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肺炎疫情对广西蚕桑产业的影响及对策

2020-08-23李安华黄红燕汤庆坤宾荣佩李秋云周世西赖艳梅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15期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李安华 黄红燕 汤庆坤 宾荣佩 李秋云 周世西 赖艳梅

摘 要: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暴发后,全国人民的生产生活均受到了极大影响。随着疫情在全世界的蔓延,丝绸产品、生丝、蚕茧等的价格大幅下降,蚕桑产业整体经济效益显著下降。该文分析了疫情对桑叶生产、大蚕饲养、小蚕共育、蚕种生产、丝绸企业生产等蚕桑产业链各环节的影响,提出了加强生产管理,稳固蚕业生产基础;创新驱动,提升企业生产智能化水平;启动生丝储备,激发产业活力;畅通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线上线下融合,开拓国内丝绸消费市场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蚕桑产业;影响

中图分类号 F3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15-0055-03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席卷我国大江南北,全国各地先后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使得人们的生产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百业受损。经过2个多月的全民抗疫,我国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生产生活逐步恢复正常。但目前国外疫情还在持续蔓延,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导致全球经济停滞[1]。受全球疫情蔓延的影响,丝绸产品消费减少、出口受阻,生丝价格大幅下滑,茧丝加工企业普遍存在产品积压、资金紧缺、亏损严重、运营困难等问题,形成“三产倒逼二产,二产倒逼一产”的态势,压力逐级传导,蚕茧价格大幅下降,蚕农收入减少,行业整体经济效益显著下降。广西作为全国最大的原料茧和生丝生产地区,受此次疫情的影响非常大。为此,本文分析了广西蚕桑产业链各生产环节受到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措施,为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 疫情对桑蚕生产的影响

1.1 桑园面积稳定,管护力度下降 据农业部门统计,全区去冬今春新增桑园面积9520hm2,增长4.84%,现有桑园面积20.64万hm2,基本保持稳定。广西桑园新种、扩种、改种都习惯在冬季进行,当疫情在全国蔓延时,桑园种植工作已基本完成,所以疫情对广西2020年桑园面积数量的影响不大。但随着整个产业受疫情的影响逐渐显现,蚕茧价格达不到蚕农的心理预期,下半年势必会出现部分桑园丢荒和冬季挖桑的情况,预计明年的桑园面积将出现一定的萎缩。疫情发生后,广西于1月24日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为严格执行“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疫情防控指导方针,各地都采取了交通管制、人员出行限制、防止人员聚集等措施[2],物流一度停止,农用物质运输不畅,很多地方肥料供应不足,加之人员出行受限,所以当时很多桑园都未能及时施肥。随着疫情的逐渐稳定,3月7号广西印发了《关于切实抓好春耕生产工作的通知》,文件指出,要打通农资供应、农机作业、农民下田等堵点[3]。至此之后,广西各地的农业生产才开始正常有序开展,部分之前未施肥的桑园此时才补施化肥。但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也有部分蚕农因为后期蚕茧价格的不确定而放弃施肥,导致部分桑园后期产量下降,叶质降低。

1.2 茧价低迷,蚕农减产减收 受疫情影响,茧价持续走低。4月10日广西第一批蚕茧于南宁市横县、来宾市忻城县开秤上市,收购价格30元/kg,4月下旬河池市宜州区、柳州市柳城县、百色市那坡县等各地蚕茧大量上市,茧价一度跌至23~25元/kg。截至5月20日,蚕茧价格小幅回升,全区收购均价约27元/kg,与2019年同期45.97元/kg的价格相比,降幅达41.3%。根据投入产出折算,30元/kg的蚕茧单价折合蚕农人工收入为50.8元/d,低于蚕农预期,蚕农种养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由于茧价低迷,部分蚕农失去信心,从第2批开始减少50%的饲养量,抱着无所求的态度,饲养管理更加粗放。据调查,5月份蚕茧质量比4月份出现大幅度下降,死笼率偏高。随着国外疫情的持续发展,预计到2020年蚕茧价格全年都处于低位,蚕茧产量将大幅减少,蚕农收益减少。

1.3 产量利润双降,蚕种企业难经营 据了解,2019年下半年蚕茧价格较高,市场形势好,很多蚕种场预计2020年春季的蚕种需求量较大,所以秋制种的量较大,2020年春用蚕种都比较充裕,去年秋制种成本在35~40元。受疫情影响,蚕种需求减少,蚕种价格持续走低,第1批蚕种零售价45元/张,截至5月20日,从市场了解到蚕种零售价格33元/张,和第1批相比降幅达26.67%。因此,2020年上半年蚕种场普遍存在亏损,生产风险增大。随着鲜茧市场的持续低迷,蚕种场为降低购茧成本,原蚕茧价格也随之下调,原蚕点蚕农养蚕效益减少,部分蚕农开始管理粗放,导致原种茧质量下降,斤茧制种量减少,生产成本进一步增加。据了解,部分原蚕点的蚕茧由于质量太差,被蚕种场拒绝收购,最后只能作普通蚕茧销售。由于上半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蚕种场上半年的制种量将比2019年同期减少30%,少部分蚕种场只生产1批种就停止生产,制种工人工作量减少,收入减少,部分工人开始选择从事其他行业,下半年预计会出现工人难找的现象。

1.4 订单减少,小蚕共育利润降低 小蚕共育户是养蚕最早开工的经营主体,广西小蚕共育率达80%以上,2020年广西春季养蚕收蚁基本在3月初,疫情才刚开始被有效控制住,防控压力还较大,小蚕共育户招工存在难度,不得以减少饲养量。蚕茧陆续上市后,茧价低于预期,很多蚕农都减少饲养量,导致很多原来预订的小蚕又退订,使得很多小蚕共育户非常被动,只能半卖半送,配套的桑园不能充分利用,损失很大。一些地方出现恶性竞争,小蚕市场变得混乱,小蚕质量也有所下降。

2 疫情對缫丝加工企业的影响

据工信部门反映,截至5月20日,广西98家规模以上丝绸企业复工率达到90%以上,复产率约为57%。当前,各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协调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困难,协助重点支持丝绸企业办理自治区“复工贷”超过3亿元。但是企业资金缺口依然存在,形势不容乐观。

一方面,由于下游丝绸服装、家纺消费市场销售受阻,订单骤减,缫丝企业的原料、半成品、产成品库存压力巨大。据调研了解,目前我区丝绸企业共库存生丝超过4000t,占用资金10亿元。加之复工企业还面临员工工资、银行贷款还息、水电燃料等运营费用,导致企业长时间流动资金短缺。另一方面,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和广西大宗茧丝交易市场为规避风险,停止茧丝质押融资业务。4月以来,广西进入了蚕桑生产和蚕茧收购的高峰期,按照往年5万t产量,企业收购价30元/kg计算,需要15亿元,这笔资金主要由生产企业通过贷款等方式承担。当前企业产品积压,生产融资又非常困难,行业发展形势十分严峻。

3 对策建议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广西蚕桑产业受到了重大的冲击,致使整个产业链的效益下降,同时也暴露出了广西桑蚕产业存在的短板,今后要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只有不断加强产业自身的抗风险能力,才能在惊涛骇浪中波澜不惊。因此,建议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帮助茧丝加工企业维持运营,稳定社会就业,保证蚕茧的合理价格和顺利收购;同时产业链上的各经营主体要加强自身建设,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创新能力,保障广西桑蚕产业行稳致远。

3.1 加强生产管理,稳固蚕业生产基础 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大宣传指导,引导蚕农客观分析当前产销形势,调整合理预期,坚定生产信心。进一步加强技术指导,加大桂桑5号、桂桑6号、桂蚕2号、桂蚕N2等蚕桑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加大小蚕共育、省力轨道喂蚕车、方格蔟自动上蔟等省力高效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通过提高养蚕成功率、推行按质论价等技术和管理措施,解决养蚕批次密、收毛脚茧等顽疾,进一步提高蚕茧质量,减少损失,增加收入。加快小蚕人工饲料育、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等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应用;开展桑枝食用菌、桑园养鸡、桑芽菜、桑叶茶等蚕桑资源高值化综合利用开发,通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等综合措施提高蚕桑种养经济效益,稳固蚕业生产基础。同时,整合农业农村部门项目资金,加强与工信、商务和金融部门的合作,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融资贴息扶持力度,缓解茧丝加工企业资金压力。

3.2 创新驱动,提升企业生产智能化水平 企业应加强自身创新能力,主动融入大数据中心,引进数字化智能化设备,引进现代化管理人才,进一步规范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多生产具有核心技术支撑的高品质产品,主动抵御由市场带来的各种风险,让企业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壮大。

3.3 启动生丝储备,激发产业活力 生丝是一种价值高、耐储存的商品,具有较好的保质保价功能,具备开展规模收储进行市场调节的可操作性。一是国家尽快启动生丝储备。国家商务部茧丝绸协调办公室具有实施生丝储备的工作机制和成功经验,在应对历次茧丝市场大幅波动时发挥了重要作用。建议自治区工信委等部门多渠道向国家茧丝办汇报,尽快启动国家生丝储备。二是地方实施生丝储备。针对广西作为全国最大的蚕桑生产基地的情况,可以通过本地国有企业和银行合作等方式筹措资金开展生丝收储。通过生丝储备,调节生丝市场供应,缓解企业资金紧缺问题,释放流动性,盘活整个蚕桑茧丝绸行业,保障种桑养蚕农户的利益。

3.4 畅通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一是协调金融机构设立茧丝绸专项应急贷款机制,加大对茧丝绸加工企业的贷款授信额度,增强贷款的可操作性,解决茧丝加工企业融资难问题,确保茧丝加工企业的正常运行和收购鲜茧,保障社会稳定。二是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大各地扶贫资金的整合力度,提高蚕桑扶贫产业“以奖代补”标准,采取补贴茧丝企业贷款贴息和直接补贴等方式,定向收购贫困户蚕茧,保障种桑养蚕贫困户如期脱贫。

3.5 线上线下融合,开拓国内丝绸消费市场 受疫情影响,茧丝绸产品在外贸受阻的情况下,要充分挖掘国内丝绸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近几年来,以蚕丝被、丝绸家纺、丝针织品为代表的丝绸产品消费逐渐升温,销售比重不断提高,市场潜力不断释放。因此,各大茧丝绸企业应大力开发丝绸终端产品,加大内销市场开拓力度,以直营专卖店或展示交易厅为依托,积极开展电子商务销售平台建设,推动线上线下融合营销模式。

参考文献

[1]于敏,杨波,李丹青,等.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OL].财会月刊.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2.1290.f.20200529.1758.029.html.

[2]廣西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EB/OL].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0-01-25)[2020-06-05].http://www.gxzf.gov.cn/zt/jd/qlkjxxgzbdgrfyyq/yw_28017/t979449.shtml.

[3]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关于印发切实抓好春耕生产工作的通知,桂新冠防指〔2020〕83号[EB/OL].2020-03-07.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战疫情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政府要做好公共价值的创造者和守护者
新冠肺炎疫情前期应急防控的“五情”大数据分析
科学与价值: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风险决策机制及其优化
台陆委会正式改称“新冠肺炎”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