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述中职化学校本作业设计中的困惑与反思

2020-08-13张红琴

学周刊 2020年26期
关键词:中职教育

张红琴

摘 要:国务院曾明确指出,一定要把就业的方向弄清楚,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教学的进度,对校本作业的设计就是其中一项最重要的内容,校本作业的设计充分体现出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还是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中最重要的一个标杆。对化学作业的布置是在化学的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化学课堂上知识点的一种补充,也是化学教学目标中的一部分,化学教师可以通过检查学生的化学作业,感受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学生通过自主完成作业还能对所学的知识举一反三,从而对化学知识能有更好的认知,本文通过对中职化学校本的研究找出在校本作业设计中出现的困惑,然后根据对困惑的研究进行反思。

关键词:中职教育;化学校本作业;困惑与反思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26-000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6.004

校本作业的编写就是为了让学生完成教育部下达的教学目标,而且校本作业的设计并不死板,是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的强弱和真实的成绩情况来编制的,这会让学生在写作业的时候更加的有主动性,除此之外,校本作业的设计对化学教师来说也是一种很大的挑战,这直接就要求了化學教师具有高超的教育水平以及良好的综合素质,中职的化学教师在设计化学校本作业的时候还能对自身的教育方式有了更新的认识,从而对自身的教育方式进行改进或者补充,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一、中职化学校本作业设计的现状

1.对应试教育的“功利”价值取向过度关注。受中国特殊的国情影响,中国还是传统的应试教育,这就使得中国的学校和教师教学的目的还是带有一定的功利性的。在当前的社会中,大多数的人都会依据一个学校升学率的高低来决定这个学校的教学质量是好还是不好,人们直接就认为,一个学校的升学率高,那么这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就很好,就会争先恐后地把孩子往这个学校送,而且这个学校从领导到教师的社会地位还会比一般学校高一些,收入也相对会比较高;相反的,一个学校的升学率要是低,那么这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就不好,就不想把孩子往这个学校送,这个学校从领导到教师的社会地位也不会高,收入也比较低。

受以上情况的影响,为了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学校和教师把所有的教育中心都放在了高考上,高考考什么知识点,教师就教什么知识点,全部的教学目标都是为了高考。从中国的国情来看,高考就是一种优胜劣汰的选拔模式,检查的就是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熟练度,所以教师在教课的时候就会重点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其中中职化学作业的设计就是其中的一种原因,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就会布置大量的化学习题,但却没有注意到习题的品质。

教师布置的作业越来越多,就会让学生有写不完的作业,等终于写完了会发现已经学过的知识点还没来得及复习,没有学过的知识点也没时间预习,长时间以来,就会让学生在写作业的时候变得非常被动,本来就是应该主动完成的作业却变成了教师对学生强加的一种学习方式,慢慢学生就会对作业甚至学习产生厌烦的情绪,会开始抗拒对知识的吸收。

2.忽视新课程理念的“发展”价值取向。教育部下达的新课程,倡导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要求化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心一意为学生着想,在布置学习任务的时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还要着手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的精神。在对校本作业设计的时候也要严格遵守新课程中的各项要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着想,不能局限于只对所学知识的基本掌握,还要让学生能和时代接轨。作业种类的设计要多元化,除了对基础的知识掌握,还要注意到学生在写作业的同时情感的变化的价值观的变化,从而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还能够提升对化学这门学科的喜爱,并从中感受到化学的真正魅力以及对学生将来人生的影响。

在给中职学生设计化学校本作业的时候要注意到每一个学生的进步情况,这就需要化学教师在不同的阶段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设计出不同类型的化学校本作业,在校本作业的设计中要让每一个学生对各个知识点都得到充分的吸收。可是在真实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化学教师对作业的设计都没有充分体现出教师教学的个性化,都是从市面上出售的各种辅导资料中选择一本或者两本供学生当作业写,可是这些复习资料中的习题都不够新颖,对学生的发展没有带来好的影响。

3.机械性和封闭性。教育部下发的新课程重点要求的就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教育的主体,因此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时候,不能一股脑地全部传授给学生,这种做法会让学生产生抗拒的情绪。教师应该起到一定的引导的作用,让学生学会主动地去学习,从而实现对知识的举一反三。比如说在学习化学的时候,因为化学有许多实验现象、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描述需要学生记下来,这种记忆的过程是一种机械性的行为,可是在化学的教学中,也可以不使用机械性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给学生设定一个意境,用现实中学生都能理解的方式来描述实验现象、掌握化学反应原理等。就当前的中职化学的作业中可以看出,中职的化学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普遍还是机械性的教学方式,这就会让学生在背元素周期表以及跟着化学方程式的时候产生极大的厌烦感,还会养成死读书、读死书,不善于思考的不良习惯。比如说在学习《物质的量》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就会布置大量的习题来让学生掌握知识,虽然说是有一定的成效,可是结果并不是很好。

化学作业在布置的时候具有机械性的具体表现在于作业的内容不够有趣。化学的作业的设计应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用经历过的事情来解决作业中的化学问题,从而让学生对化学更加的感兴趣,而且教师在设计化学作业的时候难度不要太大,这样会让学生产生很大的挫败感,容易对化学产生放弃的情绪,难度适中的作业会让学生产生成就感从而有利于化学知识的吸收。学生要是长时间地做枯燥无味的化学作业,就会觉得化学作业是一种负担,从而不会认真地去做,而是随便敷衍了事,这样写出来的作业是没有质量的。

目前来看,中职化学校本作业设计发展情况就是作业过于封闭和保守,教师布置作业的内容,学生进行解答,得出的答案还是一些具有局限性的答案,教师在课堂上对作业进行讲解的时候也只是给出一个可供参考的答案让学生对错题进行改正。从对化学作业的研究中可以看出,这种类型的题目还是比较多的。

二、中职化学校本作业设计的困惑

1.课程内容太多、太难,缺乏与专业课、生产生活的联系。我国教育部有过相关规定,中职学校化学的课时是114,可是全日制高中化学的课时高达324,这就表明中职学校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完跟全日制高中一样内容的化学课。对中职来说,是具有非常大难度的,除去新生的军训时间,化学的真正课时其中就只有85左右,而且我国的中职学校所使用化学课本还是稍微有点难度的,可是在初中的时候,化学都是很基础的一些理论,这就让两者无法实现很好的连接,而且一些中职学校的学生基础都比较差,从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也不强,可是化学教师因为压力的影響,为了赶进度对学生进行大强度的传授知识,可是因为中职学生基础以及接受能力的影响,无法承受教师大强度的教学方式,没办法吸收那么多的化学知识,同样的,成绩也不会得到提高,这种现实就让化学的教学出现了困境,教师也不知道该讲还是不讲。经过对一所职业中学的走访和调查后发现,该学校有70%的学生认为学习化学没有什么用,原因就是学生觉得化学离他们的生活太远了,并没有学习的必要,因此就会对化学课没有什么兴趣。

2.课程评价片面化,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提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职学校的化学对学生成绩的评价一般都是看重分数,并不看重学生学习化学的过程,对学生的评价都是看学生日常的考试成绩以及作业的完成情况,而且评价的方式往往都很单一,存在很大的片面性。这种做法对学生来说非常不公平的,从而也就无法让学生再对化学燃起学习的兴趣,也更不会提起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该多多对学生进行鼓励,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变得更有自信。

3.学科理念陈旧、课程目标单一。中职的存在就是为了让就读中职的学生能有更好的就业方向,可是一些不是化工专业的中职就会觉得化学这门学科并没有多大的意义,中职学校比较看重的还是对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以及各种职业技能大赛,对化学的教学也就忽视了很多。

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各个学科正在逐渐开始互相融合,比如说绿色化学、组合化学、能源化学、天体与地球化学、化学芯片的开发与应用等,这都是化学与其他专业紧密结合的重要体现。对这些融合学科的研究也是新的世纪中人们重点研究的对象,到了21世纪,人们开始发现时代正在朝生化方面发展,化学学科已经和生物学科分不开了,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每一项都和生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化学也开始逐渐和环境保护、生产、生活、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和新科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种现象就说明,不管学生将来从事哪种职业,或多或少都会和化学有着一些关系。

三、中职化学校本作业设计的反思

对这个课题的研究目前是已经结束了,但是有关中职化学校本设计中出现的问题还是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反思。中职学校和教师要清楚认识到化学校本的设计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设计好的,而是有着一个漫长的探讨的过程,要经过长时间的实践,通过实践再进行不停的改正和完善。化学校本作业的设计可以解决中职学校在化学教育中遇到的各种不同的难题,为来让中职学校的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就要加大对化学知识的宣传力度。还要凭大家的力量改善中职学校的办学条件,让学生在更加明亮舒适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在与中职学校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的时候发现,化学校本作业的设计还是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实际性以及前卫性的,一些中职学校的化学校本作业正在逐渐被学生所接受,可是我国中职的化学校本作业正在起步的阶段,很多问题还是需要学校和化学教师一起解决,不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职学校一定能设计出让学生满意的化学校本作业,为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丽兰.优化校本作业设计落实轻负提效的实验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10).

[2]王广木.立足“四关注”,设计个性化校本作业[J].教育观察,2019(11).

猜你喜欢

中职教育
波特五力模型视角下的重庆中职教育竞争形势分析
新时期校企有效结合的探索与实践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物流德育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