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的策略探讨

2020-08-17曹鸿英荣凤芝

理论探讨 2020年4期
关键词:银行业商业银行银行

曹鸿英,荣凤芝

(青海大学 a.研究生院;b.财经学院,西宁810016)

金融业持续稳定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巨大贡献,传统的金融行业包括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基金和融资租赁等,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金融等新型金融模式也逐渐出现。近年来,我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状态,在经济新常态下开启由经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金融机构出现了“脱实向虚”问题和“金融脱媒”现象,我国金融行业进入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推动我国金融行业创新实现平稳转型成为当前的重要议题。

在我国,银行业作为金融行业的主体产业在当前经济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银行等相关金融机构可以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与金融支持,切实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基于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和国内经济持续下行影响,为了让我国银行业能持续稳健经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新规与政策。2018年4月,为解决资管业务的期限错配、多层嵌套、刚性兑付等问题,央行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2018年5月,监管机构发布《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银监会和保监会合并后,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条例:2019年1月,发布《关于加强中资商业银行境外机构合规管理长效机制建设的指导意见》,推动在境外设有经营性机构的中资商业银行进一步优化集团合规管理体系;2019年4月,制定《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暂行办法》并公开征求意见,明确金融资产五级分类定义,促进银行业建立健全风险分类治理架构;2019年7月,发布《商业银行股权托管办法》,规范商业银行股权托管,健全商业银行股权穿透式监管框架;2019年10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业务的通知》,加大结构性存款业务监管力度,增强银行经营的合规性和稳健性。

从出台的一系列新规来看,强监管仍是我国银行业的关键词,在资管新规、理财新规不断落实的情况下,相比大型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能力和良好风险控制能力,体量小、数量多的中小商业银行更值得关注。据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12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为282.51万亿元人民币,新增人民币贷款17万亿元,累计实现净利润2万亿元,其中,大型商业银行几乎占净利润的50%。同时,根据普益标准对中小商业银行转型的调研报告显示,只有30%的中小商业银行机构预计能在2020年年底完成存量老资产规范整改、实现净值化转型,达到监管部门规定的资管新规。本文立足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分析制约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的内外部因素,详细解读严监管态势下出台的商业银行管控政策,提出促进中小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策略,为我国银行业改革提供思路。

一、中小商业银行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在扶持小微企业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深化金融服务层次、促进金融市场竞争等方面均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中小商业银行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受到错综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影响,当前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面临诸多困境,分析不同因素对中小商业银行带来的不同影响,有利于其走出困境,抓住发展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国内外经济环境不确定因素

一方面,后金融危机时代下,全球经济下行,国际贸易增速放缓,外部环境复杂严峻,近年来经济金融领域出现投资过快、产能过剩等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另一方面,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一带一路”建设持续进行等,虽然为中小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也对其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当前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的宏观经济形势比较复杂,相对于大型银行来说,这更考验中小商业银行的灵活应对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看其能否把握宏观经济环境,有效调节自身金融服务水平,化解金融风险。

1.国际经济不确定性增加

受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全球银行业总体上处于一个经济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和金融高约束、高风险、高成本的发展环境中,导致经营绩效低增长、低回报和低估值的困境。近年来,受中美贸易战的影响以及中东和东北亚等地区局势紧张因素制约,更由于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所迫,全球商业银行发展环境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麦肯锡发布的全球银行业2019年度报告指出,金融危机过后十多年的今天,银行业已经告别高增长的时代,具有业务量和收入增长放缓的特点,2018年全球银行业信贷增速仅为4%,创过去5年内新低,收益率增长缓慢,这些数据背后反映了全球银行业正在努力应对经济放缓、国际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事实。2019年11月,中国银行研究院在北京发布的《2020年经济金融展望报告》中提到,全球经济目前总体较弱,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继续转松,负利率政策变得更加普遍,全球金融市场正在经历更多的不确定性。在这种背景下,银行业监管强度持续提升,银行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大,本身发展面临较大挑战。

2.国内经济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时期

伴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到来,我国商业银行告别过去十年高速发展阶段,面临转型与改革。当前,新的经济业态已成为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家在财税政策和货币政策上也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新经济的发展。国家实施结构性减税和财政补贴,通过产业基金和项目支持等形式有力地推动了新经济企业的技术研发、企业创新、规模扩张以及投融资等各个方面前行[1]。一方面,严监管状态的持续为中小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挑战;另一方面,业务的创新以及新兴产业结构的出现也为其带来了新的机遇。

为了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适应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2015年11月,国家推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大战略。从金融领域来看,当前的主要矛盾是金融需求的多样化、多变性与金融供给的不平衡、不适应之间的矛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不但增加了消费贷款、跨境支付、信用卡服务等金融需求,而且对中小商业银行的个性化服务、风险控制等提出更高要求。因此,面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中小商业银行需要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推动自身的创新发展,充分释放金融活力[2]。

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经济环境,我国提出全方位开放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在这一背景下,推动我国金融创新、融资模式创新、区域金融合作模式创新是关键,相对体量庞大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中小银行在灵活性和多样性上可满足“一带一路”倡议的金融需求。

(二)金融科技的发展与开放银行的出现

根据全球金融稳定委员会对金融科技的定义,金融科技是通过创造新的业务模式、新的应用、新的流程和新的产品促成金融与科技相互融合,从而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服务等产生新的影响。金融科技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科技推动金融阶段—金融IT阶段—互联网金融阶段—金融科技阶段。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传统的金融信息可以被快速便捷地采集,同时建立风险定价模型,从而大幅提升了传统金融服务的效率,解决了传统金融中的弊端。在当前金融科技发展大潮中,银行业都希望抓住机会实现转型,我国大型银行除了发展自身金融科技体系以外,还加强了与金融科技专业机构的合作,成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在破除政策约束的同时,推动自身的发展。与大银行相比,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也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但由于文化契合度低、双方存在技术鸿沟、相关保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导致合作难以维持。总体来看,金融科技对于中小商业银行发展而言,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伴随着互联网对生产和生活的深度渗透及金融科技的进步,全球金融服务线上融合步伐不断加快,融入场景、融入生态、开放协同已逐步成为未来所有机构开展金融业务的必然趋势,在此趋势下,开放银行应运而生。开放银行的建设已成为国际发展大趋势,国内金融机构也开始意识到在消费者新需求、科技飞速发展背景下,拥抱金融科技创新、强强合作的重要性[3]。开放银行背后的金融数据共享与应用正在引发金融行业变革,近年来,从新兴的民营银行,到股份制银行,再到大型商业银行,纷纷向开放银行转型,对于我国几千家中小商业银行而言,如何利用开放平台的概念实现自身的转型发展是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挑战和压力,对于传统的银行业而言“变则生,不变则亡”,未来中小商业银行的转型方向是为客户提供开放式、体验式的金融服务,这是对中小商业银行的场景、流程、产品、风控、运营能力的挑战。目前,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在这些能力方面都存在一定缺陷,急需科技为其赋能,扩张其能力边界。中小商业银行在与金融科技企业合作时遇到了诸多困难,没有大型股份制银行的资金、人员和政策优势,导致中小商业银行想成立自己的金融科技子公司并不容易。

(三)外部监管的日益严格以及银行业竞争的压力

外部监管日益严格给中小银行发展带来了严重挑战。2017年以来,我国对银行业的监管日益严格,在未来几年仍将持续保持严监管状态,对于中小商业银行而言,满足信贷资产质量、流动性以及资本充足率的严格监管有一定困难。例如,信贷资产质量的严监管会导致一些中小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不良贷款率上升对中小银行的盈利水平、资本充足率等指标均会产生较大影响,所以,银行业的严监管政策态势对于中小商业银行的冲击会比大型银行更加严重。

银行业竞争带来的挑战。近年来,我国银行业竞争格局逐渐呈现多元化趋势,中小商业银行生存环境不容乐观,要面对国内、国际两个方面的竞争压力。首先,国内大型银行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纷纷进行了股改、引资和上市,竞争力大幅上升;其次,外资银行在资本实力、管理体系、营销策略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因此,中小商业银行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双向挤压,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加快转型,在未来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会陷入被迫兼并重组的困局。

二、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严监管政策解读

(一)中小商业银行的重要地位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界定方法,中小商业银行是本外币资产总量小于2万亿元的商业银行,主要是全国性及区域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民营银行,中小商业银行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从我国的商业银行体制来看,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有134家城市商业银行和1397家农村商业银行,以及30家农村合作银行和1616家村镇银行,这些均可以称为中小商业银行。中小商业银行在我国银行业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数量众多,资产规模也不断增加,目前,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业务约占全部银行业务的40%以上,业务覆盖全国各地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

中小商业银行已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除了国有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外支持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力量,也是我国发展普惠金融、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机构。由于中小商业银行地位重要且数量众多,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中小商业银行的管理和风险防范也成为我国金融监管部门的重要任务,但是我国诸多的城市信用社改制成为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改制成为农村商业银行或农村合作银行以后,对中小商业银行的监管难度加大。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存在管理混乱、信用风险频发问题,如2019年包商银行出现严重的信用风险触发法定接管条件而被临时接管,因此,严监管对于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和产业都面临转型升级,经济增速趋缓,加之中美贸易战以及国际经济环境变化,银行业发展面临严重考验。中小商业银行欲持续健康发展,发挥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作用,必须加强对中小商业银行风险的监管。

(二)当前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监管政策

1.银行严监管步入常态化

截至2019年12月3日,我国银保监会当年对银行业、保险业共开出罚单3484张,针对银行业的处罚原因中违规涉房贷款、信贷资金流向楼市等仍是处罚的重点。从罚单数量来看,银行业的严监管已经进入新常态。在内外部环境充满不确定性、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入的大环境下,银监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通知》,决定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一是在化解存量风险上求稳、遏制增量风险上求进,预留政策空间,实行新老划断;二是监管既有短期目标也有长期目标,在实施过程中相互配合;三是当前金融创新仍是缺乏活力、相对不足的,但要对以套利为目的的“伪创新”坚决予以整治和取缔;四是将同业、理财、表外等业务以及影子银行作为后续整治的重点。之后,监管部门连续出台了《商业银行委托贷款管理办法》《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商业银行大额风险暴露管理办法》《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等文件,对银行在资金业务、广义同业资金融入等方面进行规范和限制,强调银行回归“存贷款”业务本源。银保监会继续贯彻“三三四”自查等整治金融市场乱象的精神,2019年5月发布了《关于开展“巩固治乱象成果促进合规建设”工作的通知》,针对房地产融资做了专门的规定,详细列举了银行、信托等机构需要重点清理整顿的违规点。2019年7月下发《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开展银行保险机构股权和关联交易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针对银行保险机构股权和关联交易进行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股东股权违规行为以及通过关联交易进行利益输送等乱象行为。2019年8月,银保监会针对部分地方中小商业银行机构风险管理及内控有效性的现场检查进行了问题通报,以推动中小商业银行机构专注主业、合规经营、稳健发展。

2.银行严监管的三大政策导向

从监管政策角度出发,对中小银行的严监管主要集中在信贷资产质量、流动性以及资本充足性等三个方面。

首先,整体而言目前信贷资产质量的监管导向非常明确,即在不良贷款认定标准上日趋严格。这对区域性的中小商业银行影响较大,尤其是区域经济下行明显、信用风险突出的中小商业银行,会导致其不良资产率上升。

表1 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监管政策

其次,资管新规和流动性新规表明了严监管态势。随着理财产品逐渐向净值化转型,中小商业银行吸储难度加大,资金有流向大型银行的趋势。此外,在资管新规的压力下,“假性”结构性存款也难以为继,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中小商业银行加强主动投研能力势在必行。对于流动性新规,如果商业银行保持此前那种“用同业负债支撑同业资产”的思路,将很难满足流动性匹配率和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的监管要求。

表2 银行流动性监管政策

最后,从各类型银行资本充足情况来看,大型商业银行受益于资金实力雄厚、资本补充渠道较多、发行成本相对较低等优势,资本充足率水平显著高于城商行和农商行。中小商业银行由于资本消耗速度相对较快,资本充足性水平表现较弱。2018年以来,在金融监管去杠杆的背景下,中小商业银行被动进行资产结构调整的力度加大,不管是表内同业、非标资产的资本补充计提、信贷业务的回归、资产质量的下行,还是表外资产回表,都加剧了其资本消耗,中小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水平持续下降,资本补充压力较大。

麦肯锡发布的《新常态和数字化时代的风险管理》报告指出,监管对银行的风险管理是一条越来越严的“单行道”,新常态与数字化时代下,严监管必将成为银行监管的常态。顺应监管政策新规定、新变化、新要求,积极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则是中小商业银行应对严监管挑战的必然选择[4]。

表3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性监管政策

三、实现中小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的策略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以及国内经济下行趋势明显的内部环境,中小商业银行如何借助金融科技工具实现转型,并在严监管的趋势下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难题。

(一)充分利用金融科技提升服务质量

在金融科技的发展进程中,虽然大型银行更具有优势,但也为中小商业银行带来了新机遇。首先,金融科技对中小商业银行的信贷效率提升有较大的帮助,有效地利用金融科技工具可以大幅提高工作效率,为客户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其次,金融科技改变了中小商业银行的获客渠道,打通了线上获客渠道,使线上与线下同时获客,降低了经营成本,提高了效益;最后,金融科技可以改进中小商业银行的业务模式,拓展盈利领域和盈利能力。利用金融科技工具可以改善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当前面临的困境,大力发展金融科技是银行业的必然趋势。相对于大型银行而言,中小商业银行发展金融科技的困难不仅体现在与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上,还有其自身经营的特殊性和政策要求等,使中小商业银行在利用金融科技发展中更加谨慎。中小商业银行要想发展金融科技,一是明确客户为中心的发展方向;二是准确把握本地客户痛点,打造特色化的产品与服务。中小商业银行在立足区域差异化发展的同时,需要做到以下几点:树立“北极星”式金融科技战略目标;设计与客户“超级相关”的产品和服务;构建以人为本的客户互动;连接平台和生态系统;夯实数据资产支撑;重构韧性文化与柔性组织。中小商业银行在利用金融科技发展中虽然面临诸多困难,但是金融科技的高速发展反而为中小商业银行提供了与大型银行博弈的条件,只要抓住机遇,中小商业银行可以实现对大型银行的“弯道超车”。

(二)坚持差异化发展,提供个性化服务

从西方银行的发展历程来看,随着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市场需求多元化趋势日渐明显,西方商业银行经历了“无竞争战略—无差异化竞争—初步差异化竞争—深化差异化竞争”等阶段,这一过程对中小商业银行的战略选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方面,中国中小商业银行应借鉴国外同业的经验和自身的特点,对业务增长模式和盈利模式进行明确的定位和规划,研究如何结合自身特色创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率先走出当前国内同业存在的严重同质化格局;另一方面,应该加快推进中小银行资产结构、负债结构、客户结构、网点结构、人员结构的优化调整,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寻找属于自己的细分金融市场,避免与大型银行的同质化竞争[5]。城商行、农商行等中小商业银行虽然资本实力有限,资金成本也相对比较高,但是大都把为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作为自己的经营战略方向,更加贴近市场、贴近客户,审批层级也更少,能够为民众、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加差异化和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三)接受严格监管,实现合规转型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面对严监管的趋势,中小商业银行在转型方面必须坚持合规原则,紧紧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区域发展战略和本行经营发展重点,树立“内控促发展、合规创价值”的管理理念,坚持以合规为前提和底线的经营导向,通过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中小商业银行竞争能力、抗风险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6]。具体来说,一是中小商业银行应该在企业内部培训合规文化,树立合规理念,坚守合规底线,同时推动企业党组织参与银行合规性的管理,坚持党建引领,构筑银行合规文化,接受严格监管;二是需要建立健全风险控制管理体系,加强资产流动性管理,确保企业的高质量稳定发展;三是明确合规责任,提升合规管理水平,保障违规问责落实到位,要对合规内控有深刻的认识,实现有效控制。中小商业银行在合规经营后进一步转型,不仅能实现企业内部整顿、优化管理的目标,还可以降低金融风险、增强企业的风险抵御能力,最终实现中小商业银行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四)回归主责主业,服务基层居民和中小微企业

2019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9年第四季度例会指出,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大型银行重心下沉,推动中小商业银行聚焦主责主业,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加大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力度,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在银行业中占比较大,发挥着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重要作用。近年来,中小商业银行出现盲目“做大”的现象,希望通过占领市场来实现更快发展,这种现象对中小商业银行的高质量发展产生了阻碍作用。中小商业银行与大型银行相比,在体量、客户资源、技术水平等方面都存在天然的差距,中小商业银行更应该发挥自身优势进行差异化发展,把“做精做深”作为发展定位。只有坚持走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道路,不断提升自身盈利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从向规模要效益转变为向质量要效益,才能改变金融资源错配的现状,更好地发挥中小商业银行的市场化优势。目前,虽然中小商业银行网点分布较少,知名度和资本存量都不如大型银行,但是很多中小商业银行的优势在于深耕当地,与地方企业的联系比较密切,具有较强的黏性,利用此类优势可以与地方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巩固互惠互助的良性关系。从中小商业银行的风险角度出发,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中小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承压、机构信用风险积聚,部分中小商业银行面临较大的流动性风险,为应对风险,中小商业银行必须坚守定位,聚焦主责主业,服务基层居民和中小微企业。一是以服务为中心,挖掘自身核心竞争力,做好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工作;二是优化股权结构,通过健全自身公司治理机制明确发展方向,强化内控管理;三是压实各方责任,形成工作合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帮助中小商业银行回归“服务基层居民和中小微企业”的初心本愿。总之,中小商业银行要在当前银行业的激烈竞争中求得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充分认识自身定位,由向数量要效益、向规模要效益转变为向质量要效益。中小商业银行回归主责主业,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差异化发展、专业化服务以及错位化竞争,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银行业商业银行银行
江西银行
河北省银行业协会
河北省银行业协会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银行业对外开放再定位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中关村银行、苏宁银行获批筹建 三湘银行将开业
把时间存入银行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