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钢琴教学有效性之我见

2020-08-19柳京淑郑春山

神州·中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钢琴教学教学有效性教学方法

柳京淑?郑春山

摘要:本文对影响幼儿钢琴教学有效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包括幼儿因素、教师因素、家长因素,在此基础上,就提高幼儿钢琴教学有效性的相关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钢琴教学;教学有效性;教学方法

钢琴被喻为“乐器之王”,是所有乐器中最具特色的一种。其音域广泛,几乎囊括了乐音体系中的全部乐音,适用于独奏、重奏、伴奏等多种形式的演出,深受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钢琴也因此成为很多人学习乐器的首选。但钢琴学习与其它任何乐器学习一样,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学习者的热情与天赋、教师的钢琴水平与教学方法等,都是影响钢琴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幼儿钢琴教学,更涉及到家长因素的影响。本文基于钢琴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幼儿钢琴教学有效性进行一些探讨。

1影响幼儿钢琴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1.1幼儿因素

幼儿存在的一些身心特点对于钢琴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幼儿大多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好奇心重,富于想像力,依赖性较强,情绪不稳定,缺乏耐心,幼儿的这些特点对于钢琴教学来说,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如幼儿在刚接触钢琴时,往往出于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学习兴趣与积极性都比较高;但幼儿大多缺乏耐心,情绪不稳定,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在某一件事情上,这对于需要长时间练习的钢琴来说,往往会对其教学的有效性造成不利影响。

1.2教师因素

教师的钢琴水平、教学能力与方法、教学态度等是幼儿钢琴教学有效性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尤其是教学能力与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成果的输出。幼儿钢琴教学是一种基础教学,是钢琴启蒙教育,对教师的钢琴水平要求不是很高,也因此,很多教师忽视了幼儿钢琴教学的困难程度,对幼儿钢琴教学的有效性不够重视,导致幼儿钢琴教学的实效性较差。幼儿钢琴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方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实践中一些教师忽视了幼儿钢琴教学的特殊性,没有针对幼儿的身心特点来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只是按部就班的采取常规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活动,这是幼儿钢琴教学有效性不尽如人意的主要原因。总的来说,教师因素是幼儿钢琴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教师的个人魅力对于幼儿保持学习钢琴的兴趣与积极性至关重要,缺乏耐心、不善于引导和沟通的教师,势必难以获得幼儿的喜爱,无法调动幼儿学习钢琴的主动能动性,教学的有效性也将大打折扣。

1.3家长因素

家长在幼儿钢琴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长因素是影响幼儿钢琴教学有效性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钢琴学习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不斷练习的事情,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练习、日日积累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这也表明日常钢琴练习是一件枯燥、单调的事情。幼儿好奇心重,对新鲜事物趋之若鹜,但兴趣来得快,去的也快,很容易被别的事物转移注意力,因此,在钢琴学习、练习中,家长的监督与督促,使幼儿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练习习惯十分重要。很多家长错误的认为钢琴教学只是教师的事,只要交了学费,教师就应该完全负责,孰不知“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日常练习才是幼儿钢琴学习的关键所在,没有家长的监督与督促,缺乏自制力的幼儿是很难凭借自身的能力来进行长时间的钢琴练习的,教学的有效性也就可想而知。

2提高幼儿钢琴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策略

2.1保持幼儿学习钢琴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人人都明白道理,但如何培养、激发、保持兴趣却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在幼儿钢琴教学中,一个难点问题是,培养、激发幼儿学习钢琴的兴趣并不难,难的是如何保持幼儿学习钢琴的兴趣,这对于提高幼儿钢琴教学的有效性至关重要。趋易避难是人的天性,对幼儿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注重保持幼儿学习钢琴的兴趣。教材选择、教学内容要适用于幼儿的认知能力,要有一定的趣味性,要能够使幼儿在钢琴入门阶段感受到钢琴的魅力,萌发浓厚的兴趣。在教学方法上,要采取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不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满足幼儿的猎奇心理以及表现欲,进而保持其学习兴趣。在教学评价上,要针对幼儿的心理特征,适时褒奖激励,刺激幼儿的兴奋点,强化其钢琴学习兴趣。

2.2选择适合幼儿的钢琴学习教材

幼儿钢琴教学是启蒙教育,教学内容选择得当,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面。幼儿钢琴教学在教材的选择上要注意其形象性、愉悦性和适龄性,教学内容应注意循序渐进,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表现手法由单一到复杂。太易、太难的教材都不容易激发幼儿的的学习兴趣,应多选择有训练价值、“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实高度”的教材。实践证明,有标题和插图,具有民族特征以及写有教师伴奏声部的教材较受儿童欢迎。还可补充一些以儿童熟悉的歌曲为素材的自编教材,例如《两只老虎》、《玛丽的小羊》、《打电话》等。幼儿钢琴教材的选择,教师和家长都不应忽视儿童生理、心理特征及钢琴教学规律,任何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的做法都将适得其反。

2.3采用适宜、科学的教学方法

幼儿钢琴教学,适宜、科学的教学方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在笔者看来,幼儿钢琴教学中科学、适宜的教学方法主要以下几种:一是比喻教学法。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审美心理具有奇特的“泛灵性”倾向,即把一切事物都看成是有生命的。针对这一儿童审美心理,教师可以用打比喻的方法来开展教学,以使幼儿更有效的接受、理解教学内容。如儿童练习转指动作时,掌关节容易塌陷,可以说:“小帐篷塌下来了,要是大指哥哥进去不就压扁了吗?”当要求指尖站立时,可以说成像“一颗小钉子”或像“芭蕾舞演员踞起的脚尖”。让儿童体会手指触键时的甩动感觉,可以比喻为“有弹性的小榔头”等。针对儿童存在的受人期待和引人注意的心理,教师可依据教学和训练的进度,适时举办一些表演观摩活动及竞赛活动。

3结束语

幼儿钢琴教学只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培养、激发、保持幼儿的钢琴学习兴趣,选择适合幼儿的钢琴学习教材,采取科学适宜的教学方法,才能使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只有教师、家长协调配合,教学、练习相得益彰,才能使幼儿的钢琴学习得到良好的、持续的发展,进而提升幼儿钢琴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张轶夫.儿童钢琴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激发[J].艺术评鉴,2019(04):111-112.

[2]于艳.浅谈如何提高幼儿钢琴教学的有效性[J].大众文艺,2013(21):248.

[3]曹红星.幼儿钢琴学习的特点及提升幼儿钢琴教学有效性的对策研究[J].黄河之声,2011(22):66-67.

猜你喜欢

钢琴教学教学有效性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和训练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