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差异、结构优势与区位竞争力
——基于SSM测度的浙江省11个地市第三产业实证研究

2020-08-13王积建

经济论坛 2020年7期
关键词:区位第三产业杭州市

康 达 王积建

一、引言

合理的产业结构可以提高经济增长速度,更能提升区位竞争力。区位竞争力与产业结构之间的耦合,要以区域中心城市引领,带动整体区域协同发展,促成网络化发展格局。准确判断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产业差异特征,有助于深刻理解城市发展方位,认清目前所处的困境,保持产业转型的决心。浙江省第三产业走在了全国前列,在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促进城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11个地市也存在着自主创新能力弱、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结构优势等问题。准确判断城市的产业差异与结构特点,通过因地制宜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区位竞争力。

梳理国内学者关于浙江省第三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浙江省产业结构优化的途径、路径和模式。浙江省产业结构优化必须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资本链整合提升的高度,以需求导向、创新驱动导向、制造业服务化导向、新型城市化导向、对外投资导向这五条途径实现高端化、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大发展[1]。在全省层面推广建设国际产业合作园,促进区域经济从内源式发展转向通过国际产业合作吸纳国际高端项目的开放式发展[2]。传统产业应针对不同行业特点推动转型升级,构建较为完整的智慧产业链,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智慧产业的竞争力[3]。通过国内产业梯度转移,压缩与转移产能相对过剩的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4]。要解决浙江制造业现存的问题,应从打破传统路径、组织创新、技术创新、政策诱导和完善市场体系等方面努力[5]。浙江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互为依托、相辅相成,专业市场必须做出适应性的新调整、新变革,有效助推周边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发展[6]。推动传统产业向供应链电子商务化、构建与电子商务融合创新的新型产业联盟体,创新传统产业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建立“政府推动、企业为主、政企共建、市场运作、资源共享”的运行模式[7]。二是浙江省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浙江产业集群竞争力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制造业上,而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装配制造业上的集群竞争力较弱,应将改善集群网络系统的构成和运行质量作为未来产业政策的重点[8]。创新环境、人才储备程度等因素是影响绍兴纺织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9]。三是浙江省特殊产业优化的问题和对策研究,如浙江省海洋产业、地板产业、花木产业、纺织行业等[10-12]。综上所述,较多学者从浙江省产业结构优化的推进路径、影响因素、对策建议等维度展开研究探索,研究成果对推进浙江省产业结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缺少针对浙江省11个市产业水平的差异分析。科学研判各市产业结构优化的水平和速度,针对各市的产业结构问题精准施策,对解决这些问题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产业结构的测评方法

目前在产业结构的测评方法中,用于测度产业结构方向的工具有产业结构优化超前系数和Lil⁃ien指数;用于测度转型升级速度的工具有More值和结构偏离度[13-14]。另外还有偏离-份额分析法可用于测度产业结构优势和产业竞争力优势[15-16]。研究浙江省各市第三产业优势的比较,故使用偏离-份额分析法进行分析。偏离-份额分析法(Shiftshare Sethod,SSM)是由美国经济学家Daniel(1942)和Creamer(1943)相继提出,之后经过Dunn(1960)等学者总结并完善,成为国内外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效益分析中被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它是将计划期间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与标准区(标准区是指所选取的参照量)作比较,能比较准确地确定区域内各部门或产业的发展状况与标准区相关部门或产业相比竞争力的大小,且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动态性[17]。

以杭州市第三产业为例。假设参照对象是浙江省第三产业。设杭州市基期、报告期的GDP分别为A0,A1,基期、报告期第三产业产值分别为a0,a1;浙江省基期、报告期的GDP分别为B0,B1,基期、报告期第三产业产值分别为b0,b1。

N表示杭州市第三产业的份额分量,是杭州市第三产业按照浙江省平均增长率增长所得到的增长量。P表示杭州市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分量,是杭州市第三产业结构优势带来的增长量。当P>0时,表示杭州市第三产业具有结构优势;当P<0时,表示杭州市第三产业缺乏结构优势。

D表示杭州市第三产业的竞争力偏离分量,是杭州市与其它地区相比的区位优势带来的增长量。当D>0时,表示杭州市第三产业具有区位竞争力优势;当D<0时,表示杭州市第三产业缺乏区位竞争力优势。

S表示杭州市第三产业的总偏离分量。S>0表示杭州市第三产业增长率高于平均水平;S<0表示低于平均水平。

当N>0,且S>0时,杭州市第三产业称为优势产业;当P>0,且D>0时,杭州市第三产业称为结构好且竞争力强的产业[18]。

三、浙江省各市第三产业差异比较

(一)浙江省与各市相关数据搜集

从《浙江省统计年鉴》搜集到浙江省2007—2018年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产值数据,以及11个市的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产值数据(表1、表2)。

表1 浙江省与各市的生产总值单位:亿元

表2 浙江省与各市的第三产业产值单位:亿元

表3 浙江省各市第三产业份额分量单位:亿元

表4 浙江省各市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单位:亿元

(二)浙江省各市第三产业结构分析

使用份额-偏离分析法,得到浙江省11个市第三产业三种偏离分量值,其中,各市份额分量如表3所示,各市结构偏离分量如表4所示,各市区位竞争力偏离分量如表5所示。

(三)浙江省各市第三产业优劣比较

1.总偏离量的比较。根据表4和表5,计算出11个市的总偏离分量S,再画出11个市第三产业的总偏离量S趋势图,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在2008—2018年期间,杭州市每年的第三产业总偏离量S>0,而且呈现递增态势,表明杭州市第三产业增长率每年都高于平均水平,而且幅度逐年拉大。(2)对于绍兴、温州、嘉兴、宁波四个市,在2008—2016年期间第三产业增长率在平均水平附近波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但从2017年开始明显高于平均水平。(3)对于台州、舟山、丽水三个市,在2008—2018年期间第三产业增长率一直在平均水平附近波动。(4)对于衢州、湖州和金华三个市,在2008—2016年期间第三产业增长率在平均水平附近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但从2017年开始明显低于平均水平。

表5 浙江省各市第三产业区位竞争力偏离分量单位:亿元

为了分析各市总偏离量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18],F值=4.23,相伴概率p=0.0000<0.01,表明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具有显著差异。

2.结构优势的比较。根据表4,画出11个市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分量趋势图,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在2008—2018年期间,各市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大于0,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说明第三产业具有结构优势,而且结构优势越来越大。(2)2018年各市第三产业结构优势由大到小排序为:杭州>宁波>金华>台州>湖州>衢州>温州>嘉兴>绍兴>丽水>舟山。为了分析各市结构偏离分量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F值=6.47,相伴概率p=0.0000<0.01,表明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具有显著差异。

图1 总偏离量的比较

图2 结构偏离分量的比较

3.区位竞争力的比较。根据表5,画出11个市的区位竞争力分量趋势图,如图3所示。从图3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杭州市第三产业具有区位竞争力优势,而且从2013年开始拉伸,一直保持快速上升趋势。(2)除杭州之外,其他地区从2017年开始第三产业区位竞争力优势出现了明显的分化,绍兴、温州、嘉兴和舟山具有竞争力优势,而衢州、金华、湖州、宁波、台州和丽水缺乏竞争力优势。为了分析各市竞争力偏离分量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F值=3.59,相伴概率p=0.0004<0.01,表明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具有显著差异。

图3 区位竞争力的比较

图4 2018年各市优势产业的识别

图5 2018年结构好且竞争力强的产业识别

4.优势产业的识别。为了识别2018年各市的优势产业,根据表4和表5,计算出11个市的总偏离分量S,然后以份额分量N为横坐标,以总偏离量S为纵坐标画图,如图4所示。从图4可以看出:(1)2018年杭州、宁波、温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丽水的第三产业是优势产业,其中杭州的优势最大。(2)2018年只有衢州、湖州和金华第三产业不是优势产业,其中衢州的优势最小。

5.结构好且竞争力强的产业的识别。为了识别2018年各市的结构好且竞争力强的产业,以结构偏离分量P为横坐标,以竞争力偏离分量D为纵坐标画图,如图5所示。从图5可以看出:(1)2018年杭州、绍兴、温州、嘉兴、舟山的第三产业是结构好且竞争力强的产业,其中杭州的结构优势最大,绍兴的竞争力优势最大。(2)2018年衢州、金华、湖州、宁波、台州、丽水的第三产业不属于结构好且竞争力强的产业,其中丽水的结构优势最小,衢州的竞争力优势最小。

6.主要研究结论。通过对浙江省11个市第三产业竞争力的比较,获得了以下主要结论:(1)对于杭州市,在2008—2018年期间,第三产业增长率每年都高于平均水平,是优势产业,而且优势幅度逐年拉大,不但具有结构优势,而且具有区位竞争力优势。(2)对于绍兴、温州、嘉兴和舟山,在2008—2018年期间,第三产业增长率高于平均水平,是优势产业;不但具有结构优势,而且结构优势越来越大。从2017年开始竞争力优势明显扩大。(3)对于宁波、台州、丽水,在2008—2018年期间,第三产业均具有结构优势,而且结构优势越来越大。从2017年开始明显缺乏竞争力优势,但增长率仍然高于平均水平,仍然是优势产业。(4)对于衢州、湖州和金华,在2008—2018年期间,第三产业均具有结构优势,而且结构优势越来越大。从2017年开始明显缺乏竞争力优势,且增长率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属于劣势产业。(5)11个市第三产业结构优势、竞争力优势均具有显著差异。

四、结果分析与讨论

通过对11个地级市第三产业结构优势、区位竞争力优势的分析,发现城市间均具有显著差异,城市的地理环境、人口流入、传统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等,都对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杭州第三产业具有结构优势和区位竞争力优势,主要原因是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发展的主引擎,是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已经连续12个季度保持20%以上的增速,促使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总量的比例达到60%以上。人才净流入率、海外人才净流入率均居全国城市第一,国家级孵化器数量居全国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首位。

对于绍兴、温州、嘉兴和舟山这四个地区,以绍兴为例,绍兴地处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长三角“金南翼”,构建了“融杭联甬接沪”开放发展大格局,制定实施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度接轨上海、杭绍甬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等系列“行动计划”。201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00余亿元,居全国城市第36位。从2015年到2018年第三产业产值增长率为390.2%,在11个地区中排名第一。截至2019年,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已经完成了第一个三年计划,形成了以纺织、化工和金属加工三大传统产业,以黄酒和珍珠两大历史经典产业,以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现代医药和新材料四大新兴产业为主体的“3+2+4”产业体系。

对于宁波、台州、丽水这三个地区,以宁波为例,宁波商务业务扩展性非常好,宁波港拥有众多的国内航运支线,货物能够快速直达沿海各港口和长江沿岸城市,同时拥有杭州湾跨海大桥与上海国际大都市形成2小时交通圈的同城效应,构成了大长三角第三产业的发展格局,现代服务业发展在长三角经济圈对外贸易的战略地位明显提升,外贸、物流、金融、会展、旅游、文创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但宁波的经济分布不均衡,同时没有主导产业带动整个区域快速发展。

对于衢州、湖州和金华这三个地区,以衢州为例,衢州是生态城市,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第三产业主要以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通信设备制造、木材加工业为主,产业规模小、产值少。

猜你喜欢

区位第三产业杭州市
袁奇峰:广州南CBD,优越区位截留全城商机
郑州:紧抓区位优势 未来发展可期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风景如画的杭州市卖鱼桥小学
《杭州市行道树修剪技术规范》编制的必要性探讨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9%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6%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地理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