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家庭教育中儿童道德情感的培养
2020-08-19胡清清
胡清清
【摘 要】儿童道德情感的培养,不仅依托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更有赖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摇篮,它能适应个体的发展。儿童的发展离不开家庭,儿童美好的道德品质和情感都来源于家庭。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加强与儿童的情感交流,重视对行为的训练,以培养儿童的道德情感。
【关键词】家庭教育;儿童;道德情感
教育家托马斯·曼说:“人介于野兽和天使之间,人将成为什么——取决于教育。”教育是什么?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其中,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补充。
幼儿期是儿童道德和道德感的萌芽时期,因此要把握儿童发展的黄金期,对儿童进行相应的教育。道德品质的发展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核心内容。道德品质包括三个基本部分:道德情感、道德认知、道德行为,三者相互联系,彼此牵制。其中,“道德情感”是“认知”和“行为”的纽带。儿童有了一定的“道德情感”,就会把他所了解的“道德认知”用自己的“道德行为”表现出来。
一、现状
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社会上重智轻德的教育环境,使儿童缺少了正确的家庭道德情感的培养。现在,儿童的道德情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儿童过于以自我为中心,表现出自私、任性、好胜心强等性格特征。孩子在家中形成了唯我独尊的心态,所以在幼儿园中,幼儿就不会有与他人分享、为他人着想的意识,甚至会为了某样玩具争得“头破血流”。这显示出他们极强的私利心和占有欲。
第二,儿童过于娇气,对事胆怯、承受力差。在家中,儿童事事有父母与爷爷奶奶照料,养尊处优,没有锻炼出自己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折紙活动中,有的小朋友不会折就开始哭闹。直到活动结束后才告知教师不会折。但在事后与家长的交谈中,他们都没有引起重视,家长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么笨啊,这么简单不会折啊?”在溺爱的家庭环境下,这些孩子受不得一点委屈。一旦遇到困难,他们就不知所措,灰心丧气,加上父母的责备,甚至会表现出缺乏自信、自我封闭的情感行为。
第三,儿童缺乏同情心,比较冷漠。由于孩子是家中的宝贝,家长事事满足他,使他的一切需求都得到了满足,所以,在幼儿园或社会中,幼儿也会认为别人都是为自己服务的。长此以往,孩子对他人给予的爱会变得麻木,因而不知道如何去给别人关心与帮助,无法体会别人的疾苦。
二、家庭教育中培养儿童道德情感的方法
(一)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何为“言传”?何为“身教”?“言传”是使受教育者知道怎样去做一个有美德的人,但不足以让儿童实际去做一个有美德的人。“身教”教育者做出相应的行为可以让受教育者明确如何用实际行动做一个有美德的人,使受教育者将他的道德认知付诸行动中,成为真正有美德的人。例如,在一次角色游戏中,一名中班的小男孩扮演“爸爸”的角色。起初,“爸爸”炒菜,一旁的“妈妈”抱着宝宝。“妈妈”说:“快点烧菜呀!宝宝都饿哭了。”“爸爸”听后马上脸色一变,对着“妈妈”大吼:“我不是在煮菜吗,你眼睛瞎了吗?”“妈妈”有些惊慌,走到餐桌前,给宝宝喂水。这时“爸爸”炒着菜,看看周围,口中说着:“手机响了,我的手机呢,我的手机在哪里啊?烦死了。”“爸爸”不顾锅里的菜,去找手机了,他用牛奶盒假装是自己的手机,按了一下,开始打电话。他的声音很大,偶尔会说几句脏话,“妈妈”提醒了几次,让他声音小点,但是没有见效,“妈妈”只好放弃了。小男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呢?是教师教的?当然不是。那他为何会有如此的行为呢?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生活的一种游戏。小男孩扮演“爸爸”,当然首先会联想到自己的爸爸在家中的样子。他知道他的爸爸是怎样的行为表现,他通过自己的模仿,在班级的角色游戏中呈现了出来。所以家长身上的某些优点或缺点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个性和品质。孩子将无选择地模仿并接受,形成自己的个性和品质。家长要以乐观积极、开朗、热情、真诚等态度感染子女,让子女在充满爱的环境下健康地成长。
(二)加强情感的沟通,以丰富道德情感
学前儿童处于道德发展的第一阶段。儿童最初的道德意识很淡薄,也比较单一,需要家长与儿童情感上的交流。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的家庭,儿童大多是热情开朗、友善、有爱心的,相反,儿童就会比较冷漠,没有同情心。例如,儿童在商场中看中了一件衣服,一直不肯走,甚至大哭起来。一般家长可能会受不了孩子的哭闹,为了让孩子不哭,就会给孩子买,孩子得到满足就不哭了。这样,孩子以后会变本加厉,因为他知道只要自己一哭,家长就会满足自己的要求,进而变得自私、自我、霸道。遇到这样的情况,另一部分家长则会觉得很丢人,把孩子狠狠训斥一顿,然后带孩子离开。这样的孩子会感到很羞愧,因为家长当着别人的面,狠狠训斥了自己。这样的孩子以后可能会不自信、胆怯,而且可能不会与父母常交流。以上两种家长都没有真正去了解孩子当时的心情,两种做法都是不对的,都助长了孩子不好的道德情感。
对于这样的情况,家长首先应该去理解孩子当时的感受。当成年人遇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时会爱不释手,会想得到它,更何况是一个孩子呢。家长可以说:“是的,这件衣服很漂亮,我知道你很喜欢,我也是。但你好像有几件类似的衣服了,所以不能再买了。”即先要理解孩子的感受,加以肯定,并加入自己的感情色彩,这样孩子会觉得你和他一样喜欢,然后,家长再说出不能买的理由,孩子就不会死缠烂打地硬要买这件衣服。如果孩子还是不领情,开始和家长打持久战,就是不肯走,还闹情绪。这时,家长应该用严肃的语气和孩子说话,因为孩子有点无理取闹了。家长可以这样说:“不行,你已经有这样的衣服了,不能再买了。而且你这样大声喧哗,我觉得很丢人,显得你很没有教养,当然,也是我不对,是我没有把你教育好。”家长表现出的内疚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做错了事情。当然,你在理解了孩子的情绪情感后再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孩子也会理解,知道是自己做错了事情,下次不能这样做了。这样既不伤害孩子,又能培养孩子的道德情感,理解自己不能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同时也能了解父母内疚的情感。
(三)提高儿童道德判断的能力,提供机会,切身体验
一般儿童在道德判断方面都比较重视行动的实际效果,而不考虑到行动的动机。有一个有趣的实验,实验中,让幼儿根据故事来判断两个行为的好与坏。
第一个故事:一名儿童的妈妈不在家,他在走路时不小心把一把椅子给撞倒了。椅子上有一个盘子,盘子里有10个杯子,椅子倒下时,又摔碎了10个杯子。
第二个故事:一名儿童的妈妈不在家,他想吃蛋糕,于是爬上椅子去拿,结果把一只杯子碰到地上打碎了。
在这两个故事中,儿童会认为打碎10个杯子的行为是坏的。因为幼儿期的儿童是以“客观效果”来判断行为的好与坏,认为无意间打碎了10个杯子的行为比做坏事打碎1个杯子更坏。儿童的道德判断是具有很大的直观性的。所以,教育者在这个时候首先要提高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应当通过幼儿的自身行为使他知道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从而明白一定的道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儿童的社会化过程需要儿童亲身体验,从实践中产生经验,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有关社会领域的目标与要求中明确指出: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能否遵守规则是衡量幼儿道德品质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成人所制定的规则,首先要考虑到幼儿的实际需要,不要主观刻意地规定。我们要让儿童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什么是合理的,什么是不合理的。作为孩子的第一位教师,家长更应该以身作则,优先为孩子考虑,创造一个良好、宽松的环境,让孩子在健康的环境下,发展正确的道德情感,让孩子以积极、开朗、热情、有同情心和积极进取的态度迎接新时代,成为21世纪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殷品.浅议家庭教育中儿童道德情感培养[J].管理观察,2010(24).
[2]孙丽华.论家庭教育中儿童道德情感的培养[J].江苏社会科学,2012(05).
[3]蒋娟.家庭教育中儿童道德情感的培养[J].亚太教育,20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