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教师应有的姿态
2020-08-23戈春华
戈春华
摘 要:本真课堂应体现对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充分尊重。在课堂上,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弯下腰来”,平等对待学生;应该“灿开脸来”,对学生以宽容相待;应该“捂住嘴巴”,让学生有更多的话语权;应该“竖起耳朵”,给学生更多的尊重。本真课堂的构建,必须始终关注“以生为本”,指向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本真课堂;以生为本;教师姿态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3-023-1
本真课堂的建设应是生本的体现,是对学习主体的学生的充分尊重。
课堂要追求本真,就要强化“以生为本”的意识,营造“以生为本”的氛围,真正落实“以生为本”。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以下面的姿态来对待学生。
一、“弯下腰来”——平等相待
弯下腰来,就不会“居高临下”,就能与孩子同等高度,更能看清学生的表情,洞察孩子当时的内心世界;弯下腰来,就能缩短教师与孩子的距离(尤其是是心理距离),与孩子亲密无间地交流。
“……弯下腰来(蹲下身来)和学生交流,是因为学生心理敏感,需要我们老师放低自己的身架才容易接近他们。老师处处为学生着想,教学姿态才能自然地贴近儿童。儿童够得着老师,他们才会自然地亲近老师,大胆地表达自我。”(选自《小学语文教师》2019第1期的卷首《呼唤“儿童的语文”》)这段文字形象地說明了课堂上教师“弯下腰来”的必要性。
当然,“把腰儿弯下来”不重在教师刻意的动作上,更应该是教师应具有的一种心态。它是师生之间的平等意识的体现。
二、“灿开脸来”——宽容相待
“灿开脸来”,就是能给学生以微笑,这说明教师拥有大度胸怀,具有学生情怀。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是孩子,是孩子自然会犯错(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所以需要教师持宽容之心,耐心引导。学生犯了错,不要方法单一,不要“横眉冷对”,微笑着给学生改错的机会,甚至容忍学生偶尔“放肆”一下,张扬个性,释放天性。
无数的教育专家们在这方面值得我们学习。于永正老师生前是这方面的典范。在语文教学中,他总是把学生放在首位。在于老师的课堂里,于老总是“灿开脸”教儿童学语文,对学生充满了亲和力。孙双金、窦桂梅、何捷……在课堂上,他(她)们总是“笑意写在脸上”:学生有出色的表现,他们以微笑褒赞;学生出现“跑偏”的状况,他们微笑着循循诱导;个别“小鬼头”偶尔略耍聪明刻意刁难,他们还是微笑着“见招拆招”……
“灿开脸来”,体现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宽容意识,显示的是教师浓浓的爱生情怀。
三、“捂住嘴巴”——主体相让
课堂上,谁应该拥有更多的话语权?需要教师讲的,教师理应传授讲解。可是有些内容,如果放手让学生讲,学生也能加以表达。如若教师不给学生机会,“越俎代庖”,这是不合适的。可惜时至今日,教师讲得太多的现象还随处可见。
记得有这样的评价:平庸老师“会叙述”,平常老师“会讲解”,较好的老师“会示范”,优秀的老师“会启发”。细细想来,说得多么在理!因为细看前两类,教师霸占了话语权,充当了课堂的主角。而后两类,“示范”后,“启发”后,谁会成为课堂的主人了呢?
所以,希望教师在课上常常提醒自己——“捂住嘴巴”。“捂住嘴”,设法把机会多给点学生,让学生多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多表现自己的才华。这样,学生才能渐渐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捂住嘴巴”,学生的主体意识会更加得到彰显。
四、“竖起耳朵”——尊重相与
我们的教师还要“竖起耳朵”。
既然让学生多发言多表现,教师就要认真听,认真看,认真想。千万不要小瞧学生,他们的“儿童视角”会带给教师意外和惊喜。竖起耳朵认真听,能捕捉教学契机,就能擦亮课堂火花。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慢慢具备这样的能力,课堂精彩必将会不断绽放。
这是个真实的教学小片段,教学内容是四年级语文课文《我不是最弱小的》:
(出示课文结尾一句)“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萨沙问道。
师:同学们,课文就这样戛然而止,感觉缺少了什么?试着加个结尾,让姐姐托利亚也出场一下(设计意图:上文依次出现了爸爸、妈妈与萨沙的对话,文中提到姐姐,却没有出场说过话。模仿上文进行对话练习)。
学生积极发言,老师加以赞赏,随后话锋一转:
师:同学们,你们设计的结尾精彩恰当!可是,到底要不要加上呢?课文为什么不加呢?
学生回答要点如下(答案在老师预设之内):
(1)留下思考、想象的空间。
(2)避免主题的重复(文章中心在课文中间已提及)。
(这个片段设计完成既定任务)
不料,几分钟过后,还有学生举手,补充如下理由:
(1)文章结尾这句话对象是妈妈,如果后面写托利亚的动作和话语,有点对不上。
(2)人们常说“好戏在最后”,本文主人公是萨沙,所以课文最后一句就留给主角萨沙了。
预设之外,精彩生成。学生的回答多有道理!四年级的孩子,竟能这样多角度思维,迸发出了智慧火花!作为教师,我们怎能不竖起耳朵认真听?怎么能不对孩子大加赞赏?
“竖起耳朵”应该是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在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时多倾听,在倾听中给予赞赏;在学生遇到疑惑时多倾听,在倾听中加以点拨;在学生理解发生差错时多倾听,在倾听中施以引导……
“捂住嘴巴”“竖起耳朵”,这就是让学生真正地“站在课堂正中央”。
以生为本,教师还可以“竖起拇指”,不吝赞赏;以生为本,教师还可以“闭上眼睛”,难得糊涂……
我们每位教师是不是都应在这些方面努力呢?
总之,本真课堂的构建,必须始终关注“以生为本”,指向学生的发展,自然也鲜明地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由课堂教学而至课程建设,凸显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性的特质。
(作者单位:苏州高新区狮山实验小学校,江苏 苏州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