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价值创造的数理模型探析

2020-08-13胡忠俊杨小勇

经济论坛 2020年7期
关键词:价值量生产力动态

胡忠俊 杨小勇

一、研究回顾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在批判继承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核心内容是创造性界定了商品的两因素和劳动的二重性及其关系。其揭示的商品经济运行规律,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当代现实经济中的确存在着一系列难以解释的“特殊价值现象”,如经济稳发展期的物价非理性上涨、商品价格在部门间的失衡性变动、科技劳动的价值创造等[1]。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先后从不同视角建立了多个劳动价值理论模型,试图解释现代社会的经济现象。吴易风(1994)论证了一般形式的生产函数和价值形式的生产函数[2]。昝廷全(1998)基于“等价交换原理”构建了价值函数的影射系统[3]。张薰华(2001)从价值的社会生产关系属性分析入手,区分生产劳动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4]。何伟(2001)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价值由社会需要来决定[5]。林岗(2005)分类讨论了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数量关系[6]。邹平座(2006)验证了不同价值理论在数理逻辑上的统一性[7]。刘冠军(2006)论证了相对剩余价值来源于科学人员的创新劳动[8]。刘益(2010)探讨了简单商品的生产模型[9]。何祚庥(2015)引入西方经济学的方法构建一个市场价格的均衡模型[10]。曾尔曼(2015)以变分法构建了一个人力资本的持续深化的函数体系[11]。裴宏(2017)突破传统数理局限,引入“内禀价值”构建了一个新模型框架[12]。朱殊洋(2017)基于能量守恒原理构建了一个数理分析模型[13]。蔡继明(2019)在劳动生产力决定价值的生产函数基础上建立了内生技术进步的一般均衡模型[14]。综合而言,上述学者构建的这些函数都是在经典劳动价值论基础上进行的定量研究,着重探讨了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之间的关系,属于静态分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全面探索阶段既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过程,也有国有企业改革的脱困过程,还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过程[15]。社会经济生活的现实是,随着生产生活节奏的日新月异,企业生产的发展过程和劳动力自身发展的历史进程,都是在劳动生产力不断进步,科学技术不断更迭,管理模式不断创新、社会福利不断优化的动态过程中实现、完成的。因此,本文试图从生产生活的动态过程出发,以时间进程为线索,用动态分析法构建一个基于劳动价值论视角的动态分析模型,探索动态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创造解析框架。

二、动态价值模型的构建

(一)动态分析的含义

所谓动态分析,是与静态相对应,以时间轴为线索,发展的、非静止的分析方法。在时间维度上,本期相对于上期、未来相对于现在等都是动态过程。在量纲维度上,随着时间的推进,数量的边际增加体现为动态。从逻辑的严密性上考虑,相同单位的时间跨度里价值边际增量有三种可能性,一是动态增加,二是动态不变,三是动态减少。动态分析的核心是包括三个方面,即有没有动态价值的变化,动态价值变化的机制是什么,动态价值变化的量如何体现。

(二)动态价值的存在性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价值,主要是两个维度即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质的规定性揭示的是价值的本源问题。量的规定性方面,静态分析是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值求得内生变量的分析方法,如研究均衡价格时要舍掉时间、地点等因素,并假定影响均衡价格的其他因素,如消费者偏好、收入及相关商品的价格等静止不变。静态分析是通过一系列指标如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标志变异指标等静止地孤立地考察某些经济现象。诸如客观现象所显现出来的数量特征、研究现象是否符合正常发展趋势、趋势的偏离和发展等,必不可少的就需要运用动态的分析方法。本文就是在考虑时间要素的重要前提下,对不同阶段的价值创造进行特征、量级及趋势变化上的分析。

(三)动态价值模型的构建

根据马克思经典理论,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分别来源于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即劳动的两重性。其中,具体劳动生产具体的使用价值,与劳动生产力直接联系;抽象劳动创造价值,由劳动时间来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只与使用价值有关。

1.价值创造的角度。

商品价值由三部分构成,c表示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v表示劳动力的价值,m表示剩余价值。式(1)既可以表示某一单位时间内某类别商品价值,也可以表示某部门的商品总价值。

2.价值决定-具体生产的角度。

式(2)表示商品价值形式上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形成商品所消耗的不变资本部分,以C来表示;二是全部可变资本部分即劳动创造的新价值,以f(t)代表,它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劳动与劳动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中劳动力是劳动者人具体的劳动能力,是劳动者取得工资所对应的使用价值;劳动生产过程就是劳动力的使用过程,是创造价值的过程。劳动力的价值由维持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来决定。式(3)表示劳动的单位时间里,一部分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劳动,另一部分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剩余劳动,其价值分别用f(tv)和f(tm)来表示,对应的时间分别为tv和tm。式(4)中q代表单位时间里的产量,其是劳动生产力条件和时间单位的增函数,即同等条件下,劳动生产力条件越高,产量越大;同等条件下,用于必要劳动的时间越长,产量越大。式(5)中wz表示单位时间里劳动创造的价值的总量,是单位商品价值量和单位时间里的产量的乘积。

3.价值实现-交换的角度。

式(6)中P代表单位商品市场交换价值或单价,假定商品以社会价值进行销售,P也是社会价值。式(7)表示商品交换的等价原则,即使用价值的交换总价值pz由单位商品价值量和交换的商品数量乘积构成,且生产的所有商品都能如数实现交换,没有产品剩余,供求关系处于均衡状态。

本文严格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价值定义、价值决定和价值实现出发,即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构建动态价值模型。所谓动态,就是时间维度上的下一个进程。

式(8)表示劳动时间由上期的t0增加到本期的t1;劳动产出由上期的q0相应增加到本期的q1;单位商品价值量由上期的w0相应变动为本期的w1。式(9)表示在劳动时间由上期的t0增加到本期的t1的过程中,劳动时间是商品价值创造的唯一要素。

为方便表述,假设使用价值数量的变化关系系数为r,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变化关系系数为δ,二者均大于零。

4.经典理论定理

定理一: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大,反之则越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定理二:比较复杂的劳动只是自乘的或不如说多倍的简单劳动。提高劳动生产力使工人能够在同样的时间内以同样的劳动消耗生产出更多的产品。

定理三:不管生产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同一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价值总量是相同的。

三、动态价值模型的应用

(一)劳动生产力恒定条件下动态价值创造

当劳动生产力不变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恒定时,本期劳动生产的使用价值数量与前期相等,则动态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均不变,新价值动态创造为零。

式(14)的经济意义是:简单的重复劳动不增加新价值的动态创造,也就意味着社会进步仅仅表现为物质财富的简单积累。同时社会物价水平保持不变。显然的是,在市场经济时代,劳动生产力不变,社会福利水平提高有限,人的全面发展得不到满足,一方面是满足生存条件的物质商品的使用价值始终维持在初始状态的低阶水平,另一方面满足发展条件的物质商品的市场价值不能有效下降,劳动收入的支付能力不能有效提高即生活质量得不到有效提高。企业生产的积极性来源于剩余价值的追求。在新价值动态创造为零时,企业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生产并不能带来超额的收益,生产的原动力受到抑制,生产的创造性、商品的创新性均受到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呈现低水平、低层次。

由式(1)可得:

式(15)表示劳动生产力不变时,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发生变化,商品生产过程本身无法创造额外的剩余价值,降低工资是获得相对剩余价值的唯一途径。

鉴于劳动生产力不变时新价值动态创造的特点,此类价值创造的过程概括为“制造生产”过程。相应的,新价值动态创造的企业称为“制造生产企业”;新价值动态创造的部门称为“制造生产部门”;新价值动态创造的经济体称为“制造生产经济体”。

(二)劳动生产力变动条件下的动态价值创造

劳动生产力变动有两种可能,一是生产效率提高,一是生产效率下降。生产效率下降的结果是单位时间的产出减少,是经济倒退的表现,存在于短暂的时间里,会被经济行为的理性所纠正。因而其动态价值创造的讨论就没有意义。因此,本文主要探讨生产效率提高的情形。当劳动生产力提高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会发生渐进式变化。初期,部分企业提高劳动生产力,整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逐步地,全部企业提高劳动生产力,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

本文首先考察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时的情况。当劳动生产力提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时,本期劳动生产的使用价值数量超过前期生产的同品质的使用价值数量,但动态价值总量保持不变即新价值动态创造为零。

式(16)的经济意义是:劳动生产力提高后,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即有效表征劳动生产力水平的r与单位商品价值量w成反比关系。劳动价值论以劳动的二重性为前提,既服从劳动质的规定性和又服从劳动量的规定性。因此,动态价值模型下,劳动生产率的动态变化结果是: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例关系恒成立,二者之间不存在正向变动的数量关系。

则当商品销售价格为p0时,w0=p0

式(17)的经济意义是:劳动生产力提高后,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前提下,个别企业的单位商品价值量低于本期市场价格即上期社会价值,也就意味着,提高劳动生产力的企业以高于其个别商品价值量的价格与消费者进行交换,其结果是,企业获得超过商品价值量的超额剩余价值。令超额剩余价值率为K,则有:

式(18)表示劳动生产力提高后,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前提下,企业生产销售产品的超额剩余价值与劳动生产力水平成正比,简单而言,产能越高超额剩余价值越大。超额剩余价值是在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过程中形成的。进一步考察生产过程中,超额剩余价值K的来源。根据式(13),

式(19)的经济意义在于,劳动生产力提高后,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前提下,企业生产带来产出增加时,不变成本被产量分摊,平均成本下降,即劳动生产力水平与企业平均成本成反比。换句话说,企业以较高的劳动生产力水平生产销售产品获取的超额剩余价值,是企业平均成本下降导致的。劳动生产力提高带来企业平均成本下降这一“分摊效应”,是市场经济时代科学技术革命存在性,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理论依据。不仅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时,上述关系成立。进一步的,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后,尽管单位商品价值量是下降的,但企业平均成本下降带来的超额剩余价值仍然是企业生产的目标诉求,上述关系依然成立。

式(20)表示拓展来看,当所有企业的平均成本都下降了,商品市场价格即社会价值也会随之下降。劳动生产力普遍提高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市场价格下降,但同时商品作为使用价值的产量增加。社会福利水平显著提高,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是物质商品的供应量更加丰富,另一方面是物价水平的下降对应的生活质量的逐步提升。

从价值创造的动态模型来看,在劳动生产力变动条件下,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例关系恒成立,劳动生产力水平企业平均成本成反比恒成立,劳动生产力水平与超额剩余价值成正比恒成立。企业以较高的劳动生产力水平生产商品的动力源泉是超额剩余价值,二者是正相关关系。超额剩余价值的产生机制是较高劳动生产力水平企业的平均成本呈下降趋势带来的。企业对超额剩余价值的追求过程就是企业在科技转化、自动化设备、先进管理等一系列提高劳动生产力水平的基础上孜孜以求的过程。马克思超额剩余价值理论中“虚假的社会价值”从理论上得到阐释。上述分析过程可知,“虚假的社会价值”即超额剩余价值是以劳动生产力水平提高为手段,企业的平均成本下降为途径产生的,且不以新价值动态创造的劳动为条件,因此,本文将其区别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的价值,成为虚拟价值。

鉴于劳动生产力提高时新价值动态创造的特点,此类价值创造的过程概括为“创造生产”过程。相应的,新价值动态创造的企业称为“创造生产企业”;新价值动态创造的部门称为“创造生产部门”;新价值动态创造的经济体称为“创造生产经济体”。

(三)生活资料生产部门劳动生产力变动条件下的动态价值创造

生活资料生产部门具有特殊性,一方面,生活资料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力再生产的直接体现,劳动的主体人的生存和发展是第一位。另一方面,与生活资料交换的是劳动力成本即工资,生活资料的价值变动,直接影响劳动者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

如前述分析,不再赘述,在劳动生产力恒定条件下,生活资料本期劳动生产的使用价值数量与前期相等,则动态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均不变,新价值动态创造为零,社会生活资料物价水平保持不变。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劳动生产力的提高,生活资料生产部门无法自行带来劳动者社会福利的增加。当劳动生产力提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时,本期劳动生产的使用价值数量超过前期生产的同品质的使用价值数量,生活资料尽管价值不变,但数量增多,物质商品越加丰富,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劳动者的生活质量。在劳动生产力普遍提高后,生活资料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单位生活资料商品价值量下降,数量增多,市场价格下降。一方面不仅可以改善劳动者的生活质量,还能进一步在物价水平下降后提升劳动者的生活水平。

随着生活资料价格的逐步下降,在工资收入不变的前提下,用于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减少,用于剩余价值生产的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增加。

式(21)表示,尽管劳动时间总量未发生变化,但在必要时间与剩余时间的比例上,会出现此消彼长的过程,剩余时间生产的使用价值的数量会显著上升,社会总体福利水平得到提高。这一变动趋势的经济意义在于,随着生活资料生产部门劳动生产力的提高,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力被动提升,并呈现趋势性的变化,并最终引导全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当然,生活资料生产部门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有一定的极限,且这个过程是在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力提高的进程中相伴而行。但不可否认的是,生活资料生产部门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具有明显的“溢出效应”。新价值的动态创造通过必要劳动时间与剩余劳动时间的分配传导完成。

四、结论与展望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价值定义、价值决定和价值实现的基本理论为基础,考察劳动时间由上期的t0增加到本期的t1;劳动产出由上期的q0相应增加到本期的q1;单位商品价值量由上期的w0相应变动为本期的w1的动态过程中,劳动生产力不变和劳动生产力变化两种条件下的动态价值创造过程。

(一)基本结论

1.劳动生产力不变时,劳动的动态结果是使用价值边际数量保持不变,则动态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均不变,新价值动态创造为零。生产的原动力受到抑制,生产的创造性、商品的创新性均受到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呈现低水平、低层次,价值创造的过程概括为“制造生产”过程。

2.当劳动生产力提高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会发生渐进式变化。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例关系恒成立,劳动生产力水平与企业平均成本成反比恒成立,劳动生产力水平与超额剩余价值成正比恒成立。价值创造的过程概括为“创造生产”过程。

3.提高劳动生产力的企业以高于商品价值量的价格与消费者进行交换,企业获得超过商品价值量的超额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的形成机制是较高劳动生产力水平企业的平均成本呈下降趋势带来的。马克思超额剩余价值理论中“虚假的社会价值”从理论上得到阐释。“虚假的社会价值”是以劳动生产力水平提高为手段,企业的平均成本下降为途径产生的,且不以新价值动态创造的劳动为条件,因此,将其区别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的价值,称为虚拟价值。

4.生活资料生产部门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具有明显的“溢出效应”。新价值的动态创造通过必要时间与剩余时间的分配传导完成,并最终引导全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

(二)研究展望

1.学界关于超额剩余价值来源的问题有三种见解,一是本企业劳动者劳动创造,二是先进的设备生产资料创造,三是劳动生产率低的部门或企业创造并转移。本文通过动态价值创造模型分析,超额剩余价值的动态形成机制是较高劳动生产力水平企业的平均成本下降带来的,将其区别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的价值,称为虚拟价值是一种尝试,有待进一步的论证。

2.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是众多学者深入探究而未能获得一致意见的领域。本文通过动态价值创造模型分析认为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例关系成立。诚然,二者成反比的关系论断是有理论前提的,那就是劳动的质和量两方面均要与劳动生产力互不影响。然而现实生活中,劳动同质的前提条件几乎是不存在的[4]。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正比的规律可以解释社会财富总量大幅度增加的同时,国民生产总值也在增长的实际[16]。劳动异质条件下的价值量变化规律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3.关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有学者认为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是由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本身的价值转化来的,是由脑力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劳动力价值的一部分剩余价值[17]。本文通过动态价值创造模型分析认为这种价值创造机制的观点有待商榷,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动态价值创造上体现的是降低生产成本的作用机制,后续有待进一步论证。

猜你喜欢

价值量生产力动态
国内动态
阜新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评估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动态
海域资源资产、负债及报告有关问题研究
昭阳区森林碳汇释氧及价值估算
法益个数罪刑均衡研究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