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如何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培养文化自信

2020-08-13陈静

数码世界 2020年6期
关键词:文化自信大学英语新媒体

陈静

摘要: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增强对中华优秀文化的注入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信息时代的新媒体手段为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注入了活力。本文探讨将新媒体资源合理运用到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的实践策略,使文化学习成为一种常态,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关键词:新媒体 大学英语 文化自信

一、引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我国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世界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既是满足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也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技术手段开始广泛而持续地应用于教育教学工作之中。我国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也在不断地进行着变革和转型。新媒体提供的海量多媒体信息,操作的便捷性,以及即时的共享和交互功能,使之成为了不可或缺的教育资源和手段。如何借助新媒体技术手段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实施文化教学,让青年学子保持文化自信,并掌握文化传播与交流的主动权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新媒体对大学英语课堂的影响

新媒体基于数字技术,通过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快速地传播多元化的内容和思想,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积极互动。应用于大学教育的新媒体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媒体、手机移动媒体和网络学习互动平台。新媒体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真实的学习内容和素材,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得知识,课堂教学实现向课堂外无限延伸,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提高了语言交际能力,又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新媒体把动态和静态的媒介融为一体,具有直观和鲜明的特点,表现力非常强,因此更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媒体通过提供真实的交际平台,可以为学习者创造一个最佳的学习环境,具有很强的互动性,非常适合协作互动学习。在教室授课环境下,由于班级人数多,课时有限,师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无法做到高频率的沟通和交际,而语言的学习又恰恰需要大量的操练和互动,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流,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一些网络学习平台良好的监控和反馈功能,可以让教师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以此调整授课策略,让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在笔者所在的學校,大学英语课程近年来实施以新媒体为依托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慕课,微课,外研社U校园智慧教学云平台,微信公众号等建立了从形式到内容多维度立体化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新媒体提供的丰富多彩的内容,形式多样的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堂内外,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三、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1.培养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大会上提出文化自信,进一步拓展和完善了“四个自信”。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激发党和人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中华文化的复兴、传承和发展,一方面有助于实现中国梦,另一方面可以推动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 新时代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使其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人才,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当今世界局势风云变幻,一些西方势力企图从意识形态等领域进行渗透,破坏我国的繁荣和稳定。无论是香港暴乱事件背后某些西方国家混淆是非,颠倒黑白,还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某些西方国家试图对我国进行污名化,这些事件时刻警醒着我们外部环境的严峻。因此将文化自信融入到大学课堂,使其进入到学生头脑,使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成为中华文化的优秀传承者意义重大。

2.加强民族自豪感,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繁荣发展的巨大精神财富,青年学子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通过深入的理解,吸取精华,提升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并通过实践不断创新和发扬。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之间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和便捷,因此青年学子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肩负着向国际社会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增进国际交流的重任。当今中国正处于全新的发展阶段,国际地位逐步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断加强,在全球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旨在让国际社会加深对中国的了解,增进对彼此的信任,为我国在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减少政治阻力。

3.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进入21世纪,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密切,这就对我国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大学英语课程不仅传授语言知识,更要注重文化素质的培养,帮助学生认识和深入理解本族语和目的语的文化差异,树立跨文化意识。培养跨文化意识需要通过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让学生意识到并理解中国文化与英美文化之间的关系。对英汉两种不同文化的差异认知 ,一方面包括大学生对英语所承载的文化的认识,另一方面只有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了充分的学习和积累,才能对英美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跨文化意识的树立,可以为学生今后在国际化环境下的工作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今后的国际经济往来、对外交流中,当面临英汉两种不同文化的语境时做到自信从容,游刃有余,同时面向世界准确、有效地介绍、宣传、弘扬中国文化,增进和各国人民之间彼此的了解。

四、新媒体下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培养文化自信的策略

1.课堂教学中挖掘和补充中华优秀文化内容

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和主题,挖掘和补充我国优秀的文化内容,在课堂上进行讲解。目前笔者所在学校大学英语课程使用《新视野大学英语》作为主要教材。例如第2册第1单元的主题是“学习”,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启发学生探讨我国古代刻苦读书的名人故事,比如,苏秦锥刺股、匡衡凿壁借光、车胤囊萤读书等等。而在学习第4册第4单元“自然”这个主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从而教育学生人类行为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应遵循人、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共存。各国的发展应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 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人类文明的多元化发展。

教师选取部分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英汉翻译作品,增加有关中国历史、地理、人文及经济等方面的材料,让学生在进行英汉互译练习的过程中,熟悉中华文化,并通过教师的拓展讲解和学生的课堂讨论进一步深化和理解。遇到和传统文化相关的单词和短语,教师可以讲解其文化背景和内涵。例如,Dragon一词在中华民族是一种精神象征,代表着权势和尊荣,而在西方文化中却被视为邪恶。教师应找到中西方文化之间的融合点,使学生真正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提升用英语讲述本国文化的能力并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

2.充分利用新媒体中的资源进行中华优秀文化教学

新媒体的涌现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语言教学的成效。针对大学英语中的文化教学,教师应将教材与新媒体结合起来,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新媒体中可获得的相关视听信息,通过线上布置任务,线上线下发表见解,自由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和思考,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

比如在学习《新视野大学英语》第4册第4单元“自然”这个主题时,教师课前通过微信群发给学生CGTN公众号推送的习近平总书记讲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英文视频,让学生了解中国的生态价值观,从网络上搜索有关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介绍,发送给学生。接着,教师在外研社U校园智慧教学云平台上针对视频的内容设置问题,让学生回答,检测学生对视频内容的理解,在平台上让学生完成“天人合一”思想的汉译英练习,强化用英文講述中国思想。在课堂上,精心准备和设计多媒体课件,围绕课文讲解,进一步渗透和自然主题相关的中华文化。课后,大家通过微信群自由讨论自己的看法,提出保护自然的措施。思维的碰撞之后,学生整理思路,以书面表达的形式在IWRITE线上平台提交作文,做最后的单元主题总结。学生在微信群、QQ群或教学平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或表达了自己的感想后,教师应及时作出有效反馈,保持情感互动,营造一个温馨活泼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3.组织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

积极开发第二课堂,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首先线上线下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主题活动,比如,以文化为主题的英语形式的专题讲座、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及英语角。其次,建立网络学习社区论坛,教师和学生自由上传文化学习的资料,随时更新,并通过学习社区的在线互动功能,师生、同学们之间展开讨论。此外,学生广泛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有关文化的书籍,开展读书活动,读书之后进行总结,对书中反映的文化差异提出自己的见解。最后,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如接待留学生,接待外宾,担任国际会展活动的志愿者,让学生在实践之中切实体验和处理文化差异。

五、结语

新媒体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是多维度的,教师应提高自身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的能力,将新媒体资源充分运用到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当中,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不断创新与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学生本土文化的积累,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让其成为当担民族复兴大任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红毅,杨柳.借助探究社团体系,提升大学英语文化自信[J].文教资料,2019(24):211-213.

[2]王玉婧.新时代中国大学文化自信的新境界[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9(7):142-144.

[3]游丽花.新媒体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学科转向与迈进[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7):140-142.

[4]蒋益.将传统文化融汇于高校英语教学[J].文学教育,2016(6):86-86.

[5]班蓓.新媒体时代传统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策略[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5(2):97-98.

[6]任丽.构建“4+2+1”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国外语:中英文版,2012(4):71-76.

猜你喜欢

文化自信大学英语新媒体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