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学课后自我反思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探究

2020-08-19范聪弋

新智慧·中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反思尝试体育教师

范聪弋

【摘 要】在素质教育视域下,体育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敢于嘗试、学会反思,在工作中善于积累,勤于思考,在实践中探求、感悟。教师还要学会反思教育问题,积极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行为,从反思中提升教学研究水平。

【关键词】素质教育;体育教师;尝试;反思

一、在教学中感悟

体育新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并且始终坚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理念,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对学生运动兴趣的激发。

当笔者还是学生的时候,体育课就是笔者最喜欢的一门课程。但纯粹是因为喜欢上体育课,而不是喜欢体育课本身。这种喜欢只是单纯的对体育课自由活动环节喜欢,比如单纯的喜欢打篮球这项运动,而不是喜欢学习篮球运动技能。当笔者真正踏上工作岗位之后,才发现之前的理解是有偏差的。体育课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从而力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而不是单纯以满足学生兴趣或是满足学生的乐趣为发展目的的“放羊式”教学,“放羊式”教学方式忽视了对学生运动技能的培养,因而不足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真正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体育课堂组织,应从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出发,从而去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最终达到提升运动技能,增强身体素质,促进全面发展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在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教学策略方面,笔者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例如,“快速跑”教学中,笔者在准备活动阶段加入深受学生喜爱的游戏——“贴烧饼”,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提示学生如何才能在追逐中不被追上(或是更快地追上对方),让学生在追逐中产生继续游戏的动力,在追逐中培养竞争意识,从而为后面的运动技能教学做好铺垫,也充分做到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

二、在感悟中尝试

目标引领内容,在一节课后,如何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是能否切实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等学习方式,因此,笔者除了沿用传统教学模式,还进行了新的课程策略的尝试。

(一)对自主学习方式的尝试

绝大部分学生都很喜欢打篮球,但是投篮却难有高的命中率。于是笔者为学生设置了一分钟投篮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选择投篮距离、设置一分钟投篮的命中次数。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思考“如何投准”,同学之间可以交流。之后,再进行学生自我测评,总结成功经验,反思未达到目标的原因,并改进练习方法。

(二)对探究学习方式的尝试

探究如何跑得更快的方法,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自由跑,并在自由跑的过程中思考:通过怎么样的方式才能跑得更快?笔者鼓励每一位学生大胆思考,通过练习以及分组讨论等过程,学生得出了不少结论,总结如下:①跑的时候步子要大,即步幅大;②跑的过程中要加快频率,即步频快。针对学生提出的建议,笔者设置了高抬腿跑及跨格子跑等项目。针对步幅和步频进行练习。验证了加快步频、加大步幅确实是加快跑步速度的好办法。

(三)对合作学习方式的尝试

合作学习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在相互指导和帮助的过程中提高技术动作,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为此,笔者设置了跳长绳这个项目,通过提高连续跳长绳的总次数,以及增强跳绳动作的协调性来提高同伴之间的合作意识和能力。笔者指导学生分组进行跳长绳练习,并让学生讨论影响本组跳绳成绩的原因有哪些。学生通过实践及讨论得出影响跳长绳的因素包含跳绳技术及同伴间的协作等。在此基础上,再通过技术好的学生帮助技术较差的学生以改进跳绳技术,最后组织集体比赛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四)对激励性教学方式的尝试

人们大多认为篮球是高个子的运动,但是,个子不高就不能打球或者说打球就不好吗?肯定不是。针对这类学生,笔者这样激励他们:“篮球打得好不好,并不是完全由身高所决定的。长得高固然好,因为有更好的视野和更好的对抗性,但高个子往往不够灵活。篮球场上也有一些身高不是那么突出的球员,他们身形灵活,而且拥有极好的控球能力,球就像粘在他们手上一样,你想不想像他们一样呢?”这样很快就打消学生的消极情绪,不少学生还成了篮球队的得力干将。

三、在尝试中实践

体育教学是一种室外活动,课堂上可能会发生很多不可预知的情况,因此,要改变为教而写教案的意识,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以便在课堂上产生相关问题时及时调整,让教案真正服务于课堂的有效完成。

(一)注重课堂教学的完整性

一堂课从开始到结束,需要教师悉心去安排各个环节。如篮球训练中的双手胸前传接球,在准备活动中可以加入球性练习,或者直接加入篮球进行准备活动,但需要遵循从上到下的锻炼原则;同样,主教材中是双手胸前传接球,那教师的辅教材就可以是夹球跳接力,遵循上下肢全面发展原则;再到最后的整理放松,配上音乐利用篮球进行放松,只要益于身心放松的活动都可采用。

(二)注重课堂教学的灵活性

预设在实施中出现意外是极有可能的,此时,教师就需对预设进行调整,使预设贴近实际,贴近课堂及学生。如在跨越式跳高的教学中,笔者过高地预计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学生普遍对起始高度感到力不从心,这时,笔者便降低高度或者用皮筋代替横杆。这样正好适应了学生的水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提高了,增强了教学效果。

(三)注重课堂教学的确保性

体育课必须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运动负荷刺激,因此,笔者在一堂课的练习密度和强度上如此设置。以快速跑(途中跑)教学为例,在开始部分:队列队形和准备活动中练习时间为各1分30秒和3分30秒。在基本部分:主教材中笔者加入辅助练习原地摆臂和原地高抬腿各一组,用时1分30秒;20米中速跑和快速跑各一组,用时1分钟;30米中速跑两组,用时1分钟;10米中速跑接20米快速跑两组,用时1分30秒;高抬腿接快速跑2组,用时1分种;跨格子跑2组,用时1分30秒;30米快速跑2组,用时1分钟。辅教材以游戏的形式进行一次尝试练习和一次正式练习,共计4分30秒。结束部分整理放松1分30秒。如此,一堂课练习密度在43%左右,测得平均心率为120次/分钟左右,强度指数为1.45左右(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四、在实践中反思

教学反思,简而言之,就是在一堂教学课程中记录实效、发现问题、结合思考总结,形成更好的、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方法。即再认识、再思考、再实践。

(一)从教学内容上

新课程标准设定的是一个比较宽广的目标,这就要求体育教师针对学生身心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性地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并且提倡促进身心发展的教学内容,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生活实际相结合。

(二)在教学方法上

体育教师一定要改变传统死板的“讲—教”模式,需要穿插图片示例、练习、纠错,再加一点趣味评比,倡导更多的发散性练习、自主练习、探究练习、合作练习环节,这样学生更加乐意接受。

(三)在教学风格上

体育教师有别于其他学科教师,应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给学生营造相对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其在学会技术技能,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还能得到身心的放松才是最佳的状态。

五、结论与建议

对于体育教师来说,教学反思就是体育教师把每堂课的收获和感悟及时地记录下来,结合反思形成自己的东西。抓住“精彩瞬间”,记录“美好”。

1.写成功之处

将体育教学过程中哪些地方运用得好,巧用什么教学方法等;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教学方法上的创新与改革,等等,详细地记录下来,供以后体育教学时使用。

2.写不足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之处,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进行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吸取教训。

参考文献:

[1]陆高峰.论体育教学的课后反思[J].高教课程研究,2013(08).

[2]刘春阳.教学反思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J].学苑教育,2015(10).

猜你喜欢

反思尝试体育教师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质量缺口与配强提升
再试试看
再试试看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尝试
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