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博物馆藏殷商青铜器赏析
2020-08-24饶胜
饶胜
青铜器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 商周时期“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青铜器作为国之重器和礼器, 象征着身份地位和政治权力,既是王室贵族“别身份,明贵贱”的重器,也是王室祭祀祖先神灵的礼器。殷商时期是青铜器的鼎盛时期, 这时期的青铜器种类丰富多样,器形厚重沉稳,纹饰神秘威严,铸造工艺精良,部分青铜器带有铭文。有些青铜器铭文象形性较强, 有着十分鲜明的时代特点。郭沫若将其称为刻画系统的族徽,铸铭目的在于标记器主的族氏、识别用途。这些族徽文字应是殷商时期特有的文化, 正如张懋镕《周人不用族徽说》所述:“族徽文字是殷人的专利,周人则弃而不用。 ”这些为研究殷商时期的青铜器铸造技艺及社会生活史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同时对于研究商代贵族等级身份、宗族关系、社会结构以及社会文化礼俗有着重要的意义。
河南省新乡市博物馆的前身是平原省博物馆,收藏着数万件(套)原平原省所辖华北平原南部50 多个县市出土、传世的文物。其中青铜器最为精美,数量较多,种类较全,有食器、酒器、兵器、水器、炊器和生产工具,等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著名青铜器专家唐兰先生曾对此馆所藏的青铜器作过细致的鉴定,现选取部分带有铭文的殷商青铜器作一介绍。
“父己”铜鼎 商代晚期,1950 年于安阳郊区出土。 方鼎,高21.5 厘米,长17 厘米,宽12.7 厘米。立耳外侈,直口,腹作直壁,下腹内收,平底,实柱足。耳外壁饰弦纹,颈部饰高冠鸟纹,间饰扉棱,腹饰乳钉纹和云雷纹。 方鼎四角和四柱足上部饰有扉棱, 足上部饰兽面纹。内壁一侧铸有“父己”二字铭文。(图1)鼎是殷商时期青铜器数量最多、最为重要的器类,是王室贵族在举行祭祀、 宴飨等活动中最为重要的礼器之一。
“丁”铜鼎 商代晚期,1952 年于安阳出土。 圆腹鼎,通高32.1 厘米,口径27.5 厘米,腹径28.2 厘米。立耳外侈,口沿外折。腹较深,腹壁向下内收,最大直径在腹中部。 圜底,实柱足。 颈部一周饰三组兽面纹, 间饰有短扉棱。 器底内壁有一铭文“丁”。 (图3)
“子庚”铜簋 商代晚期,1952 年安阳出土。高15.2 厘米,口径19.4 厘米。侈口,束颈,鼓腹,高圈足。无耳,腹径与口径相近。器体饰高浮雕三层纹饰,间饰扉棱六条,纹饰以扉棱为中心左右对称分布。 口沿下饰一周蝉纹。 颈部饰三组相向夔龙纹,中饰一兽首。 腹部饰兽面纹,高圈足饰夔龙纹。 在浮雕纹饰周围填饰云雷底纹。 器底内壁有“子庚”二字铭文。(图5)簋多与鼎组合,鼎用来煮熟肉食,簋专门用来盛放黍稷食粮,而考古发掘资料表明簋也可以用来加热食物。
“车”铜簋 商代晚期,河南安阳出土。 高13.8 厘米,口径19.3 厘米。 该簋侈口,方唇,高圈足。 圆鼓腹,最大直径在腹中部。 颈饰带形夔龙纹三组,中间附饰三个兽首。 腹部饰瓦棱纹;圈足饰带形夔龙纹,以扉棱间隔。 其外底部铸有方格纹,中心饰一浮雕人面。 内底铸象形铭文“车”。 (图6)
图1 “父己”铜鼎
图2 “”铜鼎
图3 “丁”铜鼎
图4 “聑妇”铜鼎
“己并父丁”铜爵 商代晚期,1952 年安阳出土。 高21 厘米,流尾长18.5 厘米,通宽9.9 厘米。 宽流,尖尾。 直筒状腹,腹部有三道扉棱。卵形底,三棱锥足。菌状柱立于流折处,柱顶饰有涡纹。 半环形鋬,鋬首饰兽首。 流尾下有蕉叶纹,口沿一周蝉纹装饰,腹部两组兽面纹以云雷纹衬底。 鋬内饰有“己并父丁”四字铭文。 (图9)
“父丁”铜爵 商代晚期,高20.3 厘米,流尾长18.3 厘米。宽流,尖尾。直筒状腹,腹部饰云雷纹。 高伞状柱,柱立于口沿上离流折处稍远。底稍微圜凸。半环形鋬,鋬饰兽首,鋬下有二字铭文“父丁”。 (图10)
“亚牧”铜爵 商代晚期,安阳出土。 高19.5 厘米,流尾长18.3 厘米。宽流,尖尾。腹作倾垂状,最大径近腹底,中部稍细。 矮菌状柱立于流折处,柱顶饰有涡纹。 深腹,腹上部三周弦纹。 三棱锥足。 半环形鋬,鋬内饰有二字铭文“亚牧”。 (图11)
“克”铜爵 商代晚期。 通高19.3 厘米,流尾长15.6 厘米。宽流,尖尾,直筒状腹,卵形底。菌状柱立于近流折处,柱顶饰有涡纹。 腹部一周饰云雷纹。 半环形鋬,鋬首饰兽首,三棱锥足外撇。 鋬内有一“克”字铭文。 (图12)
“禾” 铜爵 商代晚期。 高18.7 厘米,流尾长17.5 厘米。 宽流,尖尾,卵形腹。 最大直径在腹中部,腹部饰云雷纹。菌状柱立于流折处,柱顶饰有涡纹。 三棱锥足。 半环形鋬,鋬下有象形铭文 “禾”。(图13)
商代晚期。 高21.5 厘米, 流尾长17 厘米。宽流,尖尾。菌状柱立于流折处, 柱顶饰有涡纹。直筒状深腹,腹部一周饰兽面纹。 三棱锥足。半环形鋬,鋬内饰有 “父己”铭文。 (图14)
“戈” 铜斝 商代晚期,1952 年辉县褚邱出土。 通高33.4 厘米,口径20.5 厘米。 撇口,束腰。腹底似鬲,分档。双菌状柱,于口沿上近直径线处对立,浅袋形足。 柱形足跟与双柱皆较高。 半环形鋬,鋬首饰兽首,鋬内有一铭文“戈”。(图16)青铜斝始见于二里头文化,主要流行于商至西周初期,其用途是温酒。
图5 “子庚”铜簋
图6 “车”铜簋
图7 “聑妇”铜簋
图8 “聑妇”铜爵
图9 “己并父丁”铜爵
图10 “父丁”铜爵
图11 “亚牧”铜爵
“围”铜斝 商代晚期,1952 年出土于河南安阳。 通高44.7 厘米,口径20.7 厘米,腹径15.4厘米。 敞口,口沿上有对称伞状立柱,柱顶饰涡纹和几何纹。束腰,颈一周饰蕉叶纹。深腹平底,腹部中间有一凹槽,上、下均为饕餮纹,间饰扉棱。腹部有半环形鋬,三棱锥足。内腹底部铸有铭文“围”字。 (图17)
“子” 铜觚 商代晚期,1952 年辉县褚邱出土。 通高35 厘米, 口径17 厘米, 腹径4.4 厘米。长筒状身, 大喇叭形口,斜坡状圈足,圈足底部呈高阶状。颈部一周饰蕉叶纹,腰和腹部均饰变形兽面纹,间有扉棱。 圈足底部内壁有单字铭文“子”。(图19)青铜觚往往与铜爵同出,尤其在殷商时期的墓葬中,觚与爵多等量配对出现,是重要的礼器组合形式之一。其用途与爵同样,当为酒器。 青铜觚始见于二里岗文化,盛行于殷商时期,至西周中期以后已很少见。
“并” 铜觚 商代晚期。 高29.4 厘米, 口径17.1 厘米。 形体细长,大喇叭形口,圈足呈阶状,中腰微鼓。 颈饰蕉叶纹, 腰和器身下部均饰变形兽面纹, 间有扉棱。 圈足内壁有一单字铭文“并”。 (图20)
“告”铜觚 商代晚期。高28.5 厘米,口径15.2 厘米。 大喇叭形口,形体细长。 中腰微外鼓,腹壁略有弧度。 圈足较高,亦呈阶状。 圈足内壁有一铭文“告”。 (图21)
图12 “克”铜爵
图13 “禾”铜爵
图14 “父己”铜爵
图15 “”铜爵
图16 “戈”铜斝
图17 “围”铜斝
图18 “”铜斝
图19 “子”铜觚
图20 “并”铜觚
图21 “告”铜觚
图22 “卫父己”铜尊
图23 “聑妇”铜尊
图24 “卫父己”铜觯
图25 “聑妇”卣
“卫父己” 铜尊 商代晚期,1950 年安阳出土。 高13.1 厘米,口径11.8厘米,腹径5.9 厘米,底径9.5厘米。无肩尊,筒形体,喇叭形口,腹微鼓,高圈足。腹部与圈足分别饰云雷纹和联珠纹。圈足内壁有铭文“卫父己”三字。 (图22)尊是盛酒器,往往与卣或者方彝组合, 也是一种随葬礼器, 流行于商代至西周中期。
“卫父己”铜觯 商代晚期,1950 年安阳出土。 通高17.4 厘米,口径长9.3 厘米、宽7.6 厘米, 腹径长9.6 厘米、宽8.3 厘米。 扁圆形,粗体,有盖,盖顶为菌状纽。束颈,鼓腹,腹径稍大于口径,最大直径在腹下部。高圈足略外撇。颈部和足部一周饰夔龙纹,腹部和盖面饰兽面纹。 盖内壁饰“卫父己”三字铭文。 (图24)青铜觯自商代中期开始出现,在殷商晚期和西周早期比较流行,西周中期以后基本少见。
图26 “父甲”铜盘
图27 “子龙”铜戈
图28 “克”铜戈
图29 “生”铜戈
图30 “子”铜锛
“父甲”铜盘 商代后期。高12.9 厘米,口径30.0 厘米,底径18.7 厘米。 器体呈扁平状,大口,口沿平折。腹较浅,腹壁圆转内收。盘腹内壁饰一鱼纹。圈足一周饰云雷纹。高圈足上部内凹一周,足上有镂空。 盘底有“父甲”二字铭文。(图26)青铜盘作为一种盛水器,常与青铜匜搭配使用,如《仪礼·既夕礼》载“盘匜,匜实于盘中,南流”。 从考古发掘来看,青铜匜出现在西周晚期,而青铜盘出现于二里岗时期,二者组合应在西周以后开始出现。
“子龙”铜戈 商代晚期。长23.5 厘米,宽6 厘米。短銎无胡戈,銎部孔呈椭圆形,后内扁平近方形,直内与銎略宽。 援中部起脊,下刃略内凹。 内上一面饰兽面纹,另一面铸“子龙”二字铭文。(图27)作为青铜兵器,青铜戈出现较早,在二里头文化时期开始出现,流行于先秦时期。 因其锋在前,刃在下,可以用来勾杀,也被称为“勾兵”。
“克”铜戈 商代晚期。 长23 厘米,宽6厘米。直内戈,上有一圆穿。戈援略有弧度。有下阑。 直内端略圆有刺。 内端两面均有铭文“克”字。 (图28)
“生” 铜戈 商代晚期。 长22.5 厘米,宽7.5 厘米。 直内,有阑,胡较短,内有一穿,内端两面有铭文“生”。 (图29)
“子”铜锛 商代晚期。高8.2 厘米,宽3.5厘米。器身两侧自銎口向下斜直内收。梯形銎口,銎口顶较宽。 双斜面弧形刃,刃与銎口等宽。 边缘有凸起边,上部饰兽面纹和下垂三角纹,侧面饰斜三角雷纹和下垂三角纹,一斜面中部铸“子”字铭。 (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