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修德立诚:为师生成长铸基立魂

2020-08-23沈俊涛

阅读(教学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诚信学校教育

沈俊涛

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指出:学校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教育的终极价值就是对人的生命的成全,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和幸福铸基立魂。

句容市宝华中心小学地处句容北陲,与南京接壤。随着“宁镇扬一体化”战略的推进,近年来学校承担着大量外来创业、就业人员子女的教育任务。基于这样的现状,学校恪守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价值取向,传承“崇尚自然、回归本真”的办学思想,确立了“修德立诚”的文化主张,明确了把每一个孩子培养成诚意笃学、行方思圆的现代公民的目标,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了方向和路径。

一、“立诚教育”命题的缘起

(一)“立诚”教育:指向儿童精神成长的价值引领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童年,是人这棵树最中心的年轮,它始终默默涵养着人的一生。小学教育的对象是儿童,其根本价值取向就是为学生终身发展和幸福蓄养根基。“立诚教育”就是着眼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育,致力于为他们的终身幸福种下至真、至诚、至善的种子,引领他们健康向善成长。

(二)“立诚”教育:回归教育本源的使命担当

教育的本质是教人求真,引人向善。然而当今教育所面临的环境却令人忧心,急功近利、诚信缺失、信仰危机、道德滑坡等不良风气的增长,使教育也深受其害,助长了各种违背常识,脱离规律的伪教育现象的产生。学校教育应主动担当起匡正世风的责任,让教育回归常态。通过实施“立诚教育”,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培植和建立社会诚信价值体系。

(三)“立诚”教育:落实核心素养的现实诉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从知识技能走向核心素养,这是立德树人的必然选择。习总书记指出:“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立德是树人的根本途径,古人云:“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师也。”立人的前提是修德立诚,诚意正心是立德之先,修身之本。实施“立诚教育 ”,正是出自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客观需要。

(四)“立诚”教育:基于地缘文化的合理扬弃

学校附近的宝华山是著名的佛教圣地。中国的儒教主张“济世”,道教主张“修身”,而佛教则主张“治心”。教育当然不是宗教,但教育在修心行善的情怀上是一脉相通的。“立诚”教育汲取了地缘文化的精髓,倡导立诚修心,是对地缘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光大。

(五)“立诚”教育:推进学校核心文化落地的校本行动

基于对立德树人教育价值取向的遵循,我們倡导“崇尚自然,回归本真”的办学思想,确立了“修德立诚”的文化主张和培养诚意笃学、行方思圆的现代公民的育人目标。让学校的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需要寻找到合适的路径、方式和载体。全方位实施“立诚”教育,努力为学生的健康快乐和成长营造一方纯净的教育蓝天,提供适合的成长土壤,正是我们实现价值追求的基本策略。

二、“立诚教育”的内涵界定

“修德立诚”出自我国古代《学规》第二章,其主要内容包含“修身进德,诚信恭俭”等八个方面。古人云:“诚者,天地之道也。”“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由此可见,诚信是做人处事的根本,立诚是修德的基础,诚意是修身的前提和条件。诚信是我国古代儒学思想一贯倡导、践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

从哲学角度看,诚是真实,也就是真实无妄的本然之道。诚是对宇宙真实的存在而言,不诚不能有万物,正所谓“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

从思想体系看,“诚信”与“仁”、“义”相辅相承。孔子有“诚在于仁”之说,“诚信”离开了仁义就失去价值。 “立诚”教育是对中华优秀传统哲学思想、道德文明和精神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是对教育本源意义的回归,是对教育本质属性和规律的遵循,是着眼教育本真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素质现代公民的现实需要。

三、立诚教育的目标定位

(一)着眼培养诚意笃学、行方思圆的“诚真”学生

“诚真”学生的内在品质和外显气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言诚,修辞诚其言。2.意诚,修念诚其意。3.志诚,修道笃其志。4.行诚,修为正其行。5.学诚,修学富其智。6.事诚,修事长其能。7.趣诚,修艺益其趣。

(二)致力锻造德高身正,学广业精的“诚仁”教师

“诚仁”教师的基本特质有:德高、身正、学广、业精。

四、立诚教育的实践探索

(一)实施“诚信”管理,营造融合环境

1.诚信立制,规范引导

“修德立诚”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人本化管理,既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其他环节顺畅运行的基石与保障。从管理者的角度看,学校文化就是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管理文化。如此,才能实现“一切为了人、依靠人、属于人、塑造人”的管理目标,最终通达“无为而治”的管理境界。

2.真诚沟通,化解隔阂

建立各部门条线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制度,同时建立纵向与横向协调一致的沟通平台和合作方式,实现上通下达、互信互赖、和谐顺畅的管理效能。

3.民主议事,凝心聚力

完善民主参与下的校长负责制。在评价的内容上重视发展性,在评价的方法上重视启发与引导,在评价结果的使用上突出其激励性作用。建立传承创新下的动力导向制。倡导重视传统,加强积累,创新突破。例如研究创新机制的完善与落实等,都是传承创新下的动力导向制的重要内容。

(二)打造“诚仁”教师,奠定强教之基

1.师德教育:塑“诚仁”教师之魂。

学校不断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堪为学生楷模的教师队伍。认真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省厅 “五严”规定等,倡导教书育人、敬业爱生、遵纪守法、为人师表的良好师德风尚。近年来,学校有多人次被评为“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市师德先进个人”,学校还每年举办“感动校园人物”的评选,这些群体像一面面旗帜,影响着身边的教师,有效地提升了学校教师的整体师德素养。

2.研训砺能,磨“诚仁”教师之剑。

校本研训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路径,通过校本研训提高教师素质已成为办学治教的重要措施。根据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的需要,积极邀请名家名师、专家学者来校指导,提高全体教师的素质和科研意识。此外,根据教育局的有关文件精神,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培训活动,为他们创设条件,营造专业成长的优良环境。

3.沙场练兵:展“诚仁”教师之能。

每学期举办骨干教师示范课、徒弟成长汇报课、外出学习汇报课、组内公开课等,这既能达到资源共享,也是一种运用理论分析实践,提高教师理论修养和自身教学水平的好办法。学校已连续开展了五届“名师进校园”活动,每年都邀请省特级教师来校讲学。在专家的引领下,教师成长迅速,王静敏老师在省小学英语基本功竞赛中获一等奖,潘孝飞等4位老师在省“蓝天杯”赛课中获一、二等奖,刘四红老师在市数学优质课评比中获一等奖。近两年刚分配进校的17名新教师中,有12名在市说课竞赛中获一、二等奖;5名新教师参加课堂教学评比获一等奖。

4. 构筑平台,搭“诚仁”教师成长之“梯”

青年教师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他们都要经过一个“适应——稳定——成熟”的成长过程。学校积极创设条件,为青年教师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平台。如开展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坊系列活动,每周都利用工作坊开展毛笔字、粉笔字基本功展示,促进教师逐步强化“两笔”的功底。工作坊系列活动还有:诚真教育读书会、诚仁教师演讲、新教师汇报课、说课演练、师徒结对等,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真正促进了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近年来,学校教师队伍成长迅速,骨干教师由原来的7名增加到16名;年轻教师的成长也十分喜人,现有句容市教坛新秀4人、镇江市教坛新秀2人、宝华镇骨干教师10人。

(三)开展“立诚”德育,涵养生命底色

“立诚”教育的内容广泛,要从最基本的日常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抓起,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

1.传统文化修习,滋根塑魂。

当前,我国正大力提倡“以德治国”,作为德的内容之一的诚信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对小学生的诚信教育,不但是学校的责任,更是社会的责任。为此,学校注重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教育资源,编写《诚信三字经》,引导学生常诵、常习,使诚信素养内化于心,外顯于行,帮助学生培养高尚品质。

2.诚信故事讲述,正心正行。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通过讲诚信故事的形式加强诚信教育,既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也激发学生兴趣。实践证明,以此为突破口,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3.诚信学子评选,激先励后。

为了更好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鼓励学生进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班级风气,增强班级凝聚力,学校坚持开展“诚信之星”评选,分别是:言诚之星、心诚之星、志诚之星、行诚之星、学诚之星、事诚之星、趣诚之星。

4.诚信活动唤醒,感受真情。

开展真诚待人和乐于助人的系列教育活动,包括:真诚地理解、对待他人,人际交往中要信守承诺,富于爱心和同情心,力所能及、主动地帮助他人等。通过教育,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学生关心他人的能力,提高个人的社会亲和力。

(四)构筑“诚学”课堂,促进德智双修

诚学课堂是真实课堂,注重引导学生把握本质规律,科学施教;重视培养学生诚心诚意的学习态度,致力于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意义感、自豪感,鼓励学生潜心研读,善于发问,乐于交流,深入探究,真实发现。

1.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和行为方式。

①真诚引领。②真心参与。③真情关怀。④真实支持 。

2.促进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转变。

①树立诚实态度。②主动真心参与。③积极探究真问题。④虚心求教真学问。⑤真诚参与小组合作。⑥专心融入课堂教学。

(五)开发“诚朴”课程,丰盈综合素养

1.民间体育项目,释放童心野趣。

跳绳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项体育活动。学校推进传统的跳绳体育项目,并加以发展,开发了双人跳、绳中跳、正反跳、一人一绳等方式,一个年级一个过关要求,一班一特色,一人一绳,强身健体。

2.传统民间工艺,培育慧心巧手。

作为学校一大特色项目的剪纸,自从立项以后便得到了教师们的喜爱,教学工作开展得比较顺利。学校结合实际,先后开发了《玉兰花开》《刻韵绘美》等特色校本课程,每周开设一节刻纸活动课,并且将刻纸与学生的常规、学习和每年的相关活动相结合,辐射到学校的各个领域。每学期三到六年级上交两本相关主题的刻纸作品集;每学年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围绕刻纸展开活动,并设一定的奖项。

3.山林探幽活动,寻觅自然真趣。

学校依托宝华山森林公园,定期开展对家乡山水的研究活动,对森林公园进行宝华山的绿色植被、形态、文化等方面的探索,并结合宝华山隆昌寺参观进行佛教传统文化的了解。在登山、探访中寻得真情趣。

立诚教育,传承文化,靠的是良心与责任,凭的是高瞻远瞩与巧心匠思。学校将始终如一地坚持学生本位和现代视角,让“立诚文化”真正“走进校园、走近师生、走入课程”,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立诚文化”教育体系的打造,使学校的素质教育洋溢着鲜明的师生立场和鲜活的时代特征,让“立诚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句容市宝华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诚信学校教育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校推介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照片之争,诚信之殇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