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归纳演绎:高三物理专题复习课的得力抓手

2020-08-23陶家忠

关键词:演绎归纳循序渐进

陶家忠

摘 要:知识的学习是一个由个别到一般,又由一般到个别的反复过程,它是归纳和演绎的统一。学生在高中阶段的物理学科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归纳和演绎反复运用,学会从个别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出发,培养科学推理、找出规律、形成结论,并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归纳;演绎;循序渐进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3-085-2

高三年级的后期学习多是以解题为主的训练,很多学生在做题时,对一个知识点问题总是易错再错,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养成归纳问题的习惯,头脑里没有建立知识系统的概念,对错题的理解仍然处于“东一榔头西一棒子”零打碎敲的状态,缺少有意识的归纳能力的培养。本节课,教师通过演示学生近阶段错题,帮助学生学会归类知识结构,理解归纳能力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性,促使学生在交流和展示中明确了归纳意识建立的意义。

一、一题多变,演绎发散拓思维

在复习训练阶段,“一题多变”的训练对学生的思维拓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是每个教师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尤其,本节课,在学生成功地归纳出电磁感应定律应用的一般规律后,教师有目的有系统地呈现了精心选择、加工和编写“一题多变”的习题,进行复习训练。这不仅满足了学生当时的积极情绪主导下的想要实际操练的渴望,还发挥了学生作为复习主体的功能,提高了参与学习的兴趣,关键是培养了学生联想迁移、概括总结和发散思维等能力。

例题1:如图1所示,两条相距L=1m的平行光滑金属导轨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其左端接一阻值为R=9Ω的电阻,右端放置一阻值r=1Ω、质量m=1kg的金属杆,开始时,与MP相距d=4m。导轨置于竖直向下的磁场

问:若导体棒固定在图中所示位置,其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2所示。

(1)0~4s电路中的感应电动势大小是多少?

(2)0~4s感应电流大小是多少?通过R的感应电流方向如何?

变式1:

若磁感应强度恒为B=4T,现对NQ施力使它沿导轨方向以速度V=1m/s做匀速运动。求:

(1)电路中的感应电动势大小是多少?

(2)感应电流大小是多少?通过R的感应电流方向如何?

(3)从开始运动,经过X=2m距离时,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大小。

(4)金属棒所受安培力大小?所施加的外力F大小?

(5)从开始运动经过2s,电路中产生的总热量;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

变式2:

问:若磁感应强度恒为B=4T,现对NQ施力使它沿导轨方向向右运动,从静止开始运动,当导体棒速度为2m/s时,外力做功为10J,

求电路中产生的总热量;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

学生从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定律入手,通过变式训练,再次通过观察,同伴交流,发现题目演绎出了两种变化形式:B不变,S变,B变,S不变,并得出了动生电动势的求解方法,大大激发了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使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大大提高。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相关物理量的多方法求解。如此举一反三反复练习,教会了学生从多角度看问题,遇到具体问题具体解决的发散式思维方法。

二、一組一练,循序渐进学归纳

本节高三专题复习课面对的对象是三星级高中的普通班学生,针对实际学情和学生的思维发展状况,教师并没有因学生对以上问题的理解与解决而进行超越学生实际能力的跨越式练习,而是适当地采取了“小步走”的方式,运用“一组一练”的形式帮助学生稳扎稳打,实实在在地夯牢知识。在例题1的基础上进行再巩固,例题2如下:

其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3所示。给金属杆施加一向右的力F(F未知),使0~2s内杆静止在NQ处。在t=2s时杆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a=1m/s2,6s末力F做的功为30J(g取10m/s2)。

求:(1)杆静止时,杆中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2)杆在t=6s末受到的力F的大小;

(3)0~6s内杆上产生的热量。

这样为后一步的复杂题型练习做了切实的铺垫,使得学习顺应了循序渐进的教育原理,既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发散,而又不感到突然,对于学生思维的发散与整合训练提供了一个缓冲的阶梯,为他们创造了一个思维发展的良好空间。

三、题组训练,归纳演绎重运用

高三后期物理复习课主要是知识综合应用阶段,“题组训练”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训练方式。所谓“题组训练”,就是把学习过的题目按知识专题进行分类整合,让学生按知识专题的类别一组一组的进行习题过关训练。通过“题组训练”可发现规律,总结归纳出一类题的解题方法,可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效果。

本节课,教师发现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归纳演绎能力之后,及时地辅以“题组训练”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例题2:(2019·苏州模拟)如图4所示,两根足够长的光滑金属导轨竖直放置,相距L,导轨上端连接着阻值为R的定值电阻,质量为m的金属杆ab与导轨垂直并接触良好,金属杆和导轨的电阻不计。整个装置处于与导轨平面垂直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杆由静止释放,下落高度h后开始做匀速运动,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

(1)金属杆做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v;

(2)下落高度h的过程中,通过金属杆的电荷量q;

(3)下落高度h的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Q。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充分运用归纳演绎的能力,使零散的知识成为有机统一的整体,同时,通过学伴互助发现每一个问题还可以衍变出多种设问方式,对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能从多个角度灵活变通,提升了复习效果。

教学实践证明,高三物理专题复习课如果实行单一零散的习题训练,学生只会简单模仿,不知道问题归类,更缺乏归纳演绎的能力,从而导致师生陷入就题论题的窠臼中,陷入题海的车轮战中,既不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也达不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复习目的。所以,无论从练习的形式上、还是从问题实质的关联上,教师的精心选题用心培养学生的归纳演绎能力显得尤其重要。

(作者单位:南京市临江高级中学,江苏 南京211102)

猜你喜欢

演绎归纳循序渐进
“数学思想”在教学中的演绎
丰富教学角度演绎德育课堂
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高考复习基因分离定律题型的归纳与探究
浅谈小学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国际三大音乐教学法在儿童音乐启蒙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写字教学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构建物理模型
从三个角度体现“Project单元”的教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