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认识整万数”为例谈概念教学

2020-08-11杨晴宇杨小萍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概念教学

杨晴宇 杨小萍

[摘要]在认数教学中,有的教师只重视教学数的读写方法与组成,忽视学生的数感培养,尤其是数的形成过程及读写的依据,使学生只认数而不识数。教师应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引导他们在真实的情境或社会生活中及时体验与感悟,促使学生获得直观的感受,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建构知识、发展能力。

[关键词]认数;概念教学;万位数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20) 26-0067-02

认数,学生孩提时代就已接触牙牙学语期,学生就开始对具体物体的数量1、2、3-有所认知,到了一年级,通过数数,认识10以内的数、11-20各数、100以内的数,产生对数字的感觉,形成数感;二年级,学生认识万以内的数,通过认识百、千,突出位值计数;四年级,学生认识多位数,加强对万级、亿级的认识,着重数级的发展。苏教版教材“数的认识”是按“数字一位值一数级”不断发展的,知识结构螺旋上升,随着数的逐步变大,由一开始较为常见事物的小数量,过渡到学生接触不多的大数量,对于学生来说越来越抽象。

在认数学习中,一般分为两个维度来理解数的意义:建构数的组成;联系实际体会其意义。但有的教师只重视教学数的读写方法與组成,忽略数的形成过程及读写的依据,使学生只认数而不识数。让学生既要“认”数,又要“识”数,就可以通过动手摆小棒、拨计数器、用算盘计数等,使学生感受数是实实在在的。本文以“认识整万数”为例,谈谈自己对认数板块的认知。

【课前分析】

“认识整万数”是苏教版教材四年级的内容,是亿以内数单元的起始课。整万数对于中年段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是以万以内数的认识为知识生长点,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下,不断扩充知识结构,逐步丰富和充实思维经验。基于学生的学情、需求及实际运用,在课前可让学生利用“研究学习单”进行预习,使学生在填一填、拨一拨、想一想、读一读、写一写、比一比等一系列操作中,经历对整万数意义和读、写法的初步认知过程。

【课堂研究】

一、引入——借助情境,激发兴趣

好的情境设计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后面的教学打好基础。课始,引导学生观看2019年国庆阅兵场景,从听到的信息中写出“70周年、1949年、36个、100 000人”等数量,并思考:70的末尾为什么会有07 1949中两个9表示的意义一样吗?且尝试书写“十万”。

教师出示“一万”,结合拨珠活动,帮助学生复习“满十进一”“10个一千是一万”。紧接着,出示3条信息“天安门广场占地面积是四十四万平方米”“红旗检阅车售价约六百八十八万元”“北京市人口约二千一百五十四万”,学生就能感受到用之前的计数器已无法表示这些数,需要更大的计数单位来表示。通过知识迁移,学生自然归结出:“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二、研究——借助交流,启迪思考

推进学生深度学习,就要让学生学会建构与迁移知识,需要小组成员合作研究及学生的积极思考。课堂上搭建支架,有利于师生间和生生间的互动,有助于形成交流、合作、讨论的氛围,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积极性。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和学生独立探索,能给予学生思辨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思维的碰撞,实现对整万数的意义和读、写法的自主提炼和升华。

1.根据个级数位名迁移,定义万级数位名,初步感受分级

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完善数位顺序表。“你还知道哪些跟万有关的计数单位?请你接着排一排!”“随着计数单位的增加,数位顺序表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它们是怎么分组的?怎么记?”三个问题的解决,加上拨珠操作,学生对数位顺序表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2.交流汇报,自主提炼整万数的意义及读、写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自主研究单,展示研究成果,把自己的思想借助语言表达出来,“我是怎么想、怎么读、怎么写的”“为什么想到这样读、这样写”,并要求学生作为“小先生”问问大家是否同意,是否听懂,还可提几个问题问问同学,聊着聊着、写着写着,在轻松的氛围中,整万数的读写方法自然而然就提炼出来了,学生也实现了深度学习。

3.快速读写数,既巩固读写方法,又感受分级的重要性

快速读数“360000、2080000、7100000、54000000、90000000”,随着“0”个数的增加,学生感到在短时间内读数的困难,一学生说:“如果把个级上的4个0遮住不看就方便读了。”显然,学生迫切地想要分级。

“快速写数三十九万、三百八十万、七千二百万、四百零五万、一千零五十七万、九千零八万。”随着短、平、快的节奏,怎样做到既快又对地写数,再一次让学生感受到分级的好处。

4.联系生活,感悟大数的实际意义

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整万数,说说对它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热爱生活的情感,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世界并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三、建构——借助练习,巩固新知

通过富有童趣和思维含量的练习设计,关注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通过设计层层递进的练习,有效引领学生深层思考,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逐步提升,进而实现深度学习。

首先,从魔法屋秘密的探究和思考,到猜猜“进去的小球是几,出来的又是几”,再对比万以内的数与亿以内的数的读写法,进一步深化了其联系与区别。

其次,从数轴填数的基本要求,到思考85万在不同数轴上为什么位置不同的问题,也让学生体验到所有的数在数轴上都能找到对应的点,想象数轴继续向右延伸,还能写出无数个数。

最后,从数字卡片摆整万数,必须有数字几,至少要几个0,可能有几个,还可能有几个,到最小的整万数、最大的八位整万数,再到6个0、1个9和1个1组成最大、最小的整万数的思考。

四、延伸——借助拓展,发展思维

教师应适当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与延伸,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以此推动学生的思维发展。多媒体可呈现动态效果,实现数形结合,为培养学生的数感提供技术支持。课末可设计表示“一千万”这个大正方体模型:

首先,使学生在数大正方体中一共有几个小正方体的过程中,直观地感受到大数的意义,即一个小正方体表示一万,有10层,每层有10排,每排有10个,一个大正方体表示一千万。

接着,在大正方体的“变身”中,形象地沟通了万级上4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即一千万里有10个一百万。

然后,动画演示,去掉1个一百万,还剩多少万?去掉2个一百万,3个一百万呢?从一千万里去掉1个十万,还剩多少万?去掉2个十万,3个十万呢?……从一千万里去掉1个一万,还剩多少万?去掉2个一万,3个一万呢?……从一千万里去掉l,还剩多少?去掉2、3呢?……再次沟通了亿以内数之间的联系。

对直观模型的合理运用,有效促进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丰富了学生的数感,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后思考】

认数教学包括多方面,有认识计数单位、计数技能、数的大小关系、交流与活动等,让学生从需求出发,在真实的情境或社会生活中,进行体验与感悟,从而获得直观的感受与思考,进而建构知识,产生情感,生成意义,发展能力。

作为教师,教学前应深度解读教材,分析学情,确立目标;教学中,改进教学过程,改善教学氛围,设计指向“思维发展”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潜能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观察能力、推理能力等,实现“为学生思维发展而教”的教学目标。

(责编黄春香)

猜你喜欢

概念教学
初中物理概念教学新探
提高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的效率
问题式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的运用
对初中数学课程概念教学的求真与探微
漫谈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