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腰垫联合推拿治疗腰痛并腰椎曲度改变的临床研究
2020-08-14陈琰东谭方尹平
陈琰东 谭方 尹平
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腰垫联合推拿治疗腰痛并腰椎生理曲度改变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探索一种有效、方便,值得推广应用的中医适宜技术。方法 选取本院针推科住院部及门诊就诊的腰痛并腰椎生理曲度改变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患者都给予推拿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推拿的基础上配合中药腰垫治疗。治疗前后比较2组患者的VAS评分及采用Seze法测量腰椎生理曲度变化的值。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8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缓解腰部疼痛,改善腰椎功能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及治疗后组间的VAS评分及采用Seze法测量腰椎生理曲度改变的值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腰垫联合推拿对于改善腰椎功能、缓解腰部疼痛、恢复腰椎生理曲度具有显著疗效,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疗效显著的优势,是一种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中医适宜技术。
关键词:中药腰垫;腰椎生理曲度;腰痛;九制豨莶
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从爬行到直立行走,腰部所承受的重力逐渐增加,在人类直立行走后腰椎集中承受着头颅、上肢及躯干的重力,加之日常生活中腰椎长久保持着不正常的姿势,容易导致腰痛疾患的发生,出现脊柱生理曲度发生改变。腰椎生理曲度能满足脊柱的可动性和坚固性、维持脊柱缓冲震荡的作用,它不但可以加强直立姿势的稳定性,而且对负荷的承载能力及维持腰部的稳定性至关重要[1]。同时腰曲也能分担部分脊柱的压力,腰曲可提高肌肉韧带的效率[2]。因此,腰椎生理曲度异常是发生腰椎疾患的重要信号之一,临床上腰痛大多是由于腰椎生理曲度异常而导致,以腰椎曲度减小或消失者多见[3]。有学者通过对399例腰痛的患者进行分析,予行腰椎DR检查后得出腰痛的患者中腰椎生理曲度变直者占总数的40.85%[4]。所以,整脊学将腰椎生理曲度的变化视为腰椎疾病的诊断依据、治疗的目标和疗效判断的一项标准[5]。临床上治疗腰痛并腰椎生理曲度改变的疗法诸多,其中中医中药有着显著的优势,如针灸、推拿、牵引、中草药等取得较好的疗效[6]。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采用自制中草药腰垫联合推拿治疗腰痛并腰椎生理曲度改变取得较好的疗效,本研究通过观察中药腰垫联合推拿治疗腰痛并腰椎生理曲度改变的临床疗效,旨在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探索一种有效、简单、方便,值得推广应用的中医适宜技术,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3月本院针推科住院部及门诊就诊的腰痛并腰椎生理曲度改变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38.45±6.45)岁,病程2月~36月,平均病程(9.80±5.32)月;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在21~69岁,平均年龄(37.85±6.40)岁,病程在3月~37月,平均病程(9.70±5.62)月。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近期半年内无腰部受伤史;(2)触诊脊柱无侧弯,腰椎DR提示腰椎生理曲度减小或消失,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骨质增生者;(3)腰椎CT、腰椎MRI等检查显示腰椎生理曲度变小或消失者。
1.3 排除标准 (1)脊髓损伤者;(2)先天性脊柱畸形者;(3)行腰椎手术者;(4)患有严重的其他系统疾病者;(5)对本研究的中草药过敏者;(6)严重骨质疏松者。
1.4 退出标准 治疗期间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者,或因患者本人突发特殊情况而不能继续完成本次研究的,应及时中止临床研究。
1.5 方法 2组患者都给予推拿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腰垫治疗。推拿治疗方法如下[7]:①循经按揉法:患者俯卧治疗床上,医师沿患者膀胱经自上而下经臀部及下肢后外侧施以、按、揉法,以腰部及患侧为重点大约5 min;②舒筋通络法:用拇指或肘尖點压患者的腰阳关、肾俞、大肠俞、环跳、承扶、委中、承山、阳陵泉及阿是穴,约为5 min;③拔伸推压法:在助手配合拔伸牵引的情况下,医师拇指顶推或肘尖按压患处,向相反方向用力,约为3 min;④理筋整复法:患者侧卧位,以腰部斜扳法为主,左右各操作1次;然后患者仰卧位,医师做屈髋屈膝抱臀卷腰法、强制直腿抬高扳法;⑤整理手法:患者俯卧位,医师用滚、拿、揉、弹拨法沿腰臀部及患侧坐骨神经分布区操作,约为3 min[8]。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组在推拿的基础上联合中药腰垫治疗。操作:在上述推拿治疗结束后,由专科医师根据患者DR侧位片,依据患者腰椎曲度改变情况调节腰垫的曲度,嘱患者仰卧躺在中草药腰垫上(中药腰垫制作方法:将九制豨莶草、蚕砂等中草药混入凡士林熬成药膏状,待冷却后与冰片粉调匀,均匀的涂抹在纱布上,平铺在腰垫上);每日1次,每次10~20 min,根据个人耐受程度调整治疗时间,循序渐进,10次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6 观察指标
1.6.1 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标尺法(VAS)[9] 刻度表采用0-10分来表示疼痛的不同程度,其中,0表示无痛,10表示无法忍受剧烈痛,嘱患者在刻度表上指出此刻能代表自己腰部疼痛程度的相应刻度值,根据刻度值评出相应分值。
1.6.2 腰椎曲度的测量 腰椎生理曲度的测量采用Seze法[10-11],在标准的腰椎DR侧位片上,将T12椎体后下角和S1 椎体后上角两点连接为一直线,腰椎各椎体后缘的连线与该连线形成一弓形,弓顶点正常在L3椎体后缘的中点,弓顶距即腰椎曲度为顶点至上述连线的垂直距离,正常值大约为18-23mm,若弓顶距离大于23mm则表明腰椎生理曲度增大,若弓顶距离小于9mm则说明腰椎生理曲度变小。见图1。
1.7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2],制定疗效标准如下:痊愈:腰部疼痛、活动受限等临床症状全部消失,DR示腰椎生理曲度恢复正常;显效:腰痛,活动受限的临床症状、体征明显的缓解,DR示腰椎生理曲度基本恢复;有效:腰部疼痛,活动受限等部分症状有所改善,DR示腰椎生理曲度有恢复;无效:腰痛的症状及腰椎生理曲度没有任何变化。
1.8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数据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2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及治疗后组间的VAS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改善患者腰部疼痛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2。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曲度(弓顶距)比较 2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及治疗后组间的腰椎曲度(弓顶距)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药腰垫联合推拿恢复腰椎生理曲度改善腰部疼痛优于单纯的推拿治疗。见表3。
3 讨论
脊柱生理曲度的存在能有效的增加脊柱抵抗纵向压缩载荷的能力,同时具有缓冲震荡的作用。腰椎生理曲度发生异常改变,必定影响着椎间盘的形态及方位、椎管狭窄程度、椎间孔的大小、神经根受压的程度、椎间关节突关节的形态及压力、椎间隙的狭窄程度[13]。因此,各种腰痛疾患的发生与腰椎生理曲度的异常改变有着密切的关系。腰痛大多是由于腰椎生理曲度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然而腰椎生理曲度的改变主要是由于腰椎的生物力学平衡遭到破坏[14]。其发生主要由于日常生活习惯和工作环境的改变,导致腰部各肌群长期处于高张力状态,则出现维持腰椎稳定的各肌肉协调能力失衡,出现多裂肌、腰大肌等肌肉紧张[15],使得腰椎的前屈、后伸、左右旋转等的功能较正常受限,并且出现腰部疼痛,由于疼痛刺激导致腰椎的生理曲度变直或消失,严重者出現维持腰椎稳定性的各肌群出现疲劳、无力,导致腰椎失稳,甚至出现滑脱,引起剧烈疼痛或截瘫。因此,腰椎生物力学平衡能维持腰椎正常生理曲度[13]。椎体的生物力学主要依靠动静力平衡相互维持,静力平衡主要靠椎体、椎间盘及附件等维持,动力平衡主要依靠腰椎各肌群的协调[16]。维持椎体生物力学的平衡对恢复腰椎生理曲度至关重要。也有研究表明腰痛的患者,腰椎曲度与腰痛的程度呈负相关[17]。因此恢复腰椎曲度对于缓解腰痛尤为重要,故而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常把恢复腰椎曲度作为腰椎疾病的客观疗效评价指标[18]。
本病属于祖国医学“腰脊痛”、“痹症”的范畴,本病的发生大多由于内伤、外感及跌扑损伤。内伤腰痛多由肾精亏虚,无力濡养腰府及筋脉,筋络拘急出现不荣则痛;外感腰痛大多由感受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腰部经脉,导致腰府气血痹阻则痛;跌扑损伤导致腰部脉络受损,血行受阻,气行不畅,凝涩血脉,壅滞经络,不通则痛。因此,本病的治疗重在活血通络、祛湿宣痹,强筋健骨止痛。在中医理论的引导下,将祛湿健骨活血之药融入腰垫,腰垫的中草药主要成分为九制豨莶草、蚕砂、冰片等。豨莶草性味辛、苦、寒,归肝、肾经,具有祛风湿、通利关节之功效,可以治疗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等疾患。九制豨莶草是根据《证类本草》中豨莶草的炮制方法进行炮制,即豨莶草经过蜂蜜黄酒的九蒸九制。有研究表明豨莶草生品在经过九次炮制后其有效成分豨莶苷含量增加[19]。蚕砂具有祛风除湿止痛之效,可以治疗腰膝疼痛不适。冰片具有通窍醒神、消肿止痛之功,现代研究表明冰片除自身可透过血脑屏障外,还是一种有效的透皮促进剂,可促进某些亲水性物质透过血脑屏障,对皮质激素、去角质剂等多种皮肤外用药也都有促透作用[20]。故而冰片的应用能够使腰垫中相关中草药成分快速透皮吸收。诸药合用能够加强祛风湿、强筋骨、止痹痛的作用,可使局部筋经、骨骼达到一种骨正筋柔的平衡,对于改善腰部疼痛及腰椎功能具有较好疗效。
根据脊柱的生理解剖学、生物力学的研究,查阅近年有关腰垫的研究成果,调研患者的需求,建立腰垫模型并在反复的临床实践中不断的改良设计,最终设计出一款实用方便的腰垫,本腰垫可以根据腰痛患者的腰椎生理曲度变化调节腰垫的曲度,适用于不同腰椎生理曲度改变的患者。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根据患者腰椎曲度改变情况,调节适合患者的腰垫曲度,通过患者自身的重量,获得一个重力,可以使椎间隙变宽,促使病变的椎间盘回纳,恢复椎间孔的间隙,增强腰部肌肉力量,调整腰椎关节紊乱,重建腰椎生物力学平衡,恢复腰椎生理曲度[21];腰垫中的中草药趁机发挥祛风湿、强筋骨、止痹痛、舒筋健腰的作用。腰垫与中医药完美结合,可以有效的缓解腰椎疼痛,恢复腰椎功能,对于腰部疼痛,但生理曲度尚且正常者,也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中医推拿首先通过放松腰背肌肉,解除肌肉痉挛,配合其他相关推拿手法,如拔伸牵引、腰椎斜扳法等可以松解粘连,调整小关节紊乱,使变窄的椎间隙增宽,减轻椎间盘挤压力,促使突出的髓核不同程度回纳,使腰椎生理曲度恢复正常[22]。因此,推拿通过放松腰部的各肌群,缓解腰部肌肉痉挛,松解受压神经,调整腰部肌肉力量,恢复腰椎各肌群的协调作用[23]。为恢复腰椎生物力学平衡奠定基础,为腰椎生理曲度恢复创造条件,有效的缓解腰部疼痛。
本研究结果表明,中药腰垫联合推拿对恢复腰椎曲度,改善腰部疼痛具有显著疗效。中药腰垫联合推拿不仅能恢复腰椎生理曲度,而且能缓解腰部肌肉痉挛、改善局部循环,不失为一种经济、实用、简便的治疗方法,同时在日常保健中对于预防腰椎疾患也有很高的价值,适宜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为临床上治疗腰痛并腰椎生理曲度改变提供可靠的参考。但本研究患者样本量较小,中草药腰垫的制作过程未能详细描述,观察时间较短,因此,有待于进行大样本的多中心多医疗机构的联合研究,进一步提高研究质量。
参考文献:
[1]袁建军.腰椎退行性变与慢性下腰痛关系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2012:28-29.
[2]Kim YJ,Bridwell KH,Lenke LG,et al.An analysis of sagittal spinal alignment following long adult lumbar instrumentation and fusion to L5 or S1:Can we predict ideal lumbar lordosis[J].Spine,2006,31(20):2343-2352.
[3]唐翎,仲建全,巫恒平.青年下腰痛患者腰椎生理曲度与腰椎间Pfirrmann分级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8,34(12):1912-1914.
[4]Siffert RS,Luo GM,Cown SC,et al.Dynamic relationships of trabecular bone density,architecture,and strength in a computational model of osteopenia[J].Bone,1996,18(2):197.
[5]韦以宗,陈连勇,孙永章,等.颈腰曲病理改变类型调查研究[J].中医正骨,2005,8(8):8-10.
[6]张寒,董宝强.中西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概况[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9,33(1):75-77.
[7]宋柏林,于天源.推拿治疗学[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18.
[8]赵永华.痹祺胶囊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2):851-853.
[9]何天翔,顾非,孔令军,等.推拿手法结合爬行器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8):3851-3854.
[10]邵福元,邵华磊.颈肩腰腿痛应用检查学[J].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55-256.
[11]Urrutia J,Diaz-ledezma C,Espinosa J,et al.Lumbar scoliosis in postmenopausal women:prevalence and relationship with bone density,Age,And body mass index[J].Spine(PhilaPa,1976),2011,36(9):737-740.
[12]國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58-61.
[13]张玉林.腰椎生理曲度改变与压痛点分布规律的相关性研究[D].四川:成都中医药大学,2017:2-30.
[14]刘杰.腰椎退行性疾病发生机制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J].河北医药,2012,34(5):752-754.
[15]文小检,申光武,郭介民.腰椎曲度变直与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6,32(12):1923-1926.
[16]姜淑云,房敏,左亚忠,等.颈部肌群与颈椎病[J].颈腰痛杂志,2006,27(3):235-238.
[17]蒲兴魏,刘进南,王翀,等.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腰骶部疼痛与腰椎曲度的相关性[J].广东医学,2013,34(1):80-82.
[18]韦以宗.中国整脊学[J].2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42-447.
[19]孔繁瑶,胡慧华,田志浩,等.炮制前后豨莶草指标性成分及指纹图谱研究[J].中国医药杂志,2014,39(15):2907-2911.
[20]朱健平,王宗锐,吴宋夏.龙脑促进药物经皮渗透作用的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1999,34(2):104.
[21]甘春苗,谢育桑,王晓丹.袖带式充气腰垫治疗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2011,26(4):335-336.
[22]张虎林,张华,郭成龙,等.麦肯基疗法配合针灸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3横突综合征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25):2777-2779.
[23]薛金,薛丽莉.手法整脊配合电针治疗腰椎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及对腰椎生理曲度变化的影响[J].湖南中医杂志,2018,34(7):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