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好胃里的“阀门”
2020-08-12贺蓓丁世刚
贺蓓 丁世刚
吃饭进食,是人每天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当我们进食食物以后,食物经过咀嚼,经由咽喉部到达食管,顺着食管而下,就到了胃中。在食管与胃的相接处,就有一个重要的人体“阀门”——贲门,当食物进入胃部后,贲门会自动的闭合,胃部的蠕动、挤压消化不会使胃中的食物向上涌入食管,这便是贲门的功劳。而如果因为某些原因,这个阀门出现了问题,便有可能患上一种恼人的疾病——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反流并不罕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男女患病率无明显差异,欧美国家的患病率为10%~20%,而亚洲地区患病率约为5%,我国的发病率约为5.57%。随着饮食习惯的改变等因素,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的胃食管反流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根据2019年的数据显示,北京、上海、西安等大型城市的发病率可高达10.19%以上。
尽管发病率并不低,但胃食管反流的就诊率却比较低,在某些地区二者甚至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胃食管反流具有相对典型的症状,比如泛酸、胃烧心、胸骨后烧灼感等,但由于沿食管逆流而上的胃内容物呈较强的酸性,在酸性的刺激下可能出现声音嘶哑、咽喉部不适、咽喉部异物感、咳嗽等不典型症状,这使得很多患者认为可以自愈、不必去医院,或是跑错科室,反复检查无果。来自北京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内科主任贺蓓、消化科副主任丁世刚告诉我们,胃食管反流是一个必须要重视的“慢性”病症,但如果忽视,也有可能导致十分危急的后果。
不可不重视的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反流通常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让人感到特别难受,处于较大的痛苦之中。胃食管反流还有可能引发特别严重的并发症。食管的结构、组织与胃并不完全相同,胃的内壁能够承受胃酸带来的酸性环境,食管的内壁、黏膜并不能做到这一点。反流的胃内容物酸性较强,便可能直接造成食管黏膜的损伤,引发食管下端黏膜的糜烂,出现溃疡,长期如此,便有可能引发消化道大出血甚至是穿孔。
除此以外,另一个十分明确的胃食管反流危害是致癌。胃酸反流到食管下段,引起食管下端黏膜的糜烂、溃疡,我们的机体会开始进行黏膜的修复,如果不及时治疗,反流持续存在,食管下段便处于损伤-修复-损伤-再修复的长期循环中,这便有可能诱发癌症。食管上皮本是鳞状上皮细胞,反复发作后变成柱状上皮细胞,异型细胞的出现、增多,可能会引发食管腺癌。可以说,胃食管反流是十分明确的食管癌发病原因之一,如果存在长期存在胃食管反流,患食管癌的风险将大大增加。
总体来说,目前认为胃食管反流造成的损伤、并发症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是一种慢性疾病,但是,这种疾病也有可能导致一些十分凶险的并发症,如喉痉挛、支气管痉挛等。这些都有可能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如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易出现生命危险。丁主任与我们分享了王女士的病例。
王女士感觉咽部不适多年了,时好时坏,每次发病,咽喉发紧,总感觉有东西来回移动,那种难受就像“爬虫”。起初症状不是很重,以为多休息,慢慢就会好转,直到一次逛街刚回到家,喉咙异样感觉又突然出现了。家人发现王女士脸色不对,说不出话,立即将她送往医院。到医院时她已经出现喉部痉挛,出现了明显的窒息情况,呼吸困难,所幸抢救及时,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抢救,王女士转危为安。也正是通过后续住院的详细检查,丁主任发现王女士窒息的诱因,便是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发生的原因
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40~60岁为发病高峰年龄,国内调查显示,30岁以上者的反流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30岁以下者,在60~70岁达到高峰。之所以发病率随年龄增长,主要是由于年龄增长贲门区域易发生松弛,进而引发胃食管反流。
人衰老后,位于胸腔与腹腔间的横膈比较松弛,会导致贲门关不严。吃完饭后,贲门关闭,可以防止胃中食物倒流回食管。贲门关不严,躺下时,胃里的食物容易反流回食管,出现烧心、胸骨后不适、胸痛等症状,如果胃内容物继续往向上反流,走到咽部(食管和气管入口的地方),反流到气管里,引起呼吸系统的症状(咳嗽、哮喘、声音沙哑等)。
特别是中老年人腹内压增高(呕吐、负重劳动等)及胃内压力增高(如胃扩张)也导致胃食管反流。
贲门异常打开的原因主要与年龄与饮食有关。年龄增大,食管括约肌的功能减退,一过性的括约肌的松弛发生较多。另一方面,食用刺激性食物,如浓咖啡或某些药物,只要是能引起食管括约肌功能下降,导致贲门打开,胃里的食物就容易反到食管。
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
胃食管反流的典型症状包括泛酸、胃烧心、胃痛、胸痛、嗓子痒、咽喉不适、咳嗽喘息等。不典型症状主要有咽炎、龋齿、慢性咳嗽、鼻炎、鼻窦炎、肋两侧痛等。丁主任提醒,如果反复治疗不好的跟消化系统、食管、鼻咽部相关的问题,须警惕是不是和胃食管反流有关。
普通的咳嗽和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如何鉴别?
感冒咳嗽
季节变化里,感冒的咳嗽最多,多伴有上呼吸道症状与咽痛,常有白色或黄色黏痰,可能会出现发热,常见打喷嚏、流清鼻涕,发病急,1~2周能自愈。
慢性气管炎咳嗽
秋季好发,天气转暖症状有所减轻,每年咳嗽咳痰连续3个月,且持续2年甚至以上,时间长。
反流性咳嗽
咳嗽时间通常较长,但多不会迁延数年,常见6~8周不愈的慢性咳嗽,多伴有消化系统的症状,胃部不适、泛酸烧心等。可能会感觉有小爬虫在气管、食管爬,忍不住想咳,进食油腻、过甜食物、过饱时症状加重,夜间容易发作,伴有泛酸、胸骨后烧灼感,服用抑酸药物后咳嗽能缓解。
贺主任提醒,这些情况要警惕胃食管反流病:在餐后、餐中、睡眠期间或晨起时发生轻重不等以至剧烈的咳嗽、咳痰,甚至因夜间呼吸不畅或不自主的咳痰而惊醒,被迫居于端坐位或直立位,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胃食管反流病的预防
饮食注意
通常来说,无论是预防胃食管反流的發生,还是已经患有胃食管反流想减轻症状、控制病情,饮食管理都是十分重要的。丁主任建议,对于四类食物要尤其注意。首先是豆浆、豆腐等豆制品与牛奶等高蛋白食物,这类食物可以适当使用,它们与胃食管反流病没有密切的关联,但是如果吃得过多,豆制品与牛奶容易引起胀气,故不主张多吃。其次是刺激性食物,在病情的发作期,像辣椒、蒜、洋葱、辣椒酱以及其他很辣的食物都应该尽量少吃。再次是番茄、番茄酱与其他水果类食物,如果吃了之后没有加重症状的可以适量吃一点,但不主张多吃,如果吃了之后症状明显加重了,在这段时期就尽量少吃。最后是含糖较多的食品,甜食会诱发胃酸分泌增加,故在发病期尽量少吃甜的。
生活习惯注意
贺主任建议,我们适当垫高头部,但只把头垫高是不正确的,最好就是床脚也抬高一些。床头与水平面呈15°~20°角最为合适。
另外,睡前尤其是睡眠前3小时内尽量不要再吃东西,尤其是甜食,以免加重或诱发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反流病的检查
24小时pH检测是发现胃食管反流的重要检查。检测仪分为主机和导管,导管可以通过鼻腔置入到食管下段,动态监测食管下段的pH值,如果数值小于4,说明存在胃酸反流了。
导管有36~45厘米长,再长的有50厘米,一般监测食管是贲门向上5厘米。24小时监测后主机能导出反流时间(pH≤4分钟),合计反流时间(pH≤4%,正常值<4.2%),反流周期数(正常值<50),长反流的周期数(正常值<4),最长反流(正常值<9.2分钟)这6项指标的数据,根据数据制定评分,再根据评分诊断是否有胃食管反流病,诊断胃食管反流病分数应为14.72以上。
监测时间通常为24小时,有时候可能要48小时,通过1~2天的监测来判断整个消化道内的状况。
丁主任提示,在我国,食管癌和胃癌高发,消化道炎症的发病率也非常高,所以出现胃烧心、泛酸不适症状首先建议做胃镜,排除胃、食管的恶性病变与炎症后再做24小时食管pH监测。有时候如果存在胃食管反流导致的反流性食管炎,胃镜也可以直接在镜下观察到。
(编辑 车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