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到老学到老

2020-08-21陈伟池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24期
关键词:阅读高中语文

陈伟池

【摘要】笔者从高中就读文科班,到大学中文系毕业,再到普通高中执教语文,掐指一算,三十多年了。在这三十多年的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切身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深刻认识到“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的道理。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4-121-01

学习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的必由之路。无论是一个人、一个团体,还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获得新知,增长才干,提升能力,跟上时代,创造美好未来。

从文化经典《礼记·学记》中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到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数千年来,人类一直在不懈地探索学习之道,以便更好地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和加强自身修养。

《劝学》和《师说》都是我国古代探讨学习问题的名篇。《劝学》是两千多年前荀子对学习问题的朴素认识,《师说》是一千多年前韩愈对“耻学于师”陋习的批评。

《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是荀子的教学思想专论,比较全面而又系统地论述了他对教育和学习的一系列观点和主张。高中课本里的《劝学》是节选。选文第一句,就开宗明义,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然后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述。文章第二段从正面设喻,论述学习的意义: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文章第三段采用比喻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阐述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达到目标。文章第四段运用比喻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阐明学习的方法态度:积累、坚持、专一。本文大量运用比喻阐明事理。是因为比喻能使抽象的道理明白具体,深入浅出,让人易于理解和接受,从而提高表达效果。第2段、第3段和第4段都运用了比喻论证,因为比喻说理能将道理说得透彻,具体深入,使人信服。本文还能灵活运用论证方法。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2、3段是先论证,最后点明论点;第4段是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是先正后反,有时是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可以说这是我们学习写作议论文的典范。

《师说》是一篇论述从师学习必要性的文章。它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作者欲匡正时弊高扬“崇师”风尚的非凡勇气和精神。文章第1段开头提出观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接着概括而又明确地点出了教师的性质和作用,然后阐明了择师的原则,阐述了从师的道理。第2段以第1段立论为基础,以事实为论据,从反面展开反驳,连用三组对比,对“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进行批评。一是把“古之圣人”的“从师而问”与“今之众人”的“耻学于师”作对比,指出造成“圣益圣愚益愚”的原因是从师与否。二是把为子择师与自己耻师作对比,讽刺士大夫在从师问题上学小遗大。三是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的耻于从师作对比,进一步讽刺士大夫之流虚荣自误、迂腐可笑的思想行为。这样层层对比,深刻揭露了当时“耻学于师”的陋习。第3段以圣人孔子为例,进一步阐述师道、师生关系,从正面论证自己立论的正确。第4段赞扬李蟠“能行古道”,点明作《师说》的原因。

一千多年过去了,今天我们身边还有许多人在重复着唐人同样的错误,社会上不尊师重道的事情时有发生,有的家长袒护孩子,不辨是非,不明真相,动辄辱骂老师,更有甚者,大打出手,损害教师的身心健康;有的学生课堂上和老师顶嘴甚至围攻老师;有的学生在路上碰见老师如同陌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篇文章何尝不是写给新时代的我们的呢?正是这种穿越时空的恒久价值,使这篇文章历久弥新,成为经典。

那么,当今社会所提倡的终身学习该如何理解呢?

其实,终身学习就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即我们常说的“活到老学到老”或者“学无止境”。

在特殊的社会、教育和生活背景下,终身学习理念得以产生。它具有终身性、全民性、广泛性、灵活与实用性等特点。终身学习启示我们树立终身教育思想,使学生学会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主动的、不断探索的、自我更新的、学以致用的和优化知识的良好习惯。

为什么当今社会要大力提倡终身学习呢?

大家不妨先赏读清代文学家张潮《幽梦影》中的一段话:“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这里作者把读书比喻成赏月。先说少年时读书阅历尚浅,读书时就像从缝隙中窥视月亮,只是觉得好玩,还不能全面领会书中的旨趣和美妙。再说人到中年阅历渐深,这时读书就像站在庭院中赏月一样,读书的主动性增强,意境能够领略并懂得以书来陶冶性情了。后说人到老年,读书就像站在高台上玩赏明月一般,心中毫无挂碍,有时就分不清是人在书中,还是书中说的就是曾经的自己。这都表明阅历的浅与深,决定了读书体会的浅与深。

同样是一轮明月,由于少、中、老三个人生阶段的年龄和阅历不同,“隙、庭、臺”观月地点有别,“窥、望、玩”月的方式各异,所看到的情景和收获就大相径庭。前者仅可观其一二,中者只能略知大概,惟有后者,站在高台上,眼界开阔,便能深得其精髓。

学习作为一种获取知识、交流情感的方式,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尤其是二十一世纪这个知识经济时代,自主学习已是人们不断满足自身需要、充实原有知识结构、获取有价值信息,并最终取得成功的法宝。所以,人们必须身体力行,持之以恒,活到老学到老,做学习的主人,做生活的强者。

猜你喜欢

阅读高中语文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