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五年级学生在计算中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20-08-13张慧莉

新课程·上旬 2020年4期
关键词:五年级计算解决对策

张慧莉

摘 要: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计算是不可避免的,五年级小学教学中,计算更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在小学五年级计算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着各种问题,如学习兴趣不足、没有全面掌握计算方法以及学生之间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等。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学生在计算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全面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积极学习和发展。基于此,针对小学五年级学生在计算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五年级;计算;问题;解决对策

小学学习过程中,数学学科的逻辑性、抽象性以及实用性非常强,给学生的学习带来难度,但学生一旦学会了相关数学知识,得到的帮助也是非常大的,计算学习更是如此。数学计算与生活息息相关,如买卖生意,货币流通就是一种计算方式。在小学数学五年级计算学习中,学生往往会存在一些问题。接下来,本文针对学生在小学数学计算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具体阐述。

一、小学五年级学生在计算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很多小学生在五年级计算学习过程中,都会出现各种问题,对学生的整体学习进程产生负面影响,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对数学计算的学习兴趣不足

目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小学生可以通过各式各样的途径接触世界,处于开放的环境。因此,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往往都拥有自己对于数学知识的看法。然而,在小学五年级计算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严重不足[1]。很多教师都习惯运用题海战术,要求学生完成大量的数学计算作业,完全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感受,学生常常会产生疲倦甚至反感的情绪。在此学习环境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例如,在对学生进行分数四则运算教学时,教师为学生布置了大量的分数四则运算题目,面对大量数字组成的算式,学生难以提起学习兴趣,完全以敷衍了事的态度完成作业,最终结果为学生的正确率低,且抄袭的现象严重。并且,由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的缘故,在讲解题目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状态依旧不是很理想。由此可见,学生学习兴趣的不足对于五年级数学学习是非常大的阻碍,教师需要及时制定出解决对策,否则学生的学习态度将会持续恶化。

2.沒有掌握全面的计算方法

除了学习兴趣不足之外,计算方法的掌握也很重要。如果学生没有掌握相关的数学计算方法,在计算过程中,学生也会感到很费力[2]。例如,在对学生进行“梯形的面积”教学过程中,学生有选择性地学习了公式求面积法,其他同样有效的方法却没有加以重视,在完成相关作业过程中,学生同样只是通过面积公式求解相关问题,一般形式的问题,学生都可以通过公式求面积法求取出来,但是,当学生碰到条件较少的题目时,就会发现,因为缺少条件,不能够完成。在苦苦求解无果的情况下,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会产生抗拒的心理,对日后的数学计算学习极其不利。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学生没有全面掌握有效的计算方法。因为题目是多变的,考查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能力,也包括学习方法在内,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的学习方法可能不止一种,而是几种,一旦学生的学习有所欠缺,都会体现在解题方面。事实证明,在小学五年级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出现没有全面掌握计算方法的情况。

3.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相交流

由于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年龄还小,正处于心智发展期,比较贪玩,因此,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多是体现在嬉闹上,很少会针对数学学习内容进行探讨。例如,在教导学生学习最小公倍数时,教师在黑板上写出5、3、9三个数字,让学生求出最小公倍数。很多学生面对这些数字时,往往会进行独立思考,在思考无果后,询问其他同学,发现其他同学的状态相似,于是就会放弃思考,等待教师讲解[3]。学生只是简单地进行表面思考,并没进行深入思考,更没有与同学进行探讨,当教师讲解完成后,学生的学习也只是走形式,并没有真正了解如何求取最小公倍数,当教师布置一道新题目让其回答时,依然有可能会出现同样的情况。并且,学生之间缺乏有效互相交流的情况还会影响良好氛围的形成,学生之间所谈论的内容大多与学习内容无关,学生与数学知识的距离越来越远,对于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极其不利。

二、解决小学五年级学生在计算中易出现问题的策略

1.激发学生对数学计算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数学知识中的兴趣点,以兴趣点切入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例如,在分数四则运算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翻上倒下、同分母的教学概念拟人化,可以将分数的除法比作乘法的影子,乘法指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相乘,而除法就像是乘法的影子,除数除以被除数相当于乘以被除数,若分子出现分数的情况,可以直接倒换到分母中[5]。教导学生学习加减法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各分数的分母进行统一,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分数加减法看作是比高矮,要想比较人的高矮,就必须让两个或多个人站在一起,否则很难进行判断。分数加减也是如此,要想计算分数的加减法,就必须将分母进行统一,然后分子相加减。以拟人化的教学手法将数学知识转换成学生可以理解的事物,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大大提高,同样提高的还有教师的教学效率。

2.教导学生掌握全面的计算方法

计算方法是学生解答数学问题的根本,因此,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教授学生学习和掌握数学计算方法至关重要[6]。例如,学生在进行“梯形的面积”学习过程中,除了面积公式法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切割法和补全法。切割法是指将梯形图形切割为三角形与矩形,分别求出三角形和矩形的面积,相加之和即为梯形面积;补全法是指将梯形图形补全成为一个矩形,用矩形面积减去补上的三角形面积,所得结果即为梯形面积。为了促使学生完全掌握切割法和补全法,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开展相关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拼图的形式对梯形图形进行切割或补全,不断提高学生对计算方法的运用熟练度。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农民伯伯的梯形农田需要求面积、公园梯形花坛需要求面积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3.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针对学生之间缺乏有效交流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中开展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解决。教师按照学生的成绩情况、日常表现情况、学习状态以及学生的自主意愿等将学生合理分配为若干个学习兴趣小组,组内成员进行合作学习[7]。在合作学习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小组内成员互相探讨,得出正确答案。例如,在教导学生学习最小公倍数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3、4、6、9的最小公倍数是多少?”有学生提出12,但是马上又有人反对,因为12不是9的整数倍,又有学生提出18,同样的,有同学提出18不是4的整数倍,最后,学生终于还是得出了最小公倍数36。经过一段时间的探讨,学生虽然没有掌握最小公倍数的真正求法,但是可以成功求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多探讨几次,然后在此基础上教导学生如何求取最小公倍数。如果说教师直接教授学生求取最小公倍数的方法,那么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结果都不会很理想,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之后,再对学生进行教学,往往会取得甚至超过预期效果。

三、總结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五年级教师而言,了解学生在计算学习中容易产生的问题非常重要,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更为重要。小学五年级学生在计算中易出现的问题可以总结归纳为兴趣、计算方法、交流三个方面,基于此,教师可以分别对三个方面进行优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导学生掌握全面的计算方法以及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潘桂娟.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J].好家长,2019,15(25):102-103.

[2]胡宝凯.浅析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8,62(16):77.

[3]胡卫斌.小学数学课堂导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好家长,2017,20(49):133.

[4]郑爱芳.浅谈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上),2017,32(62):52-53.

[5]邵宁.小学数学教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视界,2019,23(44):250-251.

[6]乔富亮.小学生数学计算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A].2018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8.

[7]张生惠.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上),2017,41(28):212-213.

注:本文系2019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规划课题《小学五年级学生数学计算错误原因及解决策略研究——以白银市平川区五年级学生为例》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9]GHB0530。

猜你喜欢

五年级计算解决对策
五年级英语语篇情境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