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小学生家庭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2020-08-13王庆慧

新课程·上旬 2020年4期
关键词:家庭教育新时期小学生

王庆慧

摘 要:家庭教育是人启蒙的开始,同时,在学生的成长中家庭教育也产生着十分关键的影响,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这决定了儿童心理的成长发育,特别是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正确的家庭引导之下,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会朝着一个良好的方向发展。将小学时期的学生作为研究主体,通过详细地分析该年龄段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从中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新时期;家庭教育;小学生;问题规避

孩子身体与心灵健康的发展是家庭教育的主要目标,它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就当前的家庭教育情况而言,过于注重教育方法与理论的学习,没有对教育规律予以足够的重视。在家庭教育中,当家长不知道如何教孩子时,家长应当明白,运用越多的方法越努力地去教孩子反而越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通常,家长都会注重“如何去教”。我们还应当关注的是怎样去教、教什么、什么时间教、怎么教。孩子思想教育中的核心阵地就是家庭教育,尤其是对正在形成思想认知的小学生来说,孩子思想品质的好坏是由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决定的。如果家庭采用错误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孩子便会在情感、思想和个性上出现偏差,即便教师在学校中对孩子进行了纠正,可是在家庭教育的影响下常常会收获细微的效果。

一、小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代理家长”的现象较为普遍

目前,大部分的家长由于上班等原因经常将儿女托付给家中的长辈,这势必会导致长辈在晚年以孩子为生活的“重心”,由老人来代理子女的吃喝穿戴,长辈们由于宠溺孩子,经常会满足孩子们的所有需求,长期下来,孩子们由于缺少生活经验,常常自以为是,没有责任感,渐渐养成了一些不良的行为和习惯。

(二)分数至上,家长盲目投资

所有的家长都对孩子有着很高的期望,可是仅仅追求高分将会导致孩子压力过大,分数既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也是家长最关心的话题,为了避免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分神,家长经常会过分包办,他们不让孩子在家中做家务,造成孩子缺乏动手能力,同时也不关心集体荣誉,没有集体荣誉感,为人自私。同时,家长为了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还采用亲自辅导、买参考书和請家教的方式,在课余时间陪同孩子参加音乐班、书法班和作文班等辅导班,没有对孩子的学习进行合理的安排,也没有从整体上考虑孩子的成长。

(三)溺爱程度渐增

许多家庭十分重视自己的孩子,对孩子过分溺爱,百依百顺,这导致一部分孩子形成了贪婪、任性的性格,而一部分孩子却十分胆怯懦弱,常常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对孩子自由的发挥造成了局限,导致孩子形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一部分孩子由此变得十分娇贵,喜欢佳肴和名牌,不愿意劳动等。他们觉得自己比别人优越,难以与他人和谐地沟通交流,同时意志力薄弱,需要别人协助自己做事情,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不能确保质量独立完成,他们不愿意努力,最终导致潜在的能力不能得到发挥,养成了奢侈浪费的行为习惯。

二、新时期家庭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通过调查分析小学生家庭教育目前的问题可以得知,导致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虽然近几年家庭成员的受教育程度呈现上升趋势,可是家庭教育的水平却普遍较低,其中包含家庭教育的内容、手段和理念等;其次,社会、学校和政府等层面没有充分关注小学生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由于缺少专业化辅导机构和宣传而落入低谷;最后,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普通家庭的意识形态和思想认知产生负面作用,例如父母会通过物质的形式来奖励孩子,而不是对孩子进行精神奖励。

三、新时期小学生家庭教育对策

(一)政府加大发展家庭教育的力度

家庭教育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社会、学校和政府应当予以支持,其中,在家庭教育事业中,政府处于主体地位并发挥着主导作用。为了使家庭教育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政府部门应当从如下几个角度来发展家庭教育事业:①构建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管理机制,完善家庭教育工作网络,设立专人负责家庭、社会和学校的教育沟通工作;②构建以学校和家长为中心的家庭教育家长培训体系,增强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沟通,定时创办家庭教育培训等活动;③设立专业化的家庭教育事业工作小组,增强专业工作者的技术与素养。

(二)学校强化家庭沟通与培训

学校应当将教育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在家庭教育中做好培训工作,定时举办家校交流活动,增强家长的教育能力,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同时提升家长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学校应当不断完善指导工作,为家长提供专业化的意见,例如充分融合个别化指导与统一指导、预防性指导与及时性指导、纠正指导和启发性指导、操作性指导和认识性指导、特殊指导与普遍指导等。除此以外,学校应当引导家庭建构和学校一同管理学生的途径。

(三)家庭努力提升专业家庭教育水平

对家庭自身来讲,为了使自身的专业家庭教育水准得到提升,应当探究多样化的路径与形式,及时了解并弥补自身的不足,将重点放在提升父母的心理教育、心理辅导和精神沟通水平上。在怎样教育孩子这一问题上,家长应当对传统的教育手段做出改变,充分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积极对待亲子关系等。

四、小学生家庭教育问题的改进策略

(一)家规从严,制订学习计划

1.制订计划,严格执行

在学习过程中,家长可以对孩子的学习进行监督,根据具体情况,让孩子为自己制订适合的计划来进行学习。

对于制订好的学习计划,家长一定要让孩子认真完成,并且及时督导,没有特别的原因,不要对计划做出改动。假如有小朋友在孩子写字的时间段来找他玩时,那家长要用含蓄的语言拒绝,不管多好的影视作品,也不允许孩子想怎么看就怎么看、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看,即使只看一小会也不行。虽然这些行为看起来都不是什么大事,但家长只要严格遵守、不断督导,就能培养出孩子优良的习惯,孩子在做任何事情时都会变得专注、认真,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就能确保孩子有充足的学习时间,一步步改掉因为时间不够用而引起的马马虎虎的坏习惯。

2.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家长要在适当的时间给孩子拿吃的、喝的,不要在学生正在写作业的时间去打扰他们;家长更不要忽视正在学习的孩子,不管不顾地想看电视就看电视、想玩电脑就玩电脑,尤其是在家与人赌博;孩子的书桌只放学习用品;女孩子的学习桌上有镜子之类的物品也会造成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家长要对细节有所关注,并且对自己也要严格要求,这对培育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以及改掉粗心的坏毛病都是有好处的。

3.学习要劳逸结合

当学生做完一些作业后,适当地让孩子歇息,以免孩子对学习产生厌烦的情绪,把学习当成巨大的压力。完成全部的家庭作业,要让孩子放松,让他们尽情去玩耍,大人也可以带领孩子去公园玩。跟孩子一起去做他们喜欢的体育项目,跟孩子一起开心地进行课后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只有完成了各项作业才能安安心心地去玩。所以勞逸结合的学习生活不但可以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还能培养孩子的课外爱好,这样孩子粗心大意的习惯就逐渐消失了。

(二)家长身正示范,检查作业方法得当

1.家长应做好孩子的表率

生活中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孩子注意不到的一些细节等都会使孩子在生活中养成粗心大意的习惯,不良习惯都是在生活中慢慢形成的。所以家长要多注意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比如在家中不能丢三落四的、做事应当有秩序,发挥榜样作用。同时应当严厉要求孩子,帮助孩子养成井井有条的习惯,使孩子在做事时有条不紊。家长应当细心观察孩子的日常生活,纠正孩子的陋习,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这些好习惯能够提升孩子的学习效率,帮助孩子改掉丢三落四的毛病。

2.家长检查作业方法要得当,不可包办

当学生完成作业后,家长应当让学生自行检查,随后再帮助学生检查。这样不但能够有效杜绝学生的依赖心理,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检查作业的水平,使学生改掉粗心大意的习惯。

(三)师教从严,方法得当

1.老师的要求一定要严格

教师对自己布置的作业应当严格检查。对于粗心大意的同学,应当要求他们认真检查,直至理解,对于没有按时交作业的同学,应当要求他们补做。教师应当通过严格的监督与检查,来使自我约束能力较弱的同学的学习状况得到改善,使这些学生克服懒惰,进而养成仔细、认真的习惯,不再粗心大意。

2.培养学生的检查能力

对于十分粗心的学生,教师要培养学生独立检查作业的能力。为这部分学生布置一些容易出错的作业,使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认真检查,随后教师要当面批改这些作业并帮助学生寻找错因,进而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良好习惯。

(四)减轻过重作业负担,改掉粗心毛病

教授英语、语文、数学等学科的教师应该避免题海战术,作业量应该合理有效,使学生摆脱沉重烦琐的作业,为了确保减少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由于大意出现写错题的状况,应该使学生拥有检查作业、剖析、审题的时间,让学生培育优良的学习习惯。造成学生学习水平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粗心大意,同时,这是一个非常主要的问题,教师与家长不可以忽视,应该对学生的学习细节、日常生活进行高度关注,从问题的细节处着手,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教育与监督,使学生养成优良的学习习惯,逐渐改正粗心大意的坏毛病。

五、结论

家长必须在新时代家庭教育模式中学会激励孩子。学校应该在教育和管理学生方面进行强化。比如,为了实现合理有效的管理,应该针对其设定有关体制,设置专门的教师作为代理家长,对儿童开展心理辅导,未雨绸缪。与此同时,要创办家长学校,告诉长辈不能过分溺爱和迁就孩子,应当观察孩子细微的变化,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联络学校,提升家校的关注度,共同解决问题。“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社会中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即留守儿童的问题,这需要社会全体成员的关注,党和政府应当对该问题予以高度的重视,创办讨论活动,制定有关方案,用爱心来关注少年儿童的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晓炜.小学生家庭生命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8.

[2]刘悦.关于家庭教育模式对小学生道德发展的影响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38):67.

[3]伍青.新时期中小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6(5):34-35.

[4]李婷,赵慧君.新时期家庭教育对小学生道德发展的影响[J].现代交际,2015(7):140-141.

猜你喜欢

家庭教育新时期小学生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