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45”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2020-08-13刘银英

新课程·上旬 2020年4期
关键词:布置作业探究

刘银英

摘 要: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领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也在朝着有效发展的方向不断推进,注重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是当今学校教育教学的重点。尤其是小学阶段语文的教育教学,要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实现有效课堂,成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所面临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小学语文;“345”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学校全体教师也积极响应新课改提出的要不断变化教学方式、让课堂教学绽放光芒的理念,运用“345”有效课堂教学模式。“345”有效课堂中“345”是指三步四环节五课型。下面我就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实施“345”有效课堂教学模式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对于每个科目都同样重要,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预习也要讲究方法,不能只是读读课文、写写字,流于形式走个过场。我校针对语文学科总结出学生结构化预习行动策略“六字诀”:查、划、写、记、练、思。查——查着工具读;划——划着重点读;写——写着感想读;记——记着内容读;练——练着习题读;思——思着问题读。学生通过这“六字诀”可以有重点有目的地进行预习,既节省了学生的时间又提高了预习的效率。

二、课内探究

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只能掌握部分内容,还有些疑难问题自己找不到答案;学生把自己解决不了的难题在小组中提出来,组员一起进行讨论、研究。如果经过小组探究也没能找出答案的问题就要提交给教师,教师会在课堂上给学生进行精讲点拨。教师要针对课堂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随堂测试,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一)自主学习

学生凭借教师的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当堂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学生要对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疑点问题做好笔记,以备下一环节上交学习小组进行合作探究。经过我校全体语文教师的研究讨论,最终制定出语文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行动策略。

1.寻找关联内容:浏览课文,迅速找到与关键问题有关的段落。

2.聚集关键语言:带着问题,仔细捕捉突破关键问题的关键词句或标点。

3.反复品读感悟:披文入情,通过对关键词句或标点的反复品读获得感悟。

4.简要勾画批注:动用笔墨,及时勾画圈点,写下简要批注。

学生按照这四点行动策略进行自主学习必將事半功倍。

(二)合作探究

学生在自主学习时一定会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学生可以把这些问题整理在笔记上,然后提交到学习小组,大家一起动脑思考,各抒己见,在讨论和探究中找出问题的答案。语文这门学科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面对同一个问题,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大家集思广益,由不同的思路出发,最终获得的答案也截然不同。教师要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意识。

(三)精讲点拨

教师只有仔细品读教材内容,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才能进行精讲点拨。三讲三不讲:“三讲”是指讲易错点、讲新重点、讲难点。易错点的知识可能不是重点也不是难点,但是不管教师怎么强调学生还是出错,这就需要我们对此加以重视。新重点指的是学生没有学习过的新知识。这部分内容主要体现在新课内容,不过不是所有新课内容都要一讲到底,所有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懂得随机应变。所谓的难点就是大多数学生不会的问题,称之为难点。比如习题课上,很多学生都对同一道题束手无策,教师一一解答很浪费时间,就在课堂上集体讲解,既省时又高效。“三不讲”是指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够学会的不讲;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第一个“不讲”,学生根据教师的导学案自主学习,可以掌握大部分基础知识,这种学生已经自己学会的知识,再讲也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讲了也没意义。第二个“不讲”,容易理解,学生已经会了,掌握了的知识点,再拿出来讲的话只能是浪费双方的时间。第三个“不讲”,要好好理解其中的意思,并不是针对所有问题都是讲了之后,学生没学会就不用讲了,而是有个别知识点,虽然在大纲范畴内,但是内容太偏,而且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基本没有影响的,就不要讲,讲了学生也很难明白,只能是浪费教师和学生的时间,也给学生增添了学习压力。因此,这种情况教师就不要讲,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给学生讲些该讲的。

(四)有效训练

针对当堂所学内容,趁热打铁,精选本节课习题,进行随堂测试。测试完成后可以让同桌之间互相批改,教师掌握学生的答题情况。就小学语文学科而言,特别是针对学生新课内容时,学生经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教师精讲点拨以后,进行有效训练,学生通过当堂训练,可以做到现学现用,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通过检查学生的做题情况,教师对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新学的知识的掌握情况都能做到心中有数,知道接下来怎么做。

三、课后训练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会布置作业,首先要把握布置作业的量,其次是布置的作业要能体现出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一)应该布置什么样的作业

1.教师应该布置能够引导学生探究的作业

我国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都是以学生积极参与为前提。美国教育家彼德·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虽然各国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很大,但是在学生的教育理念上是一致的。学生想要获得知识要做好两点,一是要主动参与,二是要善于探究。例如在学习《长城》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什么是奇迹?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学生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历史背景,与同学进行讨论、探究。

2.教师应该布置迁移拓展、提高能力的作业

我们教学生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就是希望他们学以致用,如果他们学会以后不在实践生活中应用,那就如同老农天天耕地,却不播种,相当于做了无用功,毫无用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用自己所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特别是中国的古诗词都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学生可以把自己积累的古诗词用在写作上,这样不仅给文章增添了文采,也使文章增加了说服力,做到学以致用,才没白学这些知识。

3.教师应该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作业

新课改提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除了布置常规作业外,还要布置些能开拓学生思维的作业。例如:在学习《我变成了一棵树》一课时,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一个作业,“你想变成什么?变成了它以后会怎么样?”课后学生一定会带着这些问题认真思考,因为这不是课本上呆板的一成不变的作业,而且这种作业没有正确答案,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学生的答案当然也是千差万别,各不相同。布置这种作业主要就是用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不应该布置什么样的作业

1.教师不要布置超过学生合理学习限度的作业

有的教师认为给学生布置作业尽量选择一些难题,难题练得多了,学生的水平就提高了,这些教师没有考虑到这是一种揠苗助长的行为。作业难度大学生根本不能理解,怎么完成?而且经常留这种难度大的作业,也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进而使其对学习失去兴趣。

2.教师不要布置惩罚性作业

有的教师会以罚写作业的形式来惩罚学生,让学生抄写教材知识点几遍或是几十遍,学生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变相体罚的行为,此行为不仅给学生的身心带来伤害,也激化了师生间的矛盾,而且这也与我们布置作业的初衷背道而驰。所以,我们必须要杜绝这种行为。

3.教师不要布置重复性作业

有的教师认为学生作业做得越多,记得就越扎实,所以很多作业重复留,学生就重复做。就拿每学期都要学习的古诗词来说,学习古诗词主要是让学生明白诗文的意思和诗人想要抒发的感情,以及体会诗中的意境。可是有些教师不能抓住教学重点,而是反复地给学生布置默写诗文的作业,教师的这种行为会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因此,教师要明白布置作业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比较复杂的学问,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就要不断地创新和完善教学方法。“345”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形式,其主要通过课前预习、课内探究、课后训练三大步骤来实现有效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參考文献:

[1]孙旭红.潍坊市高中语文“345”教学模式初探:以安丘市实验中学为例[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8.

[2]王粉粉.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究[D].延安:延安大学,2016.

[3]张燕.高中历史“345”优质高效课堂探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7(6).

[4]祖荣.也谈高效课堂:以衡阳市一中“345”高效课堂为例[J].湖南教育(C版),2016(1).

[5]牟元忠,孙德兵,冯希莲.新课改下“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2(5).

猜你喜欢

布置作业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
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原则探讨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坦克的组成和总体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