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
2020-08-19庞浩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知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超过了低年级学生。为此,教学中,教师要将侧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上,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相关内容的学习过程中,从而使学生得到相应的发展。文章以小学高年级阶段对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例,就其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的积极意义以及相应的实施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關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积极意义;培养策略
一、 引言
数学是学生在小学阶段主要学习的课程之一,抽象性较强,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这门课程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且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而这在某种程度上则需要学生有着一定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所以,教学中,教师应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有一定的自主探究意识,逐渐养成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尤为重要。
二、 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其既要教授学生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我们知道,通过学习数学这门学科,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并且学生能利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为了顺利实现教学目标,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自主学习的支撑下,学生能自主思考数学问题,自主解决数学问题,从而达到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三、 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增强学生学习热情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兴趣至关重要。为此,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知识,在探索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并且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学习观念也会慢慢地发生变化,即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帮助学生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
1.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在数学课堂上,学生占据主体地位,为此,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赏识学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现阶段教学中,教师要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从学生间的差异性出发,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数学教学过程就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互动的过程。因此,教师应树立民主、平等、包容的教学理念,赞美学生、鼓励学生、包容学生,创设有趣、和谐的教学氛围,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并在数学课堂上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学生自身的因素对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同时,外界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同样很重要。因此,在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构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在思考中活跃自身的思维。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
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先决条件。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他们不再是旁观者,而是会参与到教学中。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学生产生了自主学习的意识,此时,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会得到提高。为此,教师要结合教学情况和学生的接受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百分数》是学生在小学六年级中所要学习的内容之一,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则可以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针对这部分内容最贴切的实例就是以学生自身来举例。班级中有一部分学生是近视眼,那么,班级中近视学生的百分数是多少?就此而言,这一教学实例贴近学生实际,则能够更加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具备了学习兴趣之后,此时,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也会显现出来,久而久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过程。从本质上来分析,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会活跃他们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所以,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激发,进而对教师所教授内容或者自身所遇到内容产生疑问,随即去探究,去向教师提问。因此,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得到激发。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学生提供自主思考的空间和时间,确保每位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这也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支持。每节课的教学中,当教师讲解完本节课的理论知识之后,教师要给学生留出足够多的时间,让学生利用本节课的教具,结合自身的喜好,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此过程是学生不断思考、不断学习的过程,同时,此过程还强化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为了能保证学生足够多的自主学习与思考的时间,教师可以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借助微课视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点,激发起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分数除法》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将粉笔盒内的一支粉笔对等分成两半,随后在将其中一半的粉笔平均分成三段。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最后分完的小段粉笔是原粉笔的几分之几。这样一来,学生既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思考研究,同时新的问题与学生实际相关,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便会被激发。
(三)科学合理指导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 自主探究法
为了能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自主探究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在课堂上要围绕着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创设探讨学习方法的教学情境。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情境中,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与讨论,他们各自发表各自的想法与意见,探讨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当学生探讨完学习方法之后,教师要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觉得哪种学习方法更有效呢?此方法适合解决哪一类数学问题呢?”问题的提出,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各抒己见,在探讨中了解到哪种方法更适合自己。
2. 实践操作法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活泼、好动,同时,动手操作也是他们比较感兴趣的。通过动手操作活动,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还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同时,在动手操作活动中,更能激发出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为此,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动手操作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入了解数学知识,进而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知识迁移法
在解答数学应用题和探索数学规律时,经常会用到知识迁移法。通过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迁移法,学生不再觉得数学应用题比较难解,并且学生会快速解决数学应用题,这样做大大提高了学生做数学应用题的能力。
4. 画线段图法
在解答数学题目时,学生经常会遇到植树问题、相遇问题、行程问题等。面对这些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画线段图法,将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呈现出来,提高学生的自主解题能力。
(四)合理利用多媒体信息设备,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数学知识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困难重重。因此,实际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学生学习兴趣较低、学生学习效率较低、课堂教学效果较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不利于自主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鉴于此,教师要合理利用多媒体,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将抽象的理论知识更加形象、直观地呈現在学生的面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自主思考。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其要用多媒体将各种各样的教具呈现出来,并利用教具引导学生思考数学问题,通过这种方式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给予学生提供更多自主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虽然具有着一定的学习意识与学习能力,但是这一阶段的学生仍然无法长时间地去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那么,这便要求教师灵活应用教学手段,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多媒体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内容,其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利用其音频、图片等画面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跟随教师的引导逐步进行学习。因此,教师在高年级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当合理利用多媒体信息设备,激发学生的自主研究欲望,逐渐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对六年级中《圆柱与圆锥》进行相关内容教学时,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则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外形为圆柱与圆锥的实物,在引导学生认知的基础上,在学生的脑海中打下一定的学习基础,便于学生接下来的学习。比如,柱子是圆柱形的,漏斗是圆锥形的,通过展现这些实物,使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更加有效。同时,本节课除了要求学生认识圆柱与圆锥外,还要求学生能够简单地画出这两个图形。此时,教师通过多媒体来展示圆柱与圆柱的形成视频,为学生展示这两个图形的绘制过程。那么,在这样的教学前提下,学生的自主动手实践意识便会得到激发,自主学习能力自然也就得到了相应的培养与提高。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过程中,学生所接触内容较之前逻辑性与抽象性更强,这些教学内容特点的改变要求学生去积极主动地自主探索,而不是要求学生再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因此,在相应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认识到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积极意义,从而结合学生特点与教学内容,总结出真正适合学生发展的培养策略,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为实现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会梅.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6.
[2]周琪.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J].高考,2017(3).
[3]郑超.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J].祖国,2018(8).
作者简介:庞浩,江苏省宿迁市,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张家港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