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农村小学精细化管理的探究

2020-08-13宋有胜

新课程·上旬 2020年4期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小学策略

宋有胜

摘 要:精细化管理是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常态化、快速发展的基石,一个学校的管理水平决定了该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日常工作量的完成情况。近年来随着农村学校硬件设施的改善和提高,学校教学步入了新的时期,学校管理者需要从精细化管理出发,提高小学管理的科学化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促进学生学业水平和做人方面的稳步提高。基于此种情况,为使得学校精细化管理和课堂教学质量形成良好的共性,达到优化教学模式。结合乡村工作实际,针对如何在农村小学更好地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出一点思考和可行性探索,以期指导今后的小学精细化管理工作。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小学;策略

教学管理的“精细化”有助于教学工作的稳定可持续发展,也就是将学校工作秩序化,教学管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部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支撑。近些年来,随着国家更加关注农村小学教学质量的发展和义务教育教学均衡发展,缩短城乡小学教学差距成为重点。同时农村小学教学管理和学校日常管理需要发挥重要作用,做到学校管理工作的精细化,目标化发展,切实抓好学校日常管理工作,构建符合农村小学实情的常态化发展,保证学校各项机制按章执行,实现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自我完善和约束。实现教学管理的精细化,指导学校的健康有序发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促进农村小学和城市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学生共同发展,让农村孩子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教学质量,提升农村小学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率。

一、农村小学教学管理中的不足之处

1.学校各项制度的执行力较为缓慢

学校要发展,离不开各项制度条例的指导和约束。但是在农村小学,制度虽然挂在墙上或者装订成精美的资料保存在资料室,然而真正落实起来有很大的困难。部分老师没有形成按章程办事的思维模式,习惯了我行我素的方式,忽视了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学校常规工作都有详细的工作要求和实施细则,但是部分老师缺乏学习,认为这些规章制度的执行会阻碍他们的日常教学工作,甚至浪费他们的时间。同时,随着信息化网络的全覆盖,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群成为教师关注的地方,学校的日常工作内容的传达,以QQ群或者微信群的形式上传,大家自行阅读并执行。教师多半更加关注和自己有直接联系的内容,对其他通知的事关注度不高,导致学校的各项制度落实起来没有全面性和检测性。

2.学校教学监管缺乏有效的督促指导

农村小学的教学管理按照内容可以大体上分为教学管理和学校日常工作管理。按照对象可以划分为: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家校合作等。学校教学工作中:教师工作量和教研活动是伴随着教学内容展开的,教师除了每天的课堂教学,还要对自我教学方式进行反思和评价,同时要交流、学习,提升自我的教学水平。而教研活动的展开程序多半以书面形式写在纸上,对提高教学质量没有切实有效的指导作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展开要有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否则难以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开展。如何做好教学的检测和能力提升,是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思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定位不够准确,或者没有按照学生实际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没有切实以化解教学中的问题和疑惑,导致教学工作滞后,学生的学业水平大幅度下降。

3.缺乏指导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时效举措

当前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相比县城教师来说,教师队伍建设中年龄还是偏高,这就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的进程。教师队伍的探索和创新意识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缺乏自主探索以及主动提升的意识。而教学管理中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规范,促进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化发展一直备受关注,也是提升教师素养工程的一大重点。农村学校因为教师队伍数较少,每个教师的工作量和授课节数相比城市数量多,教师事务性较强,每个人要扮演的角色较多,但是在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教师缺乏专业引领和示范作用,新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接受程度相对缓慢,专业化发展滞后,没有在一定的时间段发挥重要的教学价值,从而导致教学管理质量不高,完成进度不够好。

4.学校管理者的角色定位不明确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一个好的学校离不开一个好的校長。学校管理者是学校常规工作的建设者,要为学校建设的发展出谋划策。但是当下的农村小学校长,除了承担一定的教学工作,还要做的事情又多又杂,农村小学校长的工作内容多了,难免出现自我角色定位不准确的情况,导致对学校的工作重心把握不准确,出现因精力不够或考虑不周的现象。学校多元化的教学任务就要求学校管理者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自我角色的明确定位。

二、农村小学精细化管理策略建议

1.让学校制度更好地服务学校的精细化管理

以人为本的出发点是农村小学进行精细化管理首先要考虑的内容,发挥教师队伍和教学资源的优势,完善学校各种制度条例,指导学校常规工作的开展。完善和更新符合本校实际的条例,并且做好后续的完成检测和评价过程,发挥制度的优势,规范教师队伍和学生行为,促进学校的各项工作书面化。同时,把规范教师团队,学校日常工作作为制定制度的准则,并要求全体教师参与到学校制度的完善中,从而制定一套较为成熟的规章制度,指导学校常规工作的开展。例如,学校要根据教师教学的工作量制定量化细则,将教师的教学成绩、教师获得的教学荣誉等考虑进去。同时将教师队伍建设中师德师风建设、个人专业化发展的成果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把教师所获得的成果、课题研究、优质课竞赛、专业化相关的论文作为教师能力水平的考核依据,激发教师在今后教学业绩和个人成长方面的发展,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兴趣,使得教师的业绩得到认可和重视。学校各项制度的建设上从学校的办学实际和本地区实际出发,针对教师队伍中有困难的群体,给予其更多的关怀和帮助,出台相应的教师生活情况支持办法,提高教师队伍工作的信心,让他们有更多的集体主义荣誉感,激发他们的认同感,使得他们在学校工作更具有一定的归属感。同时,针对学困生,学校应该建立相应的学困生帮扶计划和帮扶情况调查表,不定期对学困生的生活情况进行掌握,保证学困生的学习效果能够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提高。农村小学只有在学校制度的建设上更加精细化,从教师的备课要求、批阅作业、教师政治业务学习、学生的辅导反馈等方面着手,各个评价环节做到目标明确、操作清楚、流程简洁,符合学校和学生发展的教学管理条例,才能使教师的日常教学环节规范且有章可循。同时,在学校各项制度的规范和指导下,学校要经常组织教师观摩和讨论,通过这样的方式促使教师在学校各项制度方面明确地位,让他们理解精细化制度条例的内涵和本质要求,从具体操作方面做到规范和示范作用,感受到精细化管理下各项规章制度的重要性,促使教师参与到精细化管理的队伍中,从而重视学校精细化管理过程中的各项制度,作为自我工作的目标和主线坚持下去,落到实处。通过自身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尝试,就不符合的情况进行校正并上报学校修改完善。

2.落实抓好过程性评价,提升学生参与的获得感

过程性评价方式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可操作性,对教师工作量的完成具有一定的督促和指导作用,同时可以更加完善地激发教师各项工作能有条不紊地按照之前的制度执行,较为高效地完成教学工作。过程性评价是多元化的,不单单是评价学生和教师,也是对学校常规工作的一种督促和肯定。例如,通过完善和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性评价机制,可以就学校的大课间活动和兴趣小组的开展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过程性评价可以从学生大课间活动参加的整齐程度,学生参与度、基本动作的规范情况进行量化考核,保证学校课外活动学生参与的全面性,使学生全面发展,保证学校大课间活动开展的力度和效果检测,对今后的各项活动举办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数据参考,从而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效率。

3.营造和谐舒适的校园氛围,构建适宜的育人空间

校园内部环境的一草一木都是一个学校外在表现的元素,也是一所学校育人氛围的缩影。所以,学校精细化管理要在学校硬件改善方面多投入,从进入校园的一瞬间就可以感受到精细化管理的浓厚氛围。力争校园文化从宣传标志、三风一训、办学特色方面体现出来。打造花园文化和楼道文化,让这些特色的标志会“说话”,发挥其育人的良好作用。通过组织学生对植物的贴标签和介绍说明,办好班级区域内的黑板报,促进学校的整体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提升学校良好的校风和学风,激活家长以及學生对校园建设的认知和重视,积极投入学校文化建设的队伍中,从而培养学生敢于承担的责任意识,促进学校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升。

总而言之,在深化农村小学教育改革的道路上,农村小学要聚力为发展全面成长的学生努力,做好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实施细则,保证日常教学工作和课外活动的有序开展。用心做教育,做好教育,用精心的态度做好学校的精细化管理工作,不管是学校管理者还是一线教师,只要精心去发现、精心去探索,就一定能打造出精品的学校育人环境。

参考文献:

[1]陈尚清.对农村小学教学精细化管理的思考[J].新课程(下),2014(9).

[2]张玮珑.探析小学精细化管理[J].课程教育研究,2018(26):197.

[3]谢学宙.农村小学如何实现教学精细化管理[J].学周刊,2016(17):145.

猜你喜欢

精细化管理小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房地产开发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
推行细节管理方法 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