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2020-08-13李彦

学周刊 2020年26期
关键词:课堂氛围兴趣高效课堂

李彦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效课堂成为各个中小学校都在大力倡导的目标。为此,许多教师在不断尝试优化教学策略以及教学模式,以期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高效课堂不仅要重视课堂的高效率,更要重视课堂的高效益。那么如何构建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呢?这就需要教师了解学生,做到因材施教;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改革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业务学习,全面提高专业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方法;兴趣;课堂氛围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26-001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6.007

所谓高效课堂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在单位时间内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促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高效课堂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不仅能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但是受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更看重的是学生的成绩,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发展,而高效课堂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正是对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创新。笔者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在分析了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意义的基础上,就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对广大教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有所帮助。

一、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意義

课堂是落实教育教学目标的主阵地,是学生学习和进步的主要场所。抓好教育教学工作,必须要抓住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小学数学学科是小学课程体系中最重要的一门学科,也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计算能力等数学意识和数学思维的奠基阶段,是学生学好自然科学的基础。特别是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对于数学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即要落实当今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这不仅仅包括知识的学习,也包括学生学习方法、动手能力、创新意识等方面的培养。

然而,从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来看,一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首先,部分小学数学课堂还是在追求着“成绩”或者“分数”,这样的功利性思维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一些课堂中学生还是在充当“观众”,因为教师课堂教学模式等因素的影响,教师还是主宰课堂太多,学生参与度不够,当然积极性也不高,缺乏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与互动,影响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最后,就是教师比较迷茫。确实,通过新课程改革,教师的教育理念在发生着变化,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处理好知识与素养培养的关系非常重要,特别是如何让学生有效地参与课堂教学一直是很多教师在探究的问题。

这说明,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特别是在“减负”“素养培养”这样的大环境下,需要数学教师立足于学科教学,寻找问题、发现不足,进而进行有效的整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是非常有必要的,需要我们从课堂教学的各个相关环节着手推进。

二、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方法及策略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之一。就小学数学学科特点来说,教师要结合课程内容采取针对性的方法和举措来开展教学。

(一)了解学生,做到因材施教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不同的,要想做好教育,首先要了解学生个性的差异。”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要求要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学活动应该是围绕着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展的,而学生的实际需求就是我们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教师必须要了解学生,做到因材施教,教学行为才是有效的,数学课堂才可能高效。

了解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的性格差异。现在的学生,因为家庭成长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性格上差异很大,有活泼的,也有内向的;有好动的,也有好静的……了解了学生的性格,在课堂上教师才能够针对学生个性差异进行引导,发挥各自的优势,也能够增进师生关系,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

了解学生,也要了解学生的基础和学习能力。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要求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使一个学生掉队。因为小学阶段是数学学习的奠基阶段、起始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特别是小学低年级段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那么学生未来的数学及相关学科的学习就会遇到很大的障碍,甚至会影响其学习心态。但是,学生的差异性是必然的,因为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还是偏向于基础层面,所以还是能够缩小学生的差距的。在这种背景下,教师要结合学生在课堂、自习和课后作业等多方面的表现对学生进行评估;结合学生的差异性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要分层次教学,尽可能满足各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不能让学生掉队,这样学生在整体的氛围中都会有所收获,这种获得感也会激励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实现“水涨船高”的良好效果。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直接的双向互动,而不是单向输出。传统的数学课堂之所以死气沉沉主要是因为教师主宰太多,学生被动学习,积极性严重受挫,最后影响教学效果。要改变这种局面,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模式,积极构建以生为本的数学课堂,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参与进来。这需要教师要多采用利于学生参与的课堂教学模式,给学生体验、探究、发现、交流的平台。同时,教师要给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允许学生“犯错误”。有时候错误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这就要求教师要走下讲台,走近学生,真正地转变自己的角色,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导,数学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合作者。当然,一旦放开可能部分学生会管不住自己,做其他事情从而影响教学。所以,我们也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知晓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下自己应该怎样做又不能够做什么。当然也要动员学生,发挥学习小组的功能,让学生互相提醒。这样在开放、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才能够有效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三)改革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课堂,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使教与学更贴近,需要教师结合新课改的新要求和学生的需求,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而教学贵在得法,要从小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心理需求来主动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激发学生兴趣,更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具体来说,要结合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内容,敢于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积极采取有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方法,如课前预习和课上听课的导学案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有效地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主动地融入其中,并积极地进行分析和尝试。当然,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的很多知识与生活现实联系密切的特点,我们也要多设计一些体验式、探究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直接的体验中来感受所学。这样直观且有趣的过程是学生喜欢的,也乐于参与其中。

我们也可以把这样的模式扩展到其他教学环节,如作业讲评,让学生去走上讲台来当“小老师”,这对于学生来说既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也是对其各方面能力的一种锻煉,这远远比我们直接给学生订正答案有意思得多,也符合新课改的新要求。学生兴趣浓了,积极性就会提高,主动学习的内驱力就容易被激发出来,进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加强业务学习,全面提高专业素养

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对于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新课改的新理念给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教育观、教学观、人才观。同时,在新课改下,对于教师角色有了全新的定位,即教师是小学数学课堂的主导者,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也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这样的新变化对于教师自身综合素质要求更高,需要教师做出改变。

对此,学校一定要加强对于教师的培养,依据新课改的新要求,强化教师的理论学习,组织专门的培训对相关理论和政策进行解读,方便教师的学习。同时,学校也要加大教师培训、进修的投入力度。现代社会教育改革推进速度非常快,新理念和新要求层出不穷,需要教师积极地走出去,开拓视野,增长见识,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教学工作。

对于教师本身来说,我们更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份职业,就要积极主动地来适应这份工作的要求。教育也是与时俱进的,其最大特殊性就是教师工作的对象是一个个有独立思维且个性差异很大的个体,需要我们在提升专业素养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特别是钻研学科教学、驾驭课堂的能力。具体来说,教师要主动研究新课程改革,结合课程标准来解读每一个数学教学知识点;研究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实现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效落实。教师要强化集体教研意识,借助学科组的强大智慧不断提升自己,也要多读书、多学习,利用好现代互联网平台,学习和借鉴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善于取长补短。此外,教师也要研究教育心理学,多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需求,注意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构建,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实现“亲其师信其道”的良好教育效果。

三、结语

总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要想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需要我们每一位一线教师不断去探索、去发现,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探究的欲望,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主动学习数学,提高学习效率,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我们的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劳美娟.“快节奏”与“慢镜头”——小学数学智慧课堂高效教学探究[J].考试周刊,2011(42).

[2]成冲.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做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1(28).

[3]张盛.重视最近发展区争创课堂高效率[J].化学教与学,2011(7).

[4]杨春云.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的研究[J].才智,2015(15).

猜你喜欢

课堂氛围兴趣高效课堂
促进学生课堂有效思考的几点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