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化瘀法对预防局部麻醉下血管腔介入术后发生再狭窄的效果
2020-08-12邱桂华
谭 花 刘 栋 邱桂华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麻醉科,广东广州 510130
随着近年来医疗技术的进步,下血管腔介入技术日益精湛和完善,主要用于治疗闭塞性疾病和血管狭窄型疾病[1],具有安全性、有效性、操作简便性、微创性等优势,能够有效彻底改善血管运行状况,且此类手术可重复性操作,从而提高血管重建成功率,降低病死率,但随着相关研究增多[2],临床学者发现,在实施下血管腔介入技术后,容易因多种因素诱发再狭窄,从而影响预后,对此还需在术后配合相应药物治疗,从而缩短患者康复时间[3]。分析往期报道,可发现疏肝化瘀法具有较高推广性,其能够促进血管生成,增强内皮细胞释放效应,抑制血小板聚集,发挥抗凝作用,以免术后诱发再狭窄[4]。而为了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案,本次在面对实施局部麻醉下血管腔介入治疗患者时,运用了不同治疗方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月22日~2019年5月22日100例实施局部麻醉下血管腔介入治疗的患者,采用抽签随机化分组,两组各50例,人员均在期间收治。入选标准:(1)患者均存在介入适应证,且经介入手术治疗成功;(2)患者均存在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表现为静息性疼痛或间接性跛行;(3)患者管状弥漫病变或血管局限长度0.5~10cm,下肢血管造影血管狭窄>70%;(4)患者踝肱指数<0.9;(5)患者经MRA、CTA、彩超检查,确诊为下肢动脉多节段狭窄,经下肢血管彩超B超检查,可发现最大血流速度减低,存在不同程度的粥样斑块形成或下肢动脉血管狭窄。
观察组平均年龄(62.6±3.6)岁;男29例,女21例;Fontaine法:8例为Ⅳ期(坏疽期),15例为Ⅲ期(营养障碍期),18例为Ⅱ期(局部缺血期),9例为Ⅰ期。对照组平均年龄(62.6±3.5)岁;男28例,女22例;Fontaine法:9例为Ⅳ期(坏疽期),16例为Ⅲ期(营养障碍期),19例为Ⅱ期(局部缺血期),6例为Ⅰ期。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包括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河南新帅克制药股份有限公司,H20123115),每次口服75mg,1次/d;阿司匹林(呼伦贝尔康益药业有限公司,H15020766),每次口服 100mg,1次 /d,连续服用3个月;低分子量肝素(昆明积大制药股份有限公司,H20053200),每次 4000U,12h,皮下注射1次,连续治疗5~7d。
观察组采用疏肝化瘀法治疗,基础配方:延胡索 12g,生牡蛎 10g,生水蛭 12g,炙甘草 20g,薄荷10g,生姜 15g,茯苓 15g,白术 15g,白芍 30g,当归30g,柴胡15g,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连续服用3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股浅动脉血流速度、股总动脉血流速度、再狭窄率、ABI指数(踝肱指数)、症状改善情况。
临床症状[5]:主要评估疼痛评分、间歇性跛行距离评分、冷感评分等症状,疼痛评分标准:4分:需通过止痛剂缓解,且严重影响睡眠质量;3分:需使用止痛药止痛;2分:需偶尔使用止痛剂,但正常情况下能够忍受;1分:被问时能够回忆,偶有疼痛感;0分:无疼痛。间歇性跛行距离评分:4分:行走100~299m,有疼痛感;3分:行走300~399m,有疼痛感;2分:行走400~499m,有疼痛感;0分:行走距离>500m,无疼痛感。冷感评分:4分:受累肢体存在明显冷凉感觉,需选用保暖措施;3分:存在明显冷凉感,但通过治疗后,能够缓解;2分:肢体经常性存在怕冷、发凉感觉;1分:偶感怕冷、发凉感觉;0分:无冷感。
再狭窄标准[6]:经动脉造影检查,显示血管再次狭窄50%以上,且肢体存在强烈疼痛感、间歇性跛行。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 ± 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观察组疼痛评分、间歇性跛行距离评分、冷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比较(x ± s,分)
2.2 两组患者ABI指数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段的ABI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ABI指数比较(x ± s)
表4 两组患者股总动脉血流速度比较(x ± s,cm/s)
表5 两组患者股浅动脉血流速度比较(x ± s,cm/s)
2.3 两组患者再狭窄率比较
观察组再狭窄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再狭窄率比较
2.4 两组患者股总动脉血流速度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1、3个月股总动脉血流速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2.5 两组患者股浅动脉血流速度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1、3个月股浅动脉血流速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飞速发展,微导管的使用开始推广[7],而下血管腔介入与传统治疗方案相比,主要优势在于:(1)下血管腔介入能够有效降低住院成本,缩短住院时间,加速术后恢复,同时此类手术为可重复性,能够消除流入通道与流出通道间的影响,疏通病变部位近远端的血流通道,彻底改善血运状况[8];(2)下血管腔介入更适用于高危患者和老年人,提高血管重建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减轻开放性手术对血管造成的创伤[9]。虽然下血管腔介入治疗效果显著,但术后可因为局部炎症反应、血管重构、平滑肌细胞增殖、血栓形成、术中器械刺激所致血管弹性回缩造成血流动力学改变,最终引起再狭窄,对此还需注重术后相关治疗[10]。
针对再狭窄早期常运用血管内超声溶栓术、血管内斑块旋切术、血管内激光成形术、血管内放射治疗,其均存在较大创伤性,且以局部为主,整体疗效不佳[11]。对此部分学者提议运用药物治疗,早期常通过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虽可达到一定症状,但整体效果仍不佳[12]。而从中医角度分析,下肢血管阻塞,血流障碍主要是因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胃气不降,脾气不升,气机不畅,血液瘀滞不行,气不行血,导致水湿不化,聚而成痰浊,瘀阻脉络,痰瘀互结,阻碍血运[13]。本研究疏肝化瘀法用药主要是由延胡索、生牡蛎、生水蛭、炙甘草、薄荷、生姜、茯苓、白术、白芍、当归、柴胡等药材组成,其中茯苓、白术具有健脾益气、助脾胃之运化等功效;生姜具有助肝为刚脏、散邪达郁等功效;薄荷具有宣散郁遏、疏肝等功效;诸药合用,可达到健脾养血、疏肝解郁、理气、活血化瘀等功效[14]。从现代药理学角度分析,疏肝化瘀法能够抑制血管内膜增生和脂蛋白的代谢异常,恢复人体免疫力,改善微循环,清除氧自由基,调节内分泌,进而抑制微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降低血小板活化程度,稳定颈动脉斑块,提高耐缺氧能力,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冠脉阻力,扩张冠脉,保护缺血再灌注引起心肌损伤[15]。
疏肝化瘀法在预防局部麻醉下血管腔介入术后发生再狭窄中,主要作用机制为:(1)疏肝化瘀法能够有效防止再狭窄:血管重构的主要特点为血管细胞凋亡,在通过中药汤治疗后,能够有效减少急慢性血管损伤后的重构,增加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从而防止管腔狭窄,达到预防作用[16];(2)与血管新生有关:疏肝化瘀法能够改善下肢血供,促进血管新生,释放EPC,改善下肢缺血症状,提高远期通畅率[17];(3)通过血管机械性扩张或支架植入操作后,可促使纤维蛋白和血小板在受损内膜表面聚集、粘附,从而生成血栓,随着时间推移,平滑肌细胞可发生转化,促使分泌细胞外基质,沉积在血管壁上,从而引发再狭窄,但通过疏肝化瘀法治疗后,能够抑制平滑肌增殖,预防再狭窄发生[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