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化内镜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再出血因素分析

2020-08-16康宗扬

中华养生保健 2020年11期
关键词:血红蛋白四联疗法消化内镜

康宗扬

摘  要:目的  探讨消化内镜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并再出血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纳入2018年6月~2020年1月武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胃溃疡出血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四联疗法治疗,研究组接受消化内镜联合四联疗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对治疗后再出血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更高,再出血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显著(P<0.05)。对再出血情况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溃疡急性期、未与内镜联合治疗和血红蛋白含量低是导致再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对于胃溃疡出血,联合应用消化内镜与四联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且再出血的发生率也更低,溃疡急性期和血红蛋白含量低是引发再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

关键词:消化内镜;四联疗法;血红蛋白;胃溃疡出血;再出血

中图分类号:R5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0)-11-0054-02

胃溃疡是指于胃角、胃窦等含胃黏膜部位出现局限性缺损、溃烂。该疾病患者临床多见上腹部疼痛等主要表现,也有部分患者最先表现为出血、穿孔等并发症[1]。有研究报道[2],胃溃疡患者中有出血症状的患者约占20%~30%,多数胃溃疡出血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后可有效控制病情,但对于出血不止或病情反复的出血量>500mL的患者则应根据病情实际给予手术治疗。本研究纳入我院收治的胃溃疡出血患者98例,探讨消化内镜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并再出血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对象为2018年6月~2020年1月武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胃溃疡出血患者98例,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研究组男28例,女21例;年龄29~75岁,平均年龄(49.41±5.35)岁;对照组男27例,女22例;年龄28~76岁,平均年龄(49.57±5.4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胃溃疡出血有关诊断标准;②对本研究所用药物无过敏反应或禁忌证;③患者意识清晰且具备基础认知能力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拒绝本研究者且无法参与或不能全程参与本研究者;②其他原因导致的出血;③有精神障碍或凝血功能者。

1.3  方法

对照组接受四联疗法,具体如下:口服30mg兰索拉唑肠溶胶囊(生产厂家:北京红林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070),1次/d;0.5g阿莫西林分散片(生产厂家:山西同达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00491),3次/d;200mg左氧氟沙星片(生产厂家:北京第一三共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40091)和220mg枸橼酸铋钾颗粒(生产厂家:湖南威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63864),均2次/d;治疗期间禁食24h,其后可根据患者实际用半流质食物,1周后无异常情况发生方可普食。

研究组基于对照组增加消化内镜治疗,具体如下:利用消化内镜透视,对出血部位进行探查,确定出血范围后应用0.9%氯化钠溶液(生产厂家: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51021156)予以冲洗,充分暴露出血点,止血(可于溃疡周围注射肾上腺素或应用套环套扎方式)至局部组织变白,术毕。

1.4  观察指标

出血停止评判标准:出血、黑便等症状消失,粪常规隐血试验结果呈阴性。疗效评价标准:①治疗后出血症状完全消失且无再出血事件发生者为显效;②治疗后出血症状出现明显好转且治疗前、后溃疡改善幅度≥50%者为有效;③治疗后出血症状未见减轻或加重且治疗前、后溃疡改善幅度<50%或未见改善或加重者为无效。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再出血评判标准:治疗2周内再次出现大出血症状。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分析处理本研究所收集的数据资料,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用(x±s)表示;计数资料應用χ2检验,用[n(%)]表示;影响因素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3%,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治疗后再出血情况

治疗后两组再出血事件共发生21例,其中研究组4例,再出血发生率为8.16%(4/49),对照组17例,再出血发生率为34.69%(17/49);两组再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χ2=10.242,P =0.001)。

2.3  治疗后再出血单因素分析

对比分析再出血和未再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再出血可能与患者溃疡急性期、出血量、血小板水平、血红蛋白含量和未与内镜联合治疗有关(P<0.05)。见表2。

2.4  治疗后再出血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针对上述单因素分析得出的影响再出血因素开展以再出血情况为因变量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溃疡急性期、未与内镜联合治疗和血红蛋白含量低是引发再出血的重要影响因素。见表3。

3  讨论

胃溃疡出血是一种于内科临床上较为多见且病发机制较为复杂的消化系统急症,大多由于溃疡部位久治不愈导致的。作为胃溃疡最常见并发症,一旦出现大出血可能会引发便血、呕血等临床表现,应给予及时治疗。四联疗法是目前临床治疗该病症的常用方案。有研究报道[3],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溃疡主要诱发因素,而胃酸则是其决定性因素,药物四联中兰索拉唑对胃酸分泌具有抑制作用,枸橼酸铋钾可保护胃黏膜,阿莫西林与左氧氟沙星则在抵抗、清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方面具有良好应用效果,四者联合可有效促进溃疡愈合。而消化内镜手术是一种应用医疗器械采用多种手段进行精准治疗的手术方法,临床应用可更精细化进行胃溃疡止血操作。有研究发现[4],相较于单纯药物治疗,手术与药物联合治疗胃溃疡出血综合了物理与药物疗效,不仅能更快速止血,加速溃疡愈合,其疗效也更为显著。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再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进一步对再出血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与再出血相关的因素有溃疡急性期、低血红蛋白含量和是否与内镜联合进行治疗,提示胃溃疡再出血受病情分期、血红蛋白水平及治疗方法影响。刘璞[5]在相关领域研究中也指出,胃溃疡出血治疗前、后应实时监测患者病情进展及血红蛋白含量等,可有效预防治疗后胃溃疡再出血。

综上所述,消化内镜与四联疗法联合治疗胃溃疡出血,临床疗效显著且再出血率低。再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溃疡急性期、是否与内镜联合进行治疗和血红蛋白含量低。

参考文献

[1]杨敏,王海燕,张丽,等.四联治疗法联合消化内镜治疗胃溃疡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8,9(5):61-61.

[2]肖修稷.消化内镜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24(16):60-62.

[3]肖丽英,陈素玲,邹毅玲.胃溃疡出血患者应用消化内镜联合四联疗法治疗的效果及护理要点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28(4):948-950.

[4]谢琼花.消化内镜与幽门螺杆菌四联疗法联合治疗胃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J].北方药学,2018,15(1):121-122.

[5]刘璞.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出血的疗效及再出血危险因素分析[J].淮海医药,2019,37(4):380-382.

猜你喜欢

血红蛋白四联疗法消化内镜
基于血红蛋白—纳米磷酸钬复合材料的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
消化内镜诊疗中引用舒适护理的临床价值
调血方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23例
内镜治疗消化内镜诊疗相关性穿孔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疏肝和胃颗粒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消化内镜治疗胃十二指肠出血的预后效果分析
婴幼儿血红蛋白与微量元素铁的相关性调查
四联疗法在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儿科消化内镜医师规范化培训初探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