率24%~77%,平均复发时间为13~23个月,95%的患者会在5年内复发,同时二次手术后复发率更高,且复发间隔时间更短[5],切缘阳性及有无再次手术史是术后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6]。由于其术后高复发率,放化疗及抗激素治疗、靶向治疗等新辅助治疗对其有一定的意义[7]。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组织化学实性尾部
超声造影在乳腺囊实性复合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及指导活检决策中的价值
卷丹的显微及组织化学观察
勘误声明
超声在诊断甲状腺囊实性结节中的应用
N的最大值是多少?
海洋大探险
提高CAXA制造工程师课堂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
N的最大值是多少?
CT用于良恶性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患者诊断中的特征分析
新疆贝母属8种药用植物地上部位叶的组织化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