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政治认同的议题式教学模式探究

2020-08-19王燕

考试周刊 2020年70期
关键词:政治认同议题式教学教学探究

摘 要: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是思想政治课的首要任务,议题式教学已成为学生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路径。文章以“市场配置资源”一课为例,结合自身教学体会,从“议题、情境、学习活动和课后延伸”四个环节来构建议题式教学,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

关键词:政治认同;议题式教学;教学探究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政治认同关系到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人的政治方向问题。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是思想政治课的首要且基本的任务,在核心素养中处于核心位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基本理念。议题式教学以议题为线索、以生活情境为载体、以探究问题为纽带、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学科知识为基石,成为学生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路径。文章尝试以一节面向市级公开课——“市场配置资源”为例,对基于政治认同培育的议题式教学进行探究。

一、 课前准备:紧扣认同内涵与课标,精选中心议题

政治认同,是人们对一定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认可和赞同。在我国,政治认同表现为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和赞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教学设计能否反映活动型学科课程实施的思路,关键在于确定开展活动的议题。议题是教学活动的起点,是串联教学内容的引线。朱明光老师提出:“议题不仅包括课程的具体内容,而且展示价值判断的基本观点;不仅具有整合性、开放性、思辨性、引领性,而且体现教学重点、针对学习难点。”议题既要承载教学内容,又要具有价值导向。议题既要包含学科课程的具体内容,又要展示价值判断的基本观点;既具有开放性、引领性,又要体现教学重点并针对学习难点。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市场配置的资源”一课的课程标准要求为:1. 评析市场机制的优点与局限性,辨析经济运行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2. 探究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道理,说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如何发挥决定性作用,就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提建议;3. 理解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整合学科内容,结合素养要求,确定中心议题是“市场如何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该议题源于现实生活,是连接生活与理论、知识与素养的桥梁。预设该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理性分析当前市场现状,进而理解和认同市场机制,增强创新意识和法律意识,担当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责任,升华学生素养。

二、 课堂导入:根据中心议题,营造时政情境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就是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成为真正的教育。”议题式教学必须基于现实生活,善于从中选择鲜活素材,创设生动情境,设置高质量问题,让学生在生动体验中把握基础知识,培养学科技能、提升核心素养、感受学科之美。知识技能需要在情境中习得,否则就是符号,对学生而言,单是符号的传递,就感觉不到学习的意义。在情境中应用,知识学了之后一定要用,一定要在真实的情境中应用。本课要学习《市场资源配置》的经济学知识,新时代的市场情境中,最火热的莫过于依托于网络技术的网购相关情境,特别是聚焦社会关注的“双十一”活动。本课依托“双十一”这一真实的社会热点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背后的经济学原理。选取“亲历性”的、学生熟知的社会热点导入议题,符合认知规律,把抽象的理论立体化,从而拉近学生与经济理论知识的距离,同时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我国市场经济的繁荣,有兴趣探究“双十一”背后的经济学原理。

三、 课中探究:根据时政情境,开展学习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探求渴望,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议题式教学中,以议题为逻辑主线,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结构化、系列化、层次性的议题群,引导学生在民主、开放的学习氛围中交流、互动和探究,思维产生碰撞,能力得到培养,素养得以提升。政治认知促成政治认同,政治认同凝聚政治信仰。为此,课中根据“双十一”这一真实的社会热点情境,设计了相应的指向政治认同的学习活动。

【课堂探究一】议题描述——火爆“双十一”,追寻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之路

请同学们研读教材有关内容,探究以下问题,

1. 分享感受,消费者为什么要精打细算?

2. 換位思考,“双十一”为什么出现火爆场景?

3. 深入学习,简要描述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区别。

这一探究活动通过指向自我的教学,让课堂生活化,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在体验中理解合理配资资源的必要性。同时,配以生动的视频,通过不同时代的购物方式变迁简要回顾计划到市场的历史,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初步感受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对普通人的影响,感受祖国的伟大变化与成就,增强道路自信。

【课堂探究二】议题分析——启梦“双十一”,市场魅力如何引燃电商活力?

请同学们合作探究,分析以下问题:

1. 分享你所了解的电商网站。

2. 思考电商网站经营的动机。

3. 研读教材中“价格与供给、需求”的关系,解读电商网站关注到了哪些市场信号?

4. 研读教材中“市场竞争”的知识,结合你的生活体验,探究阿里巴巴有哪些成功的经营之道?

这一探究活动通过学生的自我记录、自我小结为主,以本小组评价为辅。引导学生“体验”和“领悟”知识,用知识的增长带来学生素养的成长。学生在由此及彼、前后贯通中更深刻理解和领会知识,提升公共参与的积极性和能力。通过电商成长之路的回归拉近学生与历史、与教材知识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个人命运与国家、时代的关系,增强家国情怀。评价的关键点在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性是否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否提高。

【课堂探究三】议题辩论——逐梦“双十一”,“市场”这只手是否靠得住?

请同学们就“‘市场这只手是否靠得住?”展开辩论,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学案表格,并陈述各自观点和理由:

1. 分享你了解的“双十一”乱象。

2. 思考这些乱象是怎样产生的,会造成什么后果?

3. 研读教材中“市场缺陷”的知识,解读材料,枪支、消防等物品能否由市场调节?为什么?学生展示识别市场调节的三大弊端的关键词。

4. 面对市场乱象,有人说,市场调节有缺陷,不能任由市场自由发展,还是要全由政府来管理。对此,你怎么看?

我们可以看到,辨析式活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也有助于学生澄清错误认识,锻炼思维能力,教师针对小组活动进行点评和打分,评也有助于老师价值引领,通过辨析与评价市场机制的优点与弊端,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科学地看问题,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潜移默化地促使学生在辨析中坚定道路自信。政治认同的达成不是纯粹知识理论的学习,而是必须内化,得到主体的充分认同才能够实现。因此我们必须具有开放性的思维,让学生充分表达内心的观点,形成向学生开放的体验式课堂。针对具有差异性的观点,让学生进行探究辩论,观点碰撞,突破学生解题误区,感悟政治认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在探究问题、内化感悟的过程中具有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甚至产生负面情绪,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对信息进行开发,不断对资源进行转化,对学生想法进行引导,真正实现政治认同的内化。议题式教学所提供的開放式学习为学生创设和谐自由的氛围,促使学生主动探究、自我感悟,同时当学生的讨论发言偏离了政治认同目标的方向,教师及时加以引导,从而为学生在问题导学中实现政治认同的内化提供可能。

【课堂探究四】议题决策——筑梦“双十一”,市场体系谁来建?

小组合作探究,陈述各自观点和理由:

1. 观看视频,通过广州的变迁进一步感受市场的魅力与市场的发展,分析广州在促进市场发展中做得比较好的措施。

2. 小组交流,分国家、企业和消费者三个角度,由中心发言人展示如何促进电商行业的健康发展?

国家政策的宣传与学生价值观的引领不能靠灌输达成。我们要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实现现实生活对接学科知识。越贴近生活,越能调动学生,同时增强教学可信度,即越真实,越认同。广州千年商都的变迁的视频资料激发家乡荣耀感,由学生自己合作探究得到的本土化的时政素材,让其在一个个本土鲜活的典型时政案例从中感受市场配置资视频资料源的魅力,增强家国认同感。

四、 课后巩固:根据学习目标,延伸学习任务

课中通过学习探究活动达成政治认同的目标,课后还需以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进行巩固,以加深认识和理解,将政治认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课后可以进行“议题追问——我们都是追梦人”:请大家以“时代和我”主题,分享自己的“人生梦想与新征程”。通过这种情感渲染,进一步理解党和国家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树立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与道路自信;通过议题的追问,增强了对“将改革进行到底”的政治认同,也拓展了教学的深度,突显思政课的“立德树人”价值引领的意义,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认同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总之,议题式教学需要在议题、情境、学习活动和课后延伸等方面精心设计,在教学实践中继续探索,优化课堂设计,让学生达到政治认同的升华。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S],2014.

[2]吴胜德.浅析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学周刊,2020(16):131-132.

[3]李明.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议题式教学[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5):05.

作者简介:王燕,广东省广州市,广东番禺中学。

猜你喜欢

政治认同议题式教学教学探究
浅析“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运用
议题与实证:指向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探索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重要意义的政治学分析
如何增强政治认同和道路自信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价值观视角下的政治认同
中职英语口语互动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