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实践探微
2020-08-23李伟刚
李伟刚
摘 要 随着当前社会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这一新兴的教学手段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有了更多的应用。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教学内容简短、重点分明的特点将其应用在中学的物理教学实践当中,进而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提升课堂效率,加强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微课”教学这一教学模式作为新生事物,需要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进行完善。本文就是针对于物理教学的特点来对微课教学的实践提出一些建议,寻求有效的手段将“微课”教学应用在中学物理教学当中。
关键词 “微课”;中学;物理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8.1,B0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3-0013-02
微课教育模式在中学物理教学当中有着积极的意义,当前我国的高等院校物理教学中存在着趣味性不强、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兴趣薄弱等问题,这对于中学物理教学工作的开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教师有必要将微课模式引入物理教学当中,改变教学理念,对于物理教学内容进行新的设计,加强互联网的使用,改变评价体系,让微课模式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升学生的物理水平。
一、“微课”的具体含义及特点
“微课”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微小的课堂”,其教学手段主要是教师根据学习章节的内容和重点,来针对性地制作教学视频,让学生在视频学习中有效地了解重点,发现学习中的难点,并且提出疑问,进而让教师在课堂当中进行针对性讲解来完成教学,提高课堂效率。这一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的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举一反三,有效地掌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在课堂教学之外,还需要进行一些重点知识的习题连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堂知识,进而更好地把握教学难点。
二、“微课”的特点
(一)缩短了教学时间
“微课”作为“微小的课程”,其教学的时间比较短,一般都控制在5-10分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手段进行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40-50分钟的教学时间相比,有效地缩短了教学时间,方便与学生的学习和复习,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主次分明
在学习当中存在着主次关系,一些知识只需要有理解性的认识,而一些重点和难点需要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微课”教学可以针对性地对这些知识进行讲解,让学生对于重点和难点有足够的认识,有利于学生把握知识点,更好地完成课程的学习。
(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将课堂转变为视频学习,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和复习,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对于学习的内容有着充分的认识。学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提出自己的疑惑,让教师更好地完成解答,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让学生能够活学活用,并且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中学物理教学的发展现状
中学阶段,作为学生在学习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而物理教学作为学生认识自然和科学知识的一门重要课程,有必要讓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课程。但是在当前的物理教学当中,由于教学手段的滞后以及教学理念老旧的问题,导致中学物理课程的教学效果有所欠缺,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发展。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社会对于学生的要求也更高,而且为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硬件基础。当前的中学物理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课堂教学模式一成不变
中学阶段物理教学的教学模式主要还是教师在课堂上完成对于物理知识的讲解,让学生通过课堂的理解和课后的习题练习,完成整个物理教学的过程。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模式下,更多的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完成学习。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较低,并且学习的积极性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学生更多的是在像完成任务一样进行学习,使得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而中学物理作为一门需要有着深刻认识和理解的课程,需要学生保持着探索的精神,才能更好地学习,传统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探索精神有所降低,使得教学效果大大降低。
(二)物理教学与实际生活关联较少
物理作为一门理科性质的学科,其内容比较深奥和晦涩,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往往侧重于科学理论知识的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比较少,学生很难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导致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很少能应用到物理知识。因此,中学的物理教学必须要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来进行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的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让学生的素质有全面提高。
四、“微课”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实践手段
(一)利用“微课”更好地设计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微课”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完成基础物理知识的学习,但是针对于一些物理知识的难点和重点,仍然需要教师在课堂中针对性地讲解,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够深刻地理解知识点,从而能够更好地完成物理教学工作。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内容时,必须要针对学生的基础和特点,以及教学的终点进行有效的设计,使得“微课”教学能够富有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吸引注意力,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例如,在针对于“万有引力”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让学生观察地球、月球、太阳三者之间公转和自转的轨迹,以及人造卫星的运动轨迹来认识到引力知识,让学生在探索当中认识到引力定律。同时,针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教师在课堂当中要针对性地讲解,并且为学生答疑解惑,保证不同基础的学生都可以有效地学习到物理知识,让“微课”在物理教学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转变教学理念,更好地发挥“微课”教学的作用
“微课”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必须要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更多的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来完成知识的传授和讲解,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较低。在“微课”教学中,要更多地应用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教师主要起到引导的作用,把握学生物理学习的方向,同时通过互联网技术对于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有着有效的把握。此外,学生也要转变以往的观念,积极主动地进行物理学习,减少对于教师的依赖性,在自学当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教师和学生在微课教育当中都需要转变自身观念,更好地利用学习资源,提高中学物理教学的效果。
(三)运用“微课”教学模式来对物理实验现象进行论证
利用教学视频让学生对于一些物理实验的现象有着更好的了解,进而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例如,在学习热胀冷缩的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在微信群中上传自己的实验视频,进行交流学习,例如压扁的乒乓球遇热水恢复原状等现象,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利用掌握的物理知识自主设计一些小实验,对于学到的物理知识进行验证,更深地理解物理知识。
(四)改变物理成绩的评价体系
传统的成绩评价体系,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作业和考试成绩来进行评定。而在微课模式下,对学生的成绩评价需要通过学生课前的学习状况、习题以互联网平台学习情况和考试的成绩来一起决定,从而让成绩的参考目标更加多元化,能够更加公正合理地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价,让学生全面地了解自己的优缺点,进而能够积极改正,提高自己的物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国珍.浅议“翻转课堂”之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中学版),2015(011):363.
[2]丛钊.利用微课资源构建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6):70-71.
[3]王秋月.“慕课”“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实质及其应用[J].上海教育科研,2014(8):15-18.
[4]董全禧.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新课程(下),2017(00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