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单元整体学习下的情境创设

2020-08-19张娟王瑞生

新智慧·上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学习情境高中语文

张娟 王瑞生

【摘 要】2017版语文新课标颁布以来,语文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语文实践、学习项目、任务情境等成为课堂改革的热词。基于此,学校推进大单元整体学习模式,提出了“任务驱动、情景体验、真实探究”十二字方针。文章以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为例进行阐述,针对“在大单元整体学习下如何创设特定有效的学习情境”这一问题进行教学实践与反思,为相关教学研究与实践提出参考。

【关键词】大单元整体学习;学习情境;高中语文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是“古代散文”单元,所选三篇《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都是叙事记人散文,都是在叙事中写人,内容精彩,富含趣味。烛之武、荆轲、刘邦、项羽这几个极富个性的人物形象在一系列叙事中得到了很好的塑造。历来学习这几篇文章除了掌握必备的文言知识,就是将重点放在了分析人物形象上。这个重点是很准确的,但常年累月叙事写人文章分析人物形象的学习方法已经让学生感到“审美疲劳”了。怎样为人物形象分析这一老酒换上一个新的包装,让学生“喝出”新的感觉就是这几篇文章上出新意的关键。

一、以学定教

本单元学习开始之初,教师让学生借助工具书依次自主学习三篇文章的方式来解决文言文文意疏通的问题,根据学生文意疏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指导后,学生基本能够理解文章的叙事情节脉络,且对人物形象有了宏观上的认识。尤其是对烛之武、荆轲两个人物形象的认识基本准确。而争论性的问题主要是在刘邦和项羽两个人物身上:到底谁是英雄,为此学生课下也时常自主讨论争辩。为避免老套的每個人物依次分析的问题,同时也要落实学校推进大单元整体学习的要求,教师尝试找出三篇文章的共同点,设想以一点切入串联起四个人物形象,并创设一个特定的情境让所有的问题在两到三个活动实践中得到解决。

二、设计大单元整体学习,“情境+任务”知行合一

在反复研读文本的过程中发现:烛之武的形象在说服秦伯的语言上体现鲜明;荆轲的形象在他说服樊於期献首、易水诀别、廷刺秦王体现明显;刘邦的个性也有很多体现在他拉拢项伯、自谢项王的语言描写上;而项羽个性上的缺陷很多也是从他的语言上体现出来的。烛之武的言辞可退秦师,荆轲的言辞能得樊於期首级,刘邦的言辞可化险为夷,项羽的言辞能错失良机。言语是人物性格的外在表现,由言辞入手可以探究人物灵魂。分析人物语言可探知人物性格,总结出人物语言的共性习得运用语言的方法,更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首要。

语言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同时,烛之武、荆轲、刘邦三个人物的部分语言都是在劝说别人从而得到自己想要的利益。如何有效的劝说别人,也是语文言语实践活动的一个要点。而项羽这个人物恰恰在听别人劝这一方面很是不足。同时项羽还是学生争论的焦点:到底他算不算是个英雄。学生纷纷赞赏他的勇武又都惋惜他的悲剧结局,对于他的性格命运的探究兴趣非常浓厚。

在深入分析了文本,结合学生学情有了以上发现后,进一步研究了课程标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的目标内容与教学提示,根据课标的要求,我所设想的角度是值得尝试的。

适逢电影《哪吒:魔童降世》火爆热映,受其启发想到:项羽的命运是否也能够改一改?如果他接受谋士建议利用鸿门宴除掉刘邦,他是否会走到乌江自刎的悲剧结局?而怎样劝说又能说动他?劝说项羽的方法又可以从哪里得到?将几个问题摆出来,恰好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从分析烛之武、荆轲、刘邦的语言中习得说话有效的技巧,以谋士的身份去说服项羽除掉刘邦运用习得的技巧,想象续写项羽除掉刘邦后的命运轨迹,基于文本对项羽性格的塑造来推断其命运走向。整个设计既立足文本进行分析,又提炼总结概括方法。既实践运用,切实体验,又基于文本推断思考。其中听说读写四大能力都有训练,语文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审美鉴赏与创造”“思维提升与发展”都得到了落实。

首先,确定学习目标三条:1.回顾文本,能从三篇文章的劝说情节中,总结出三点劝说技巧。2.以谋士身份,运用总结的劝说技巧,写一段话劝说项羽杀掉刘邦。3.续写故事,探究项羽的命运走向。把课题定为“我替霸王来改命”,以“我”的身份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用“改命”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他们主动探究的意愿。

其次,以鲁迅先生在《华盖集》中的语句“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营造指向本质的深度思维氛围。以教师评论性语言作为课堂导入“历史上,楚汉之争,刘邦成王,项羽败寇。人心里,刘项相斗,孰君子谁小人见仁见智。但无论如何,刘邦一朝成王,当了光耀千载的汉高祖。而项羽一夕失败,千年岁月里,便永恒了霸王别姬的悲剧色彩。”结合生活实际类比表述情境任务:今年暑期一部《哪吒:魔童降世》红透半边天。“逆天改命,我命由我不由天”哪吒豪壮的宣言击中了无数世人内心想要主宰自己命运的渴望。一部电影是一群人内心的写照。想来那失败了千年的项羽内心也定有一些不甘和气恼,今天就让我们借一堂短短的语文课,来帮霸王项羽把一把命运的航舵,改一改失败的结局。

这一情境兼有学科性与生活性。“改命”的情境下设置三个学习项目:1.回顾三篇文章中关于劝说别人的情节,总结出三点劝说别人的有效方法。2.结合文本,运用总结的劝说方法,写一段话劝说项羽在鸿门宴上杀掉刘邦。3.想象续写:假如楚霸王项羽接受了你的劝说在鸿门宴上成功除掉了刘邦这一最大的敌手。你觉得历史会怎样发展呢?展开合理地想象,续写故事“项羽杀掉刘邦后……”。

课堂实践过程中,学生对这一情境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学生在课前自主预习基础上,课上小组合作很快探究出了有效劝说别人的方法“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说话”“切实分析所说事情的利弊”“说话有分寸”几个要点。当堂完成情境活动的二、三两个项目。作为谋士劝说项羽,学生自觉地模仿课本文言文形式,从称呼、敬语使用上迅速进入谋士角色,能够基于对文本刘邦项羽两派实力对比进行除掉刘邦的利弊分析,同时注意到了紧扣项羽的性格来劝说。课堂上,学生非常主动地要求展示自己所写的内容,基本达到了恰当运用总结出的劝说方法进行劝说的目标。

第三个学习项目的目的是全面立体地把握项羽的人物形象。这同时也是一个发散思维的训练。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是中国的正统史观。但是身为汉臣的太史公司马迁却没有如此定位项羽。对于项羽的评判,学生应该有自己的审视,形成自己的看法。为了全面的展示项羽的性格特点,我们特意为学生补充了《项羽本纪》中部分材料,以求学生在充足材料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看法。正如所料,续写的结局出现了两种:成就霸业和依旧覆灭。成就霸业的同学崇敬项羽是个成就霸业的英雄,不忍让其覆灭。依旧覆灭的同学认为项羽的性格缺陷决定了他的命运。无论哪种答案,学生都在完成这个续写任务的过程中立体地把握了項羽的性格。

整个教学设计实践下来,学生反映较好,能够较好地达成了学习目标,落实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三、反思心得

反思这一课构思设计、具体实施的整个过程,我总结出这几点情境设计的心得:

首先,设计恰当高效的情境必须基于教师对文本的深入研析。特别是在大单元整体学习的情况下,深入的文本研析才能够梳理出几篇文章的共通点,找到共通点也就找到了切入这个单元的切口。其次,基于对课程课标的深入学习,来确定单元教学和单课时教学的目标,设计的情境只有能够落实语文核心素养,才是高效的。第三,情境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学情才能为学生所接受,才能达成预计的学习目标。这样的情境设计时要充分调研学生,联系学生生活、社会生活的实际进行设计。第四,教师要跳出思维的窠臼。跳出以往教学的经验,,大胆从新的角度切入。跳出教师角色的束缚,摆正自己的角色: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结构化地思考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学习过程。

大单元整体学习中的情境式项目学习真正落实了学科核心素养,实现了学生的真实学习。

参考文献:

[1]陆志平.新课程资源系列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学与教指南[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18.

[2]王晓华.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情境”创设的几点思考[J].南北桥,2018(24).

[3]周敏,倪华平.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理念下交际型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6(09).

[4]贾娇娇.单元整体教学与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分析[J].新课程(小学),2019(10).

[5]张愈甘.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23).

猜你喜欢

学习情境高中语文
基于网络交际情境下高中语文写作学习任务群设计的应用初探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引导”方法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会计专业学生学习主动性探究
刍议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探讨数学教学中学习情境的创设方法
基于工作过程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