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班主任与学生构建和谐关系的方式方法探讨

2020-08-19姜红

新智慧·中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和谐关系小学班主任构建

姜红

【摘 要】在小学教学中,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是一个长久不衰的热点话题。在小学教学和管理当中,只有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建立起来,才能促进学生积极健康地发展。基于此,本文将会在对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内涵,以及当前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建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之后,对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建立的策略进行研究。以此促进小学班主任和学生和谐关系的有效建立,实现让学生积极健康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和谐关系;构建

随着“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小学教学和管理中的重点也增添了“师生和谐关系的建立”这一项。小学班主任是教学和管理的领导者,其对小学生的学习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小学班主任在进行实际教学管理时,就应当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构建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使得学生能够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体验学习的快乐,从而调动和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主动性[1]。

一、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内涵

(一)是尊重、民主和发展的精神表现

无论是小学班主任还是小学生,其都是两个独立的个体,都具备相同的人格和尊严。只有小学班主任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理解,对学生的个性想法、个性发展和个性创造力等给予尊重,才能真正地确立小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学生也只有对班主任的工作给予充分尊重,对班主任的教学和管理工作积极配合,才能实现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二)是班主任和学生个性全面交往上的新型合作关系的发展

在小学班主任和学生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当中,班主任需要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沟通,并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交往,然后班主任需要在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心理特征进行充分了解的情况下,对学生的个性化特征给予尊重。如此方能在班主任和学生的互相交往当中让彼此受益,方能将双方的创造性发挥出来,实现新型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

(三)其核心在于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心灵上的互相接纳

小学班主任在构建和学生的和谐师生关系时,需要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使得学生和班主任二者之间相互包容和接纳。如此方能在促进班主任和学生真挚情感关系的形成时,实现和谐关系的建立。而班主任和小学生在建立的和谐关系当中,学生能够爱戴和崇敬班主任,班主任能够关心和爱护学生,如此师生就能在平时的学习和管理当中获得满满的幸福感和满足感[2]。而这其实也正是班主任和学生和谐关系当中的核心内容。

二、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建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在小学班主任和学生和谐关系的建立当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班主任对自身岗位的认可度不高、班主任的工作思想过于片面、班主任缺乏足够的耐心和爱心,等等。首先,班主任没有足够的自身岗位认可感。因为班主任工作繁多、待遇不高,部分班主任对自己的工作并不满意,在这样的不满情绪下,班主任自然也就不会对工作全身心投入,进而也就会影响到与学生和谐关系的建立。其次,班主任工作思想过于片面。多数小学班主任只是对班级整体的成绩给予重视,而对学生的爱好、特长等直接忽视,因而无法使学生全面发展,自然也就无法建立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最后,班主任没有足夠的耐心和爱心。许多小学班主任在教学和管理学生的时候,过于偏向成绩较好的学生,面对成绩较差或者较调皮捣蛋的学生缺乏一定的耐心,像这样不平等地对待学生,自然就限制了和谐师生关系的发展。

三、小学班主任和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的可行性举措

(一)了解学生个性化特征,努力成为学生的朋友

接触小学生最多的教师就是小学班主任。作为小学生的管理者,班主任要和小学生成为朋友,以此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同时,实现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有效建立。在传统的教学管理当中,班主任都是利用问答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样的方式毫无疑问将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远了,进而也就很难发展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新型和谐关系[3]。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学班主任首先就需要和学生进行亲切的交流沟通,并对学生的个性化特点进行细致了解。其次,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际生活情况进行了解,将相关的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有针对性地展开,以实现学生思想心理等健康发展。另外,小学班主任还需要在实际管理工作当中,通过和学生的心灵交流,进入学生内心,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思想动向、个性化特征和对社会的看法等进行了解,以此来达到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学习和思想提升的目的。此外,班主任还需要利用家访等方式,对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像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等进行了解,并在发现学生所存在的生活问题后,有效地引导学生解决。如此方能在有效发挥教育和管理作用的情况下,实现学生生活能力的提升。

(二)发现学生的优点,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无论是身体方面还是心理方面,都还在发展阶段,对自己身边的新鲜事物好奇心非常强烈。这也决定了小学生无法长时间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探究。因而,小学班主任就需要对学生的优点进行及时发现,并利用表扬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积极主动性,以此在学生不断前进和实践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学习水平和生活能力的提升。另外,班主任对学生的情绪和态度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班主任对学生表露出一丝不耐烦或者厌恶情绪,那么就会打击到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会让学生反感和厌恶班主任[4]。基于此,班主任就需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点,通过表扬,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并在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激发的同时,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现机会,不断地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这样不仅能将学生的优势发挥出来,还能够促进学生实践兴趣的增强,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使学生全面综合发展。

(三)将规范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相结合

对师生和谐关系进行构建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小学班主任也必须将自身良好的教师形象树立起来。如果班主任没有树立良好的形象,那么就会让学生不信任或不服从班主任的教学和管理,这样的情况很明显无法构建出和谐的师生关系。因而在实际的教学管理当中,小学班主任应该对自身的言行进行规范,并在重视这种规范的同时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知识和修养,以此促进自身人格魅力的提升,实现对学生正面榜样的树立,进而达到感染学生的目的。另外,小学班主任和学生成为朋友,并不是说班主任要对学生放任不管。由于小学生并没有太强的自制力和自我行为约束能力,因而小学班主任在平时的教学和管理当中,既要将自身管理者的作用发挥出来,铁面无私地规范化管理,也要实现对学生亲切柔和的人性化管理。如此方能在引导和约束学生某些行为和思想的同时,促进学生积极健康地成长,才能在学生良好发展的情况下,达到对学生相关能力和素质的双向提升[5]。此外,在实际的教学和班级管理当中,班主任还需要注意一点,那就是班主任必须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既不能偏向成绩好的学生,也不能过于苛责成绩差的学生。如果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区别对待,那么学生自然会产生逆反心理,进而也就无法构建出和谐的师生关系。基于此,班主任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并将自身的修养不断地加强,以此促进良好形象的树立,实现榜样作用的有效发挥,从而在和谐关系的全面构建方面实现有力推动。

四、结语

总之,小学班主任需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通过对学生内心的了解,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体差异进行掌握,然后利用宽严相济的管理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调动。如此方能让小学班主任和学生成为朋友,才能在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时,达到正确引导学生和使学生积极健康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马吉萍.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20(02).

[2]陈燕妮.“构建小学班主任与学生”的和谐关系[J].语文课内外,2020(01).

[3]童洁.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对策研究[J].才智,2020(03).

[4]邓家政.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分析[J].情感读本,2019(32).

[5]孙韶梅.小学班主任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20(03).

[6]韦月凤.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探讨[J].教育界,2014(29).

[7]王泽成.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及管理方式分析[J].考试周刊,2018(22).

[8]徐利剑.浅析如何构建小学班主任与学生的和谐关系[J].中外交流,2018(24).

猜你喜欢

和谐关系小学班主任构建
浅谈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建构
浅议图书馆馆员与读者关系
小学班主任管理中与学生构建和谐关系的方式研究
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和谐关系建构取向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