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融入策略
2020-08-19苏宁晓
苏宁晓
【摘 要】在现阶段的教育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人才全方位的发展。其中,德育教育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语文教学又具有其他教学不具备的学科优势,在情感丰富的教学活动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提升语文教学效果的同时,逐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本文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提出了德育教育渗透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德育教育;融入策略
学生由小学过度到初中阶段,在思想和理解能力上还不成熟。所以,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思想、意识和行为,在借助语文课程优势的同时,科学合理的进行德育知识的渗透。所以,教师要在深入研究语文内容的基础上,寻找与德育教育的联系,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的积极意义
(一)塑造初中生健全的人格品质
初中语文课程对学生文化素养培养具有积极作用,同样的,教材中优秀文化作品教学能够帮助语文教师将德育融入语文课程中,促使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品质。对年龄较小、承受能力较弱的初中生而言,初中多数科目课业压力压力加大,使得学生们大脑与心理时刻处于紧张焦虑状态,更容易导致学生情绪与心理出现问题。而语文教师能够将德育与语文课程相结合,充分发挥语文教学中德育功效,在拓展学生文化视野同时提升其思想境界,推动他们心灵健康发展。
(二)规范初中生价值体系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来严格要求学生,使得课堂进度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道德教育语文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要基于制度化、规范化课堂教学体系,教师在传授文化知识过程中加强德育思想传递,使得学生在陶冶文化情操同时逐步形成正确价值体系,养成良好思维习惯,提升其明辨是非能力与情绪控制能力。
(三)提升初中生精神风貌
语文作为初中教育中的基础科目,对学生综合素质与精神风貌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可通过解读课文内容中的历史内涵、思想情感来提升学生精神风貌,促使学生树立爱国爱国意识、公平竞争意识与坚持不懈的进取精神。多数语文课堂活动要团结学生力量来完成,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体现德育教育效果,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精神风貌,对他们社会适应能力具有提升作用。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的有效途径
(一)借助历史内涵,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在中华民族渊源流长的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人民对祖国深深的热爱和归属感。这份感情是激励人们不断奋斗,向前努力的精神支柱。而初中语文教材丰富的学科内容中不乏家国思念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在相关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很好的渗透德育教育,进而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增强学生对祖国归属感的同时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例如,在《岳阳楼记》教学中,教师在深入研究教材内容的同时,可以引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进而在课文讲解中有效引导学生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解。逐步在语文课文教学的过程中,借助古人对祖国的热爱行径和思想观念,渗透在教学的方方面面,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塑造学生的精神品格。
(二)借助思想感情,增强学生情感体会
初中语文教学实践要在不断创新过程中融入道德教育模式。首先语文教师要关注到教材大纲中蕴藏的情感教育因素,通过对学生情感方面引导,逐步建立起和谐美好的师生关系,也使学生间距离得以拉近,吸引学生投入更多精力到课程教学中。因此语文教师要在课堂实践活动中,树立以“生”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学生们感受到老师的尊重与关注,就容易树立自主学习意识与情感沟通意识,从而建立高效的语文情感德育课堂。学生由小学步入初中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心理和情感上的诉求增加。所以,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研究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诉求,结合学情,合理展开针对性的语文教学,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增强学生情感体会的同时,顺利推进德育教学的工作进度。
例如,在《背影》的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叛逆性格特点,有针对性讲解课文中父爱是如何体现的。引导学生联想自己与父亲在实际生活当中的沟通方式和父亲的教育方式,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正视自己与父母在沟通中的不足,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同时,为了更有效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通过在对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中,進行情感渗透。让学生在这一模式下,加深对父爱的理解和体会,感受父亲的默默付出,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在换位思考的同时,加深学生的理解,有助于满足学生的心里诉求,让学生在学习之余更有信心和更有勇气面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
(三)借助语文作品,培养学生道德修养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目标,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素质和道德品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不难发现,在语文教材的选择上,不乏优秀的精美文章和作品,其中所涉及到的人物故事都能够对学生加以引导。在课文教学的过程中,引用语文语言指导成为学生的行为准则和约束典范。不可否认,其对培养学生思想和道德素质上的重要作用。
例如,在《陋室铭》的学习中,对“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千古名句赏析中,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作者的背景和当时的时代环境,引导学生思考环境对自身修养的影响。同时激发学生意识到坚持自我的重要性,并进行在此基础之上的教学活动。同时为了强化德育教育的渗透效果,教师还可以在课前搜集相关的教学资料,辅助课堂教学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对字句翻译、作者生平、写作背景以及作者想要传递的情感等的分析,加深作者对文章的理解,增强学生的感性认知。在基于此的课文讲解中,逐步渗透德育教育,对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思想水平有极大的帮助。
(四)开展语文竞赛,创新德育融合形式
要实现初中语文课程与德育融合,就必须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突破固有模式限制,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竞赛活动,促使语文与德育实现深层融合,改善初中德育教育效果。语文教师要与德育教师建立良好沟通关系,能够很好结合学生实际来创新与拓展语文教学活动。例如,语文教师可选取适当课程来开展相关道德题材的征文比赛,邀请各个班级学生以作文形式叙述自身相关或了解到的道德事迹,呈现其道德精神品质。其后,教师可以选取其中优秀作品来组织演讲比赛,将学生们优秀道德精神传递整体初中学生,使得学生内心受到感化,影响其行为价值与道德精神体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学校教育不仅局限于知识的传输,更要注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和引导,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和健全的人格。因此,德育教育在语文学科渗透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所以,在新课标理念不断深入的情况下,语文教师要积极创新德育教育在语文学科的融入策略。借助历史内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借助思想感情,增强学生的情感体会;借助语文作品,增强学生的道德修养。从而,有效开展语文竞赛活动来加强德育教育工作,深入推行素质教育理念,培养初中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晓红.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开展的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2).
[2]黄燕飞.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创新性策略研究[C].《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九卷).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
[3]黄金.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