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师教学行为探究

2020-08-23颜军

读写算 2020年22期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教学行为新课程

颜军

摘 要 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是初中阶段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得以培养和提升的专业性课程,对于学生的价值取向和完善人格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行为良好与否、合理与否,将直接对学生的一言一行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本文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就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加强对其改进和优化的对策,在学生价值取向和人格完善中发挥良好课堂教学行为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教学;教学行为;新课程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2-0005-02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要求教师要注重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和优化,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需要,切实注重生本理念的践行和实施。但是由于应试教育带来的根深蒂固的思想,使得一些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的践行还存在诸多偏差。而教学行为又是做好这一切的基本前提,所以教师是否有着良好的课堂教学行为,将直接影响到新课改理念的深入实施。这就需要教师对自身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不断反思和改进,才能更好地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的育人作用的发挥。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特点与目的分析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相较于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更加抽象,相较于高中课程又更加浅显,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所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旨在更好地引导学生在自身的学习和生活中掌握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和需要具备的基本思想道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所以需要良好的教学行为来教学,紧密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身体特征强化教学,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进行紧密联系,进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课堂教学行为的现状梳理

(一)缺乏合理的教学结构

通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特点和目的分析来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而就实际来看,当前,教学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较為突出,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时的课程内容缺乏合理的结构,教师在教学时的教学目标更加注重的是如何提升学生的考试分数,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灌输和学习,使得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之间的关联性被忽视。而这一教学行为就会走应试教育的覆辙。这主要是因为一些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不透彻,虽然采用了诸多新型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方法,但是在教学初衷上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忽视学生的政治素养养成,使得教学内容缺乏合理的结构,忽视均衡化的教学内容。

(二)缺乏先进的教学方法

良好的教学方法是确保教学行为规范的重要保障。教学方法的应用方式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新课改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既要采取先进的教学方法,又要与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无缝对接,才能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的提升,尤其是要求教师秉承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时代性。而就实际来看,目前很多教师在采用教学方法时,要么是传统的教学方法,要么就是生搬硬套,难以将其活学活用,也很少结合教学的效果来进行改进,这样在传统教学模式的筋骨下,使得学生的学习从传统的被动学习转移到缺乏主动目的的学习。传统的学习是学生被教师主导,现有的学习是被多媒体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发生相应的变化。一堂看似热闹非凡的课堂改变了过去死沉的课堂氛围,但是其所取得的实际成效并不好,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并没有随着教学方法的改进而完善。

(三)缺乏科学的教学引导

良好的教学引导是确保学生学习更具有针对性的前提。教师目前养成的教学行为又并非短时期可以改进的,所以使得教师在对学生的教学引导时,本想朝着科学的方向引导,但是实际引导的效果又不如人意,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教师对学生的教学引导行为只是换汤不换药,使得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经常需要走很多弯路,而教师又忽视对自身教学行为不足的思考,将教学效果不好归咎于学生,使得整个教学课堂更多的是进行照本宣科式的教学。与此同时,教学行为是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而实施的行为,由于缺乏明确的教学目的,教学引导不科学,使得师生之间的交互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加上教师忽视了学生行为对教师行为的影响,很少结合学生的行为来对自身的行为进行修正,尤其是课堂教学设计时,忽视了教学行为的设计,使得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

三、改进对策探究

针对目前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行为中的不足,为达到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目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行为上进行不断地优化和完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不仅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培养,而且还能促进学生价值取向和人格的完善,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行为改进和完善中切实注重以下工作的开展。

(一)注重教学结构的优化和完善,提升自主探究能力

以往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使得学生往往是被动地进行学习,所以为促进学生学习行为的改变,教师需要结合学生被动学习行为来改进自身的教学行为。学生在被动学习时,学生的学习行为不积极,对探究学习往往是冷落和不重视,而教师又采取自我封闭的行为,使得整个教学模式较为僵化。所以为达到优化和完善教学模式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行为改进时,就需要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来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始终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紧密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并尽可能地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贴近,注重学生的观察和体验与感受,切实强化学生学习思维与行为方式的优化,从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中走出来,既要做到与时俱进,勇于探索新教学方法,又要把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和社会现状紧密联系,在课堂教学中大力实施自主探究性学习,通过学生学习行为的改进和优化,推动自身教学行为的规范,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不断地发展和成长。例如在教学《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选择》一文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等多种渠道自主搜集有关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精准扶贫的知识,并引导学生结合所布置的任务来进行资料查找,再通过对课本知识的预习,在课堂上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由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将本组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说明,进而更好地将其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联系起来,尤其是2019年作为国家精准扶贫的脱贫攻坚年,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有助于学生对时政热点的掌握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将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激发的同时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

(二)注重教学方法的优化和完善,优化学生学习行为

因为教师行为和学习行为是构成教学行为的共同体,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行为优化的过程中,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优化和完善,以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但是在教学方法选择时,需要紧密结合教材的内容和学情来针对性的进行选择。比如为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导向作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教师在教学《正确认识自己》一文时,可以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结合生活实例来解答政治观点,并通过对学生的正确评价来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的激发。

(三)注重教学引导的优化和完善,强化学生学习能力

教师在教学行为优化过程中,还要切实意识到教学引导的重要性。因为良好的教学引导是帮助学生端正学习行为和强化学生学习动力的基石。因此,在教学引导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切实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在良好的引导下促进学生对新知的认知。

四、结语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实施,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行为上进行不断地优化和完善,尤其是要在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和教学引导等方面优化,并结合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教师自身的教学行为来相互优化,以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陶积英.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探究[J].教育观察,2019,8(15):40-41.

[2]骆云清.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3]严玲玲.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研究[D].延边大学,2011.

猜你喜欢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教学行为新课程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情境教学法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价值与运用
情景体验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中的运用
浅议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基于情境教学的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研究
浅谈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与教学行为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