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政府建设助推营商环境优化
2020-08-13王婧媛张佳宁陈才崔颖
王婧媛 张佳宁 陈才 崔颖
在世界银行发布的《营商环境2020》报告中,中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上升至第31位,比上年提升15位,这与我国全方位推进营商环境优化不无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进博会上提出中国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在创新经济论坛上,习总书记更是表达了中国愿意和世界各国开展创新合作的美好意愿。李克强总理提出要以部署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契机,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要更大力度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破堵点、解难题。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是增强市场活力、稳定社会预期、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促进发展和就业的有效举措。近年来,我国积极开展数字政府建设,在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应对重大突发性疫情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字政府是打造优质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是实现世界银行提倡营商服务全流程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对冲疫情造成经济影响的有力手段;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构建政府有为、市场有效、企业有利、百姓受益体制机制新优势的必然要求。
一、数字政府建设是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先手棋”
(一)以服务模式创新,推进业务流程优化
建设数字政府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环节。当前,全国各省市纷纷推行“一网通办”,深化商事服务改革。浙江通过“掌上办”实现企业开办当天办结,至少为企业节省三分之二的成本;上海则在国内率先实现企业开办电子执照、电子印章同步发放,开启“无纸化”创业模式。企业当天可开办和“无纸化”创业,体现了数字政府在推进商事服务模式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开展务实高效的政务服务,有利于大幅缩短企业办事流程,提升企业办事效率,节约企业办事成本,加快实现营商全流程优化。
(二)以数据流通共享,化解审批事项繁难
打破政务数据孤岛,推进数据有序共享,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基础。在涉企业务主体之间,广东省通过“单一窗口”在政企间搭建起可信的互认网络。当企业在申请融资、退税时,通过互认网络可以实现政府侧企业认证数据和市场侧企业资质数据形成相互流转、对接,使企业一次不用跑便可完成退税融资,成为缓解企业资金压力的“及时雨”。强化“数据治理思维”,以协同应用和服务发展为牵引,通过系统“大整合”,有利于推动数据资源“大集中”,促进和规范政府数据共享,实现“数据替人多跑路”。
(三)以信息技术应用,丰富商事服务形态
以信息技术驱动智能化创新应用,是提升商事服务体验、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手段。上海深入改造“一网通办”架构,推出移动终端“随申办”,实现“一企一档”,企业事务“随时办”。在疫情防控期间,浙江推出“企业复工率指数”“复工率五色图”等创新應用,推动企业分区域、分时段、分行业有序复工复产,有效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加速融合,商事服务事项办理正在实现继“线下办”向“线上办”的第二次跨越发展,从“网上办”走向“掌上办”。
(四)以创新监管方式,维护营商法制环境
创新市场监管方式,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坚实保障。成都推出“守信通”,构建“企业+居民”一体化诚信体系,从个人特征、履约能力、志愿公益、基础经营能力、履约风险能力、守信经营等维度构筑立体化的信用画像,形成政务专属信用评分,满足条件的企业将可以进一步缩短政务服务办理周期。“守信通”打通了行政审批的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未来,企业在办理相关事项时,可做到“有诚信即发证”。深入推进信用在涉企办事领域应用,打造营商环境“新承载”,有利于形成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营造诚实守信、合法经营的市场环境。
二、数字政府建设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内部运行缺乏全面统筹机制
在企业开展审批、许可、投融资等主要业务办理中,由于各部门系统不统一,数据存储形式、调用方式、业务系统接口差异,存在业务流程设置复杂等问题,其深层次原因是部门间缺乏全面统筹机制。以在线工程项目审批为例,尽管“一网通办”将企业从需要跑十多个部门的困扰中解脱出来,但由于部门间统筹协调不充分、不彻底,企业仍需向不同部门反复提交、补充几十份材料,平均审批周期长达二百多天,达不到数字政府提出的“项目审批时间再砍掉一半”要求。
(二)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效率较低
目前政务数据共享开放仍面临很多问题,一方面政府占有大量沉睡数据,没有面向社会开放;另一方面企业能够生成实时动态数据,但是没有形成政企数据互认机制。以此次疫情发展为例,由于以往政府部门更偏重采集传统城市运行宏观数据,静态空间和设施数据,对社会高频时空信息采集不够,当本次疫情突然来袭时,有限的数据规模和质量不能有效支撑决策应用,而运营商、平台企业产生的动态数据没有及时利用,导致态势研判和指挥调度一时间陷入困局。
(三)数字政府区域协同亟待创新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一批区域性城市群逐步升级为国家级战略,如何推进跨城市商事服务便利化成为新时期面临的一大问题。在我国积极开展和实施“一带一路”、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战略背景下,在建设数字丝绸之路和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过程中,更要求我国数字政府不仅要实现跨部门协同,还要思考跨城市、跨区域的建设路径,需要开展不同城市同级部门间的区域协同等体制机制创新,才能为进出我国市场的国内外企业提供相互匹配的区域融通、高效、智慧的政务服务。
三、建设数字政府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建议
(一)加强全面统筹,深化商事服务改革
要加强统筹,统一认识,增强涉企服务部门协同,理性运用先进技术推动商事服务改革升级,逐步实现营商环境全流程优化。一是精细梳理涉企主管部门业务,建立涉企业务高效流转服务。围绕涉企事务办理集成企业投融资、创业补贴、扶持资金申请、项目审批等高频事项,梳理所涉及部门开展实现项目投资、工程建设、金融和信用服务等领域的部门业务,实现高效协同流转。二是瞄准企业痛点、难点,找准突破口,运用信息技术开展面向企业服务的功能集成创新。在政企数据共享、投融资、审批等领域,探索通过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集成,基于共识机制构建多部门业务服务网络。三是开展多证合一、免证办理改革。推动身份信息、银行信息、空间地理信息系统的衔接融合,加快推广电子执照和电子印章服务,深度嵌入涉企高频服务事项,为企业提供网上办理登记注册、年报公示、涉税等统一认证服务。
(二)强化数据融通,加快要素赋能应用
围绕数据融通、安全利用推动多主体展开合作,进一步激发数据要素市场活力,为打造更为透明高效的数字政府,支撑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供中台能力支撑。一是建立用得好、管得住、安全性高的“数据专区”。面向涉企服务领域设立公共信用、电子证照等业务数据专区,以基础数据库为依托,构建政府、企业、银行等多主体数据共享的链路网络。探索运用多方安全计算等加密算法,夯实数据专区安全保障体系。二是探索政企数据资源双向互认机制。开展與优秀企业定向授权合作,有条件开放医疗卫生、交通物流等领域公共数据资源,探索开展政企数据资源双向归集、互换,切实提升数据资源流转利用效率,增强城市大数据平台服务能力。三是加快数据运营的立法进程。明确划定数据使用红线,建立可市场化的公共数据使用清单,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提升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价值。
(三)推动平台升级,增强服务支撑能力
强化“政府即平台”的理念,打通各系统及应用接口,构建通用共享平台设施,推进集约化、一站式、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推动“部门管理为中心”向“用户服务为中心”转变。一是建设完善“横纵一体”的政务服务平台。完善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全面提升一网通办率,建设服务事项一口进出总门户,服务事项覆盖国家、省、市、区(县)、街镇(乡镇)五级。二是搭建统一的共性技术与应用支撑平台。开展公共组件集成管理、业务管理、知识管理、智能客服和绩效评价管理。集中建设电子签章、电子归档、搜索引擎、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交互、机器学习等公共技术服务组件,为涉企服务提供智能化技术保障。
(四)加大区域协同,拓展市场配置空间
面向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城市群建设,探索推动城市群数字政府建设,优化区域级营商环境。一是加快推动数字政府跨区域大协同。建立区域数字政府统筹协调机制,制定商事服务活动跨区域通办规则,探索建立区域数据流通体系,创新区域内政府部门数据共享协同机制。二是引导区域要素市场一体化。推进人力资源、资本市场、土地市场、知识产权等跨区域在线发布与交易,加速区域城市群产业数据流动;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互联共享,建立统一信息发布和披露制度;建设不同区域、自贸区数字政府网络联动模式,形成区域要素、信息自由流通的高效营商运转体系。
作者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