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麻夏蒲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痰湿中阻证47例

2020-08-20

浙江中医杂志 2020年8期
关键词:天麻供血基底

遂昌县中医院 浙江 遂昌 323300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VBI)是由于椎动脉疾病导致患者脑部后循环不足,大脑缺血、缺氧,从而出现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该病反复发作,病情缠绵不愈,可引起脑梗死,甚至造成死亡。目前西医治疗VBI主要采用药物对症治疗,但单纯使用此类药物有药物依赖性和较多副作用,效果往往不理想。

中医学对眩晕的认识源远流长,本病病位在脑,多为本虚标实之证,肝、脾、肾虚为本,肝风、痰湿、血瘀为标,其中痰瘀中阻型是临床常见的证型之一。本研究使用天麻夏蒲汤治疗VBI痰浊中阻证,旨在探讨其疗效及对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及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观察对象均为我院2018年6月~2019年5月收治的94例VBI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47例,对照组47例。观察组中男性21例,女性26例;年龄42~66岁,平均年龄57.48±10.39岁;病程6~43天,平均病程25.27±9.40天。对照组中男性22例,女性25例;年龄44~68岁,平均年龄57.26±10.78岁;病程7~48天,平均病程25.42±9.73天。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经过统计分析,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1]中VBI的标准。中医辨证分型符合痰湿中阻证[2]的标准,主症:头晕目眩;次症:头重昏蒙、胸闷、涌吐痰涎、恶心呕吐;舌脉:舌苔白腻,脉孺滑。

1.3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年龄在40至70岁之间;③经颅多普勒检查(TCD)确诊;④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①脑卒中、梅尼埃综合征、癫痫等其它原因引起眩晕者;②重要脏器功能严重不全者;③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④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2 治疗方案

2.1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控制血压、控制血糖、调节血脂、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

2.1.1 对照组:静脉滴注长春西汀(开封康诺药业有限公司,H20041119),每次30mg,每日1次。

2.1.2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天麻夏蒲汤治疗。方剂组成:天麻、姜半夏、丹参各15g,桃仁、川芎、石菖蒲、当归、枳实、茯苓,陈皮各10g,葛根30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用。

两组均连续治疗14天。

2.2 观察指标:①中医证候积分:将头晕、头重昏蒙、胸闷、痰涎、恶心呕吐根据症状严重程度评分,无、轻、中、重分别记为0分、1分、2分、3分,计算总积分。②血流速度:治疗前、治疗后分别应用TCD检测椎-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③血浆ET-1及CGRP水平:治疗前、治疗后分别空腹采集静脉血5ml,离心后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ET-1及CGRP水平。

2.3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21.0软件对本次的计数与计量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分别应用卡方检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3]:痊愈为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减少≥90%;显效为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减少70%~89%;有效为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69%;无效为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

3.2 临床疗效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4.47%,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临床疗效情况

3.3 中医证候积分情况:中医证候积分在治疗前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医证候积分在治疗后两组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见表2。3.4 两组治疗前后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平均血流速度在治疗前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血流速度在治疗后两组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见表3。

表2 中医证候积分情况(±s,分)

表2 中医证候积分情况(±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治疗后4.59±0.63※△8.37±1.07※组别观察组对照组例数47 47治疗前15.73±2.38 16.24±2.46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平均血流速度比较(±s,cm/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平均血流速度比较(±s,cm/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基底动脉30.19±3.50 42.45±4.56※△29.87±3.73 37.14±4.33※组别观察组(47例)对照组(47例)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左椎动脉21.34±3.62 40.60±4.81※△21.62±3.75 35.48±4.52※右椎动脉18.73±2.87 36.80±3.59※△19.16±2.46 32.27±3.15※

3.5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ET-1、CGRP水平情况:血浆ET-1、CGRP水平治疗前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浆ET-1水平治疗后两组显著降低,CGRP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更显著(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ET-1、CGRP水平情况(±s,ng/L)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ET-1、CGRP水平情况(±s,ng/L)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CGRP 12.36±2.34 27.82±3.18※△12.54±2.36 21.45±3.09※观察组(47例)对照组(47例)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148.26±15.87 87.50±10.73※△151.58±16.74 108.45±12.58※组别 时间ET-1

4 讨论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病理基础是脑动脉粥样硬化、颈椎退行性病变,导致大脑血液供应不足,使得患者出现突发性眩晕、恶心呕吐、胸闷及视物旋转等临床症状。该病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起病急,病情迁延,反复发作,容易致急性脑血管病,长期则遗留神经功能障碍。西医临床治疗VBI的关键是缓减症状和改善预后,包括对症治疗、扩张脑血管、改善脑细胞代谢、抗血小板聚集等,但症状易反复发作,根治难度高,效果不理想。中医学理论认为,VBI按症状论治当属于眩晕病的范畴[4]。本病的发病主要由于肝、肾、脾虚损,“风”“火”“痰”“瘀”入侵导致的。其中“痰”邪在发病中占主导地位,痰湿导致气机受阻,痰瘀互结,清阳不升,脑窍失养。中医根据VBI痰湿中阻证的证候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辨证施治,补益肝肾、益气养阴以治虚,熄风化痰、活血通络以化实,从而达到标本兼治之效。

本观察采用天麻夏蒲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痰湿中阻证患者。方中天麻为君药,平肝潜阳,熄风止痉;半夏、石菖蒲共为臣药,燥湿开窍化痰,降逆止呕,醒神益智;丹参、桃仁、川芎、当归活血祛瘀,通络止痛,茯苓利水健脾,葛根舒筋和络,枳实、陈皮调理气机;甘草温中补土、协调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化痰熄风、祛瘀通络之功效。本研究对VBI患者采用天麻夏蒲汤治疗,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总有效率明显升高,治疗效果显著。TCD是一种检测颅内动脉血流状态的有效手段,具有简单、快速、无创、灵敏度高等特点,能够反映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椎动脉血流速度均明显升高,说明天麻夏蒲汤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流量,增加脑部血氧供应。

ET是一种可以在血管内外产生缩血管作用的血管活性多肽,其水平的升高可以导致大脑血管收缩,使得脑组织缺血、缺氧,ET-1是其中缩血管作用最强的因子。CGRP可以激活K+-ATP酶细胞通道、降低细胞内钙离子(Ca2+)水平,起到舒张血管的作用。ET-1和CGRP水平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保持一种平衡状态,从而可以维持脑血管的舒缩功能,保持脑组织充足的血液供应。本观察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服用天麻夏蒲汤,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ET-1、CGRP水平均明显改善。

综上所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痰湿中阻证患者服用天麻夏蒲汤,可以显著改善症状,血流速度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满意,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浆ET-1、CGRP水平有关。

猜你喜欢

天麻供血基底
《我要我们在一起》主打现实基底 务必更接地气
你知道食天麻会引起“药驾”吗?
天麻无根无叶也能活
HPLC-RID法同时测定天麻丸中3种成分
可溶岩隧道基底岩溶水处理方案探讨
基于HPLC-ESI-TOF/MS法分析测定乌天麻和红天麻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回回药方失荅剌知丸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6例疗效观察
磁共振显像对老年椎基底动脉缺血的诊断价值
三芪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气虚血瘀型)45例
补阳还五汤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