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商科”背景的贵州省应用型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0-08-13周华冯冰

学周刊 2020年26期
关键词:新商科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

周华 冯冰

摘 要:在新商业规律背景下,信息化与社会的发展不断融合,使得“新商科”应运而生,对于应用型高校而言,利用传统商科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培养已经不符合经济市场发展的需要。本文从“新商科”的背景与内涵出发,分析了贵州省“新商科”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从对标国家标准明确专业定位、优化课程设置、构建协同育人机制、打造实践课堂、教学团队建设、明确学生职业发展方向六个方面,培养出符合贵州省情况的“新商科”会计专业人才。

关键词:新商科;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26-000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6.001

一、“新商科”的时代背景

2019年教育部、中央政法委、科技部等13个部门启动了“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作为应用型高校,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与新科技革命交叉融合,围绕“新商科”建设,培养新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家,真正提高应用型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同时商业基础技术也开始面临数字化转型与变革,更新形式的商业基础设施、商业组织、商业模式、商业价值观已开始显现,并产生了新的商业规律,如何去培养符合“新商科”社会需求的人才,成为每个应用型高校都要思考的事情。

二、贵州省应用型高校新商科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挑战与机遇

(一)应用型高校新商科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挑战

全新的商业规律要求应用型高校培养出的“新商科”人才必须打破传统商科人才培育理念,针对会计专业人才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财务与大数据的融合。应用型高校如何培养懂得大数据分析和应用的、拥有协助管理层进行决策的有能力的会计人才,强化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应用能力,充分服务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新时代应用型高校培养新型会计人才面临的巨大挑战。

(二)贵州新商科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机遇

作为我国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贵州省,现在已建成全国首个省级一体化政府数据汇聚共享平台,并且成功吸引了很多大型互联网企业落地建成数据存储基地。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的技术平台和师资力量,应该是应用型高校积极培养具跨学科会计高级专门人才的有利条件。从长期来看,国内经济呈现高速发展趋势,与之伴随的是企业数量的增长,这些增长的企业数量也随之带来对新的会计专业人才需求的增长。

三、新商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传统的会计专业培养模式,更加重视对会计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将新的技术与会计实践进行融合。应用型高校会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转型,培养的人才应紧密围绕新商业规律对企业财务转型的需求,更加贴合会计行业人才市场变动的需要,真正能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既懂会计学原理知识,又能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财务问题的应用型会计学专业人才。

(一)依据国家标准,创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充分依据教育部制定的《会计学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掌握会计、管理、经济、法律和计算机应用知识的人才,同时结合新的商业规律,在培养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商业数据分析和商业研究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

会计专业的培养要求不局限于基础的会计核算,而是向决策管理,向结合大数据分析处理能力为主、核算业务为辅的财务高级专门人才改变,最终培养的人才应该能够精准适应数字化商业模式,成为管理型、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这个目标中更加强调把学生的战略财务决策能力、业务财务管理能力放在首位。对教学培养任务来说,就是要注重对学生计算机的使用和对使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挖掘能力的培养;同时要求会计专业人才具备在分析数据的基础上制定策略的思维能力,也能根据行业企业现有数据、资源情况对企业运行成本、管理費用进行控制,提出能够支撑企业发展的战略与决策分析。

(二)创新课程目录,构建优化的课程体系

应用型本科新商科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以“专业+技术+人文+法律”这一条递进式的能力培养为主线,围绕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构建三维协调发展的课程体系,加入必要的人文类和法律类课程,将创新创业类项目融入其中。

一是要进一步优化通识教育课设置比例与结构,相对降低传统的基础会计核算类课程数量,通过大量开设选修课的形式,同时结合学校教育资源,在数量上添加创新类课程的设置,在结构上挖掘通识课程的广度和深度。二是进一步推动专业基础课的建设和改革,新商科人才培育需要对数据处理更为敏感,除了传统会计专业基础课程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以外,还要根据学校教学资源情况,创新开设诸如商业数据分析、计量经济学等科学定量化课程。三是进一步完善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以会计专业核心课占主导,人文法律类课程作为补充,构建学生美感教育培训体系和法律基础知识体系。四是适时降低理论课时和学分,加大实践类课程的学分比例,充分依靠学校的实践创新平台,打造精品实践教学课程。

(三)构建协同育人,产教深度融合机制

持续推动建立政校企合作机制。深度融合政府资源、行业企业资源、学校教学资源,开展教学管理、课程开发、师资培养、设施建设等事项。充分立足于贵州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引入行业企业的人才岗位标准和岗位技能培养体系,依托行业企业的人才培育服务和企业创新导师资源,构建导师培训教育体系。

导师资源主要包括三类:优秀校友企业家、产学合作企业、致力于教育公益事业,热爱人才培养的成功企业家。创新利用讲座、恳谈、师带徒的模式搭建新型产学合作平台,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校外教育资源,启发学生尽快适应市场,满足企业需求,做好岗前培训,做好角色转变的前期准备。

(四)突出应用取向,打造实践和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应用型高校应充分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围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打造三大实践支撑。一是开展“铁人三项”备战活动。围绕考研、英语四级、会计初中级证书展开。以上均为国家标准,可行度高,说服力强,易于比较,可以从同一个角度体现办学水平。二是打造美感教育培训体系,通过合唱团、礼仪队、辩论、主持人等社团的建立,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问题分析能力。三是突出新商科实验中心和实训中的内涵建设,围绕国家、省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打造,开发符合新商科规律的实验课程,充分开展科研创新等实践活动。通过这三个方面培养能够独立自主设计解决方案,具备基本的应用能力,有激情、有理想、有思维的专门人才。

(五)优化师资队伍,完善学业导师体系建设

一是持续优化师资队伍的数量与结构,采取校外引进、校内培养、课程进修等多种方式,针对现有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三个层次进行完善;同时充分注重对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培养,鼓励教师通过职业资格证获取、深入企业实践、兼职或创业等方式,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打造一支充分了解商科发展规律特色鲜明的教师团队。二是构建本科生的学业导师体系建设,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在校期间的学业都能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导师要帮助学生完成自我职业规划与设计、合理选择选修课程,完成科研实践、毕业论文等,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自主学习,也能够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业中、思想上甚至生活中的困惑。在此期间,学校要建立有效的质量监控体系,保障教学质量和学业辅导质量。

(六)因地制宜,明确会计专业人才职业发展方向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加强引导,明确新商科会计人才培养的五个职业发展方向。一是少数学生通过考研进入更高层次的深造学习。二是会计+管理的方向(营销、旅游),重点强化管理能力的训练,以百灵集团、货车帮、匆忙客、小厨娘等企业为平台。三是会计+综合方向,以茅台集团、西南水泥厂、北京华联等企业为平台。四是会计+大数据方向,以用友软件、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等企业为平台。五是会计+双创方向。分类施教、结合会计专业、强化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结语

根据以上分析,对应用型高校发展新商科教育,得出以下结论:

其一,人才培养是一个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高校设置“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導”这类课程时,不能只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要主动迎合新商科发展,不断探索商科发展的新趋势,分阶段、多元化地设立各种教学方式,尝试建立一种能够过程性监控人才培养效果的新体系,凸显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新内涵,充分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其二,继续深化校企合作和产教结合,诸如在“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实施中,要与当下现实和未来趋势紧密联系,融合工作场景和学习场景,充分体现应用倾向,不断拉近学生与企业行业的距离。同时在课程硬件打造上,继续加强对教育教学资源、课程体系设置、实践创新平台、教学师资团队的建设,为学生的能力提升提供真正可靠有价值的保障,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能够与企业行业产生创新成果,通过这样的课程设置使学科的发展赶上行业发展速度。

参考文献:

[1]米传民,肖琳,王诗雨.研究型大学“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电子商务,2019(10).

[2]王艳华,齐文浩,杨兴龙.“新商科”背景下地方农业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其实现路径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19(11).

猜你喜欢

新商科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
高职电子商务类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探讨“新商科”人才培养
机械工程专业石油装备方向认识实习实践的思考与探索
应用型高校商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