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
2020-08-12郭红梅
摘 要:小学是基础教育阶段,肩负着启蒙的责任。小学生的思想尚未成熟,他们好奇心强,且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所以他们缺少遵守规则的意识,给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因此,为了提高小学生对社会规范的了解与认识,同时建立良好的班级环境与学习环境,提高教学效率与学习效率,小学班主任必须加强班级管理。为此,本文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情况进行了介绍,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22-0006-02
引 言
教师是学生学习生活中接触最多的群体,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班主任作为小学生在学校学习与生活的引导者和管理者,所采用的班级管理策略也会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产生直接影响[1]。
一、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概述
小学是学生正式脱离家庭保护,进入学校接受教育的重要阶段。而这一时期的学生会初步接触并认识社会,开始形成价值观。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内容繁多且复杂,还经常出现各种突发事件,再加上小学生缺少遵守规则的意识,所以整个班级管理工作的难度较大。而班主任既肩负教育工作,也肩负班级管理工作,压力也比较大。在这种背景下,班主任需要兼顾双方,要考虑到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性格、需求、家庭背景等的差异,密切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并完善班级管理方式,进而提高班级管理的效果[2]。
二、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意义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主要有四方面内容:集体活动、关注发展、教育资源与德育工作[3]。当前小学生大部分为独生子女,从小受尽宠爱,会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情况,给管理工作增加了一定难度。同时每位学生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其家庭背景、生长环境、性格、思考方式、喜好、心理特点等都存在差异,因此,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工作内容远超其他教育阶段的管理内容。
近些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不断深入发展,人们逐渐更加关注小学生的心理状态,所以小学班主任必须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对班级管理方法进行创新。同时,小学班主任还需要不断创新管理手段,做到与时俱进,如此方可保证班级管理方式更符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与认知水平,进而提升管理效率。最后,班主任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价值,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
三、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1.过于重视成绩
即使在小学阶段,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也很大,升学、考试给学生与教师带来了极大压力,于是考试成绩几乎成了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同时也成了评价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效果的指标。受此影响,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也开始着重强调学生的考试成绩,所以当前小学教学经常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占用体育课、撤掉副科、拖堂、利用大课间安排学生写作业等。班主任多为主科教师,所以部分班主任经常利用班主任班级管理职务之便占用副科、课间时间等进行本学科教学。
2.问题处理不公正
当前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经常出现一种情况:在对班级事务进行处理时,没有深入了解事情经过就对其作出评价,导致处理结果不公正。上述情况会使班级凝聚力降低,对以后班级管理工作极为不利[4]。例如,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对班主任提问时,班主任会表现得更有耐心,而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提问时,班主任会有不耐烦之感。虽然班主任不是有意为之,但也会被学生感受到,进而影响班级管理质量。
四、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班主任因素
教师角色错位。当教师不明确自身角色定位时,班级管理就容易出现问题,导致唯我独尊型、事必躬亲型、放任自流型、事后“救火”型、角色模糊型的班主任出现[5]。出现上述种种情况,原因就是班主任掌握不好与学生交流时的“度”,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特别是对民主管理班级这个基本问题的误解与忽视。还有一部分班主任教师工作倦怠,在班级管理工作方面表现得不积极。
此外,一些教育部门没有为班主任教师做过培训,学校也只是简单地奉行老教师与新教师搭班的原则,很多年轻教师也只是靠自己在实践和摸索中积累经验教训。对班级日常管理所需要的理论知识掌握得较少,有的是掌握了却不会实际运用。班主任自身素質的缺乏,也是影响班级管理的重要原因之一。
2.学生因素
“学生普遍缺乏自主性,不愿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左右手,是班级的核心力量。班级干部的责任不明确,监督不到位,奖惩制度更加不完善。”班干部制度一般由班主任做主,学生就算不认同,也没有办法申诉。这样没有得到学生认可的制度,无法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3.社会舆论因素
教育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社会媒体对教育的关注度也日趋上升,班级的管理、教师的责任、学生的问题,每每媒体报道教育问题,都会令教育主管部门头痛不已,“这样,人心惶惶,影响平常的教学秩序不说,更影响了教师与学生的争优意识”。一些不良风气的畅行,也给班主任工作带来了压力和影响。
五、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
1.做好师生交流
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拉近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对班主任更加信任,从而有利于班级管理活动的开展。例如,对于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班主任要认真观察其学习情况,找出其学习成绩不好的原因,并主动与其沟通交流,传授其正确的学习方法。值得注意的是,班主任与学生沟通时要采用正确的方式,要善于聆听,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然后通过语言进行引导,并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避免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2.开展多样化班级活动
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较轻松,为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班主任要积极开展多样化班级活动。利用课间休息、班会等时间开展各种活动,能够为学生创造竞争、交流与合作的机会,还可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着积极影响。同时,利用班级活动开展德育工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其全面发展。
3.培养班干部队伍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内容较为复杂,加上班主任自身还有着教学任务,所以无法顾及每位学生。为减少班级管理的工作量,同时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班主任要培养班干部队伍,帮助自己进行班级管理。在对班干部进行任命时,教师要公平公正,如此方可保证班干部得到学生的认可,同时有利于其后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此外,班主任还要做好对班干部的监督工作,及时了解班干部的工作情况。
4.做到一視同仁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工作的执行者,同时也是学生的引导者,作为小学生在校期间接触最多的群体,其行为举止与处理事务的态度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影响。所以,班主任要通过自我学习提高自身的修养,同时在处理问题时要秉持一视同仁的原则,并坚持做到公平公正,无论班级管理还是教育教学都要做到有教无类。这样才能使班主任树立威信,才有利于班级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5.加强文化建设
提高考试成绩是学生、家长与班主任的共同目标,但班主任不能只关注成绩而忽略了班级文化建设与学生的身心健康。班级文化建设工作与学生的考试成绩并不是对立的,二者可以互相促进。班级文化建设不仅能缓解学生的压力,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还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而提高其学习效率。此外,班主任还可以与其他教师合作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如美术教师、体育教师、音乐教师等,这样既不会占用其他时间,又能够保证班级文化建设开展得更加有效。
6.完善评价方式
评价能够帮助学生认清自身的优劣,帮助学生扬长避短。因此,笔者认为,班主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是引导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找出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发现闪光点并加以发扬,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二是全面评价学生,要发现其优点并给予肯定,若学生犯错误可不直接进行批评,而是进行引导;三是可让学生进行互评,相比于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且在校期间接触更多,彼此更了解,因此,学生互评能够发现教师没有注意到的地方。
7.强化与家长、科任教师的联系
班级管理不仅需要班主任的努力,还需要家长、科任教师的配合,所以班主任要加强与家长及科任教师的沟通,了解学生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情况,进而完善班级管理工作。一方面,班主任要主动和科任教师沟通,向其反映班级情况,同时还要询问学生上课时的表现,双方做好交流,达成一致,共同加强教育管理工作;另一方面,班主任要主动和学生家长沟通,这样,家长可以了解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班主任则可以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状态。
结 语
综上所述,加强班级管理是小学班主任的重要工作内容,可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但受到小学生天性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等因素及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当前部分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并不理想。鉴于此,笔者提出了一些小学班级管理策略,希望能提高班主任管理质量。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班主任应因材施教并循序渐进。
[参考文献]
曹俊炜.独立学院“三位一体”的班级建设模式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龙慧林.做一个优秀的配角——浅谈科任教师如何参与班级管理[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2,6(15):72.
付辉.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职责变迁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2.
孙玉洁.新课程对“班级、班级管理”概念的重建[J].辽宁教育研究,2015(10):74-77.
李毅.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责任[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21):21.
作者简介:郭红梅(1988.4—),女,内蒙古赤峰人,小学二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