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电商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企业实训教学探究

2020-08-13梁奕文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4期
关键词:校企合作

梁奕文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的班级授课方式,学生在校期间企业基于真实工作过程的授课内容安排,校企合作班级管理制度,及该方式对学生就业的影响。本文将根据我校与柳州卷耳大脸猫电商企业合作办学的电商运营实战班展开内容,通过真实的学生日常表现数据和就业数据,来论证该方式下的企业实训教学对学生在校发展、学习、就业的好处,和对学生、学校、企业三方的增益效果。

关键词:中职电子商务 企业实训教学 校企合作

引言

教育部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提出要促进、规范、保障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发挥企业在实施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动形成产教整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共同育人机制。电子商务是一个实操性强、需要真实平台与数据支撑的专业,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训教学对学生提高技术能力和职业发展益处良多。那么,怎样才能使企业导师实训教学发挥最大的作用呢?本文认为,职业学校和企业应通过共同育人、共建机制、共享资源等方式实施合作项目,让企业将真实工作项目带入课堂,基于真实工作过程开展实训教学内容,提升实训教学效果。

一、中职电商专业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实训教学兴趣低,缺乏主动性

我校电商专业实训教学课程在专业课程中占比高达90%,但是学生对实训教学的兴趣却低于教师预期。中职学生年纪较小,对电商专业的认同感不高,不够重视专业知识对未来职业能力的影响,大部分在课堂上是被动接受教师所讲授的知识,机械的跟着老师的步骤实训,缺乏主动性和自我创新。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只停留在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任务或达到老师制定的基础标准层面,学生更多的是希望通过考核,而不是二次提高、学习新技能为目的。这样的实训教学导致学生思维僵化,学习动力不强,实训教学效果不高,学生缺少真实企业环境下的实训教学,并没有得到技能与职业素质的提升。[1]

2.实训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有偏差,缺乏有效评价系统

当下电商发展迅速的同时形式又多样化,而课程教材的理论知识相对落后,课程开发缺少企业真实工作情景的演练,实训内容与企业工作内容存在脱节现象,输送给学生的并非与当下电商企业岗位需求相符的知识。加上教学平台与资源的限制,教学后台无法给出真实庞大的店铺运营数据,教师对学生店铺运营成果无法进行有效评价,导致实训效果不佳。而网店的运营是一项长期工作,学生专业知识不够全面、在校实训的技能不到位达不到企业的要求,还缺少岗位工作经验和职业素养,实习时难以做到专业对口。实训教学需要有运营数据的网店平台,和真实数据评价与企业导师评价指导,来训练学生成为与企业岗位需求相匹配的人才。

3.实训教学内容体系还未统一和细化

实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和职业素质,最终达到学生满意就业、企业满意用人的目的。目前为止专业要培养的专业内容和技能的制定已明确,但校内实训课上运用什么教学方式开展、依托哪些教学平台更合适、除上课时间外如何集中开展学生岗位技能的加强训练还未统一。对实训教学的要求、标准、实施计划也没有明确做出系统的细化。教学内容与手段是教师和学生教与学活动的依据,教学形式的不确定,实践教学也就难以系统有序地开展,达不到预期的实训效果。[2]

4.教师自身专业技能有待提高

由于电商有实操性强、形式变换快的特点,专业要求教师应有参与真实企业实践、网店运营的实战经验,培养出贴近企业需求的学生。而中职教师往往理论知识很丰富,却缺少真实企业实战经验,对于行业前沿的技术、方法都有所欠缺。教师自身缺少专业技能的提高和前沿知识的更新,又缺少有效的实训教学手段和平台数据,不能有效地组织实训教学,降低了实训课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自身专业技能提高也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程。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企业实训教学环节探究

1.基于真实工作过程的企业实训教学

企业实训教学是指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采用来自真实工作项目的实际案例进行教学,教学过程理论结合实践,更强调学生的参与式学习,使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在专业技能、实践经验、工作方法、团队合作等方面提高。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教学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潜力,自我内化获得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我校与柳州卷耳大脸猫电商企业合作创办的电商运营实战班即采用基于企业工作过程进行实训教学的方式,由企业导师给学生传授新知与技能,运用企业真实的店铺运营项目实训教学,实现教学环境与企业环境的整合。通过创造一个个具体的“学习情境”实施教学,使实训教学贴近岗位技能要求,从此网店的运营、客服接待、网店装修等都不再是理论和抽象的知识,学生在真实项目训练中提高了专业技能。同时班级日常管理采用校企联合管理,制定校企双重规范,让学生身临职场中学习,成为企业“量身订制”的综合型人才。

2.学生实训内容与企业岗位技能对接

经过两个学期的跟班听课,我探究到企业注重开展角色扮演的演练性学习,强调案例化与流程化的实践方式,学生以五人为一小组负责运营一个已有基础销量数据的企业网店,每个小组依据企业岗位分配制度由一个运营助理,两个美工,两个客服的职位组成,形成工作闭环。企业导师讲解并操作每个岗位工作内容,学生按岗位身份在网店上实操,领悟新知和训练岗位技能,导师以任务驱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提升教学效果。导师作为课堂引导者引导学生比较运营数据结果,学生在相互总结运营手段中分析各自优劣势,得到知识与技能升华,实现个人能力发展。一个月后小组成员轮换岗位实训,教师为学生规划学习进程找到擅长的岗位,提高综合技能水平。

3.培养学生岗位意识,提高职业素养

近年来企业在责任意识、道德品质、个人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对员工提出了更为严格的综合性要求。我校以校企合作班级为载体,建立中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机制,让企业文化、企业精神进校园。制定校企双重规范,学生在模拟职业环境中必须严格遵守企业规章制度,通过打卡、早会、团队合作、管理层培养等活动,激发合作、竞争、创新意识,深刻体会企业文化和精神。通过真实的岗位模拟培养学生对职业素养的意识,建立良好的职业习慣,再引入企业的评价体系,对学生表现进行阶段性考核与总结,让学生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规划职业发展,提升学生在职业中的综合竞争力。

三、企业实训教学的实践成果

1.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

我校立足于企业岗位技能需求培养学生,基于真实工作过程实训教学,及时为学生注入了新知识,强化了技能应用。学生从没有任何实战经验到小组间已能相互合作独立运营一个网店,能独立完成岗位的日常工作,实训不到一学期便使网店销量持续增加。学生运营中的网店销量达到企业预期值,得到企業导师的肯定,实现了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同时企业严格的管理制度让学生养成良好职业习惯,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抗压能力,最后企业定期评价考核提升了学生的工作责任感,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观,培养学生成为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突出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促进了学生对口就业与电商专业建设

通过企业实训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实习-就业完全融合。经过一学期的企业实训教学后参加实习的40名学生,90%学生实习就业岗位与电商专业对口,经学校调查企业一致肯定学生专业技术能力,认为学生在岗位中比同专业实习生综合能力强,对实习工作能较快上手,且拥有较强社会活动能力。经历半年实习时间,全班20%的学生在岗位技能上能够独当一面升职为管理者,30%在电商企业中熟练兼顾店铺运营、美工、客服等多项工作。

同时学生参与电商区赛两次获得全区一等奖并代表广西参加国赛,学生专业技能过硬并发挥到了实处,其它企业知晓该办学模式后皆有意向与学校合作培养所需人才,为本校专业建设提供了帮助与支持。

3.培养了一群优秀的“双师型”教师

中职学校教师的人才培养也应与企业的参与密不可分,职业学校的存在源于企业的需求,教师的人才培养也需要贯穿在一线的生产活动之中。通过校企合作的共建实训班级模式,专业教师跟班听课,与学生一同接受专业技能培训等活动,锻炼了一批能上得了讲台,能进得了企业的老师。教师经过培训更新了专业知识,训练提高了自身专业技能,并合作开电商公司进行实战训练,成果显著。还和学生一同参与了县域电商示范县的建设,开展对外电商培训,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得到一致好评。同时每年暑假,学校安排专业课教师下企业实习实践锻炼,获取直接的技能知识。成果表现在教师参加全区教学能力大赛中多次获得全区一等奖并代表广西参加国赛,电商专业还出现了国家级名师、自治区级特级教师。对今后针对性开展教育教学带来极大帮助,为学校培养了一群优秀的“双师型”教师。

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电商专业人才培养应结合企业实训教学的参与,企业教学是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的有效途径,学校应当贯彻和执行教育部有关企业参与实训教学的政策和文件,面向学生的就业和企业需求,将企业人员引进课堂,基于真实工作过程提供给学生实训项目,为学生实训创造良好外部条件,促进学生达到企业招聘的预期需求。

参考文献

[1]黄静.浅析高职《商务谈判》课程中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J].学周刊.2019,10,29-30.

[2]刘中华.当前企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对策[J].继续教育.2016,10,57-58.

猜你喜欢

校企合作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中职“人才孵化基地”校企合作订单班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高职土建类专业产教创深度融合机制探索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