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中如何渗透环境教育

2020-08-19季艳

新智慧·中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环境教育幼儿教育幼儿园

季艳

【摘 要】近年来,我国逐步实行教育改革,无论是幼儿园教育还是初高中或者高等教育,都呈现出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发展趋势。环境教育是当前幼儿教育理念又一大创新,如何在幼儿园的五大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已经成为幼儿教育改革的突破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教育活动的内容必须以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为依据,重视内容间的有机联系,确保其相互渗透和融合。由此可见,将环境教育渗透到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中实乃必行之举。

【关键词】幼儿教育;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环境教育

众所周知,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非常重视幼儿教育并且认为幼儿教育是孩子人生发展的第一步,是最为基础也最为重要的教育。将环境教育渗透到幼儿园的五大领域活动之中,可以培养幼儿的环保思维,促使其环境情感的形成,锻炼幼儿的各项技能,这都是促进幼儿综合素养不断提升的关键手段。从《纲要》内容可见,幼儿教育的课程体系可以划分为科学、健康、社会、语言以及艺术等五大领域,这些领域都成为环境教育实施的载体和工具。《纲要》中明确了幼儿教育的原则和具体要求,因此,环境教育的渗透也必须以《纲要》为根据,确保内容间的互相联系和有机结合,寓教于乐,将各大领域充分地联系在一起,推动幼儿全方位发展。

一、环境教育渗透进科学领域

就科学领域而言,《纲要》指出要基于幼儿的生活经验,鼓励并引导幼儿用手、眼睛、耳朵等器官去探寻问题,观察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现象,深入了解生活和环境间的内在联系,关心周遭环境,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珍惜自然资源,培养起较为基础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观念。当然,科学领域的知识是复杂多变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新的知识应运而生。鉴于此,在该领域中渗透环境教育,要重视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知欲望,让幼儿有兴趣、有热情去了解并关爱自然。幼儿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对于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和变化的观察都是无意识的、不稳定的,这便需要家长和教师积极主动地引导幼儿观察身边发生的各种变化,挖掘幼儿的探究欲望,为其创造实践条件,提供操作机会。尤其是教师,要设计出丰富、多样、精彩的活动,让幼儿能运用各种方式观察自然,帮助其充分理解相关环境知识,提升环保意识。例如,在开展保护水资源的科学活动时,教师就可以提前向幼儿提问,如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水,并让其思考,随后教师再播放清洁的水和污浊的水的对比视频或者图片,以此展现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通过这样的对比,幼儿可以认识到污水的巨大危害,激发自身的同理心,加深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二、环境教育渗透进语言领域

就语言领域而言,《纲要》明确提出要给幼儿营造一个自由宽松、活泼轻松的语言交往氛围。鼓励、支持、引导幼儿和教师、同学、家长或者其他人交流和沟通,让其体会到语言交流所带来的乐趣和快感,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进行交往。与此同时,教师可以给幼儿讲一些关于环境保护的小故事,通过这样的故事帮助他们建立起热爱自然的情感,逐步培养起他们的环保意识。值得注意的是,幼儿的语言能力的发展其实与他们的思维、情感和生活经验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必须借助各式各样的活动丰富他们的经验,锻炼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情感,推动幼儿语言的发展。譬如,在垃圾与环境这个语言活动中,教师可以播放大量关于垃圾造成环境污染的图片或者视频,在观看完成后,鼓励学生表达和阐述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向幼儿提问:随意倾倒垃圾有何害处?如何避免产生这种污染?引导幼儿思考,通过此种方式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幼儿的环境素养。

三、环境教育渗透进健康领域

就健康领域而言,《纲要》指出要教育幼儿热爱卫生,注意个人和生活场所的整洁。该领域的中心目标是培养起幼儿的健康意识,通过健康意识的培养实现提升幼儿环保意识的目的。幼儿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是未来社会的主人,如果不讲究卫生,不热爱环境,不注意个人生活习惯和环境保护,势必产生蝴蝶效应,影响到整个社会的风气。因此,要从幼儿阶段就开始培养他们对公共环境的热爱与尊重,促使其树立起保护他人劳动成果的处世态度。借助这样的方式让幼儿由内而外地认识整洁的家园、优美的环境、绿色的植被、清洁的水源对人们的身心健康的巨大影响。实际上,在健康领域渗透环境教育也是在构建幼儿未来的环境素养。例如,在展开“我会洗手”的活动时,教师可以先让幼儿观察自己的手的特征,并给其讲不爱洗手的孩子的故事,警示小朋友要勤洗手,讲卫生。同时,教师还要带幼儿实践操作,教会其洗手的具体步骤,提醒幼儿节约用水,学会一水多用,培养起他们强烈的环境意识。

四、环境教育渗透进社会领域

就社会领域而言,《纲要》做出了相应规定,要求幼儿爱护公共环境,保护公物,具体而言,就是要爱护幼儿园提供的各种玩具和其他物品。诚然,社会领域涵盖了许多常见但又极易被忽视的行为习惯或者环保技能。如垃圾分类、公共场所不得大声喧哗、绿色出行、不盲目消费、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等。要想提高这些内容的实践性,就必须在幼儿教育中加以融合,渗透到幼儿教育之中。因为幼儿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在幼儿教育阶段开展这些内容的教学有助于启发幼儿的公共道德和环保意识。例如在开展“减少噪音”的教学时,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播放几段优美、和谐的音乐,然后再播放各种嘈杂的噪声,以此让孩子认识到音乐和噪声的区别,并让幼儿辨别哪种声音更容易被人接受。通过这样的教学,幼儿能够认识到噪声的危害或者给人造成的不愉快的感受,并开始检视自己的行为,萌发在公共场合不发出噪声的意识,进而树立起环境公德。

五、环境教育渗透进艺术领域

就艺术领域而言,丰富的活动和情境的创设能够激发幼儿热爱环境的情感,使其感受到生活中的各种美。《纲要》要求幼儿教育必须达到让幼儿感受并喜爱环境、艺术、生活的目的,要积极指导幼儿充分利用身边物品或者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或者手工艺品,丰富他们的学习生活,培养其艺术细胞。环境教育不仅指自然环境,还包括人工环境。在艺术领域中渗透环境教育,要引导幼儿自己主动地接受环境教育,让其能够身处其中,自行感受。独木难支,幼儿教育也要和社会、家庭等力量结合起来,通过举办绿色展览、比赛的方式培养幼儿的环境美感和情感。例如,在折吸管玫瑰的艺术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幼儿将该活动告知父母,作为家庭作业,让其与父母共同完成。艺术领域的环境教育任重而道远,相比于其他四个领域,艺术领域所需的时间和精力更多,因此更需要教师提高认识,重点对待。

六、结语

总之,幼儿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是我国教育大厦的基石。幼儿教育如果无法做好做实,我国教育改革势必寸步难行。幼儿在该教育中所学习的知识或者受到的影响会伴随其终身,对其综合发展产生极为重大的作用。因而,必须将环境教育贯彻其中,帮助幼儿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柯兰兰.幼儿园美育环境创设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实践与探索[J].才智,2020(06).

[2]张贵付,文雪莲.农村儿童的乐园——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塘溪中心幼儿园环境教育创设侧记[J].环境教育,2019(11).

[3]樊婷婷.幼儿园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基于贵州省若干所幼儿园的调查[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9(09).

[4]刘彩云,李丽华.《指南》背景下幼兒园五大领域教学活动有效性研究[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9(03).

[5]孙丽影,丁瑜.模拟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五大领域”教学中的应用[J].林区教学,2016(01).

[6]杨梦琪.民间游戏与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课程的有机结合[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1).

[7]韩俐.浅析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中如何渗透环境教育[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9(07).

猜你喜欢

环境教育幼儿教育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高校环境教育非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