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脑钠肽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部位和预后的关系研究
2020-08-12廖春华李俊宁邹淑琴邹云新徐淑娟
廖春华 李俊宁 邹淑琴 邹云新 徐淑娟
广东省丰顺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广东丰顺 514322
脑钠肽是一种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标志物,其 产生于心室压力与容量超负荷,通常由心肌细胞在心肌梗死发生后的1h内释放出来,随后随着左心室壁压力增加、心脏收缩舒张功能障碍而不断升高[1]。有研究显示[2],脑钠肽不仅可以用于诊断急性心肌梗死,还可以用于判断心肌梗死轻重程度、梗死位置及预后。本研究选取2017年1月~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60例,为其进行血浆NT-proBNP检测,试分析血浆NT-proBNP水平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部位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60例,根据患者梗死部位的不同将其分为四组,其中下壁梗死患者40例、前间壁梗死患者40例、前侧壁梗死患者40例、前壁梗死患者40例。下壁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62~78岁,平均(70.0±9.2)岁。前间壁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61~79岁,平均(70.1±9.1)岁。前侧壁组男17例,女23例;年龄60~80岁,平均(70.2±9.1)岁。下壁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63~77岁,平均(70.2±9.1)岁。各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行性。
纳入标准:(1)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相符,以下三条满足2条:缺血性胸痛时间超过30min且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未见缓解;心肌标志物浓度明显改变,肌钙蛋白呈阳性,肌酸激酶及肌酸激酶同工酶为正常范围2倍;心电图至少有临近的2个导联呈ST段抬高。(2)既往无急性心肌梗死病史。(3)患者了解研究内容,已签署相关协议,医院伦理部门也批准此次申请[3-5]。
排除标准:(1)肝肾功能异常。(2)合并有心脏瓣膜病变、严重心肌病、心室肥大者。(3)同时存在下壁梗死和前壁梗死者。(4)合并有急性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者[6-9]。
1.2 方法
四组患者入院后采集静脉血液4mL,放入抗凝试管中,置于离心仪进行处理,转速3000转/min,时间5~10min,待血清、血浆分离后,将血浆提取出来,以酶联免疫吸附法、罗氏公司生产的检测仪及配套试剂对血浆NT-proBNP水平进行测定,其正常参考范围为0~125ng/L[10]。以12导联心电图进行检查,根据ST段抬高特征判断梗死部位,若是抬高段为V1~V5或V3~V5,为前壁梗死;若是抬高段为V1~V3,为前间壁梗死;若是抬高段为V5~V7,为前侧壁梗死;若是太高端为Ⅱ、Ⅲ与aVF,为下壁梗死[11-13]。
随访1个月,观察160例患者的预后—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肌梗死、心绞痛、恶性心律失常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随访1年后,观察160例患者的预后—死亡,包括有心源性休克死亡、肺部感染死亡、恶性心律失常死亡。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不同梗死部位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以分析血浆NT-proBNP水平和梗死部位之间的关系。(2)比较发生心血管事件(不良预后)患者和未发生心血管事件(良好预后)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以分析血浆NT-proBNP水平和预后之间的关系。(3)比较发生死亡事件与存活事件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或F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梗死位置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比较
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从低到高分别为下壁、前间壁、前侧壁、前壁,四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梗死位置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比较(x ± s,ng/L)
2.2 1个月后不同预后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比较
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0%,心血管事件未发生率为90%,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高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1个月后不同预后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比较(x ± s,ng/L)
2.3 1年后不同预后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比较
随访1年后,死亡患者15例,其中心源性休克死亡7例、肺部感染死亡5例、恶性心律失常死亡3例。发生死亡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与存活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1年后不同预后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比较(x ± s,ng/L)
3 讨论
3.1 血浆NT-proBNP的价值
脑钠肽合成自心脏心室细胞,在缺血缺氧、神经激素、心室扩张以及心室压力增大的情况下会大量释放,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会出现心肌严重缺血以及左室舒张、收缩功能障碍现象,进而导致室壁张力因此升高,脑钠肽在诱导下含量水平将不断升高[14],针对这一特征,临床可以将血浆NT-proBNP作为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标志物。
3.2 血浆NT-proBNP与梗死位置的关系
严静等[15]研究指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NT-proBNP的水平与病变位置、冠脉狭窄程度有密切的联系,即左前降支病变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要高于右冠脉病变,回旋支病变则低于左前降支病变、高于右冠脉病变。在症状出现的12h前和再灌注的24h后,前壁梗死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要高于下壁梗死患者。本研究中下壁梗死、前间壁梗死、前侧壁梗死、前壁梗死四组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严静的研究结果及结论相符,这意味着不同梗死位置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存在明显不同,临床可以借助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来评估梗死位置。
3.3 血浆NT-proBNP与预后的关系
本研究为160例患者进行了随访,根据其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为预后良好的144例和预后不良的16例,为二者均进行血浆NT-proBNP水平检测,结果显示:预后良好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低于预后不良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短期内可以通过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高低来评估患者预后是否良好。但本研究结果显示,发生死亡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与存活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并不能反映出患者的生存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