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教学中加强“说”的训练的实践与思考
2020-08-11王玲
王玲
[摘要]低年级学生数学语言处于起步阶段,也是发展的最佳时期。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要处理好语言训练与思维发展的关系,通过多种方法加强“说”的训练,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初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语言训练;思维发展训练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20) 26-0039-02
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思维的实现要借助于语言,思维的发展也要借助于语言。用数学语言表达思维的过程是一个对思维进行加工、整理的过程。数学语言的准确、完整、条理清晰与思维的严谨性、逻辑性、缜密性、深刻性及创造性紧密相连。低年级学生数学语言正处于起步阶段,这一阶段又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因此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要处理好语言训练与思维发展的关系,加强“说”的训练,并通过语言的强化训练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初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一、通过用数学语言完整表述,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
低年级学生的知识面窄、语言匮乏,时常不能全面、完整、清楚地表达自己想法,而数学语言因其逻辑性强、要求全面等特点,使得这一阶段的学生难以准确、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数学认知和思维。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在课堂中我注重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用数学语言完整表述数学问题来加强“说”的训练。从认识“1”开始,就可以逐步训练学生正确说出一个词组,如“1个苹果”“2本书”“3只小鸡”,再逐步发展到说一句完整的话,如“3个小朋友在跳绳”“鱼缸里有4条金鱼”等。在学生能完整地说一句话的基础上,再抓用数学语言完整表述两三句话的训练。
如在教学“5的认识”的时候,教师从生活实际人手,手中拿3支白粉笔和2支红粉笔问学生:“老师手中拿了几种颜色的粉笔?每种颜色的粉笔各有几支?一共有几支粉笔?请用完整的数学语言回答。”通过教师的演示与启发,学生能说出“老师手中拿了两种颜色的粉笔”“白色的有3支,红色的有2支”“一共有5支粉笔”。这种表述虽然能把意思说出来,但不够完整。这时教师再次向学生提出要求:“谁能用有条理、完整、精练的语言描述老师刚才的演示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多次练“说”,逐步发展到不用看教师的演示就能把具体形象的数学情景用完整、精练、有条理的数学语言进行概括表达:“老师手中拿了3支白粉笔和2支红粉笔,合起来一共有5支粉笔。”学生也从最初的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发展到抽象概括思维。
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思维的发展与语言的训练紧密联系。在一年级的初始阶段,通过不同形式的“说”的训练,不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了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发展,同时也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通过动手操作实践,初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就要求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探究的機会,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形成初步的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还不具备完全依靠推理等抽象的方法获取知识的能力,对于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的教学,教师要借助必要的操作活动,把操作、思维和语言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运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述认知过程和结果,在内化知识的过程中促进思维的发展。如教学“9+3”时,学生可以先跟着教师边动手操作小棒边说思考过程:“先想9加几得107 9加1得10,就把3分成1和2,9加1凑成10,10再加2得12。”接着,学生独立动手操作,同时尝试把思考的过程用准确、清晰、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述出来。接下来进行分工明确的小组合作,如一人操作,其他同学进行完整、清晰、精练的表述,然后轮流操作练说,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同时,通过多种形式“说”的训练,能用完整、清晰、精练的数学语言描述新知,提升了对计算方法的内化理解。这样的教学符合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既巩固了学生对“凑十法”的理解,也加深了学生对加法算理的理解,同时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语言是智力发展的促进者,通过用数学语言与同伴交流对数学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可以使自身的认知得到完善,理解得到升华。加强学生“说”的训练,就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通过质疑、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2002年举行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中,来自多个国家的数学教育家都认为在数学教育中,让学生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和质疑,教给他们方法,让他们自己推理出某种结论,比单纯地告诉他们结果更重要。可见,在课堂中让学生进行质疑、讨论等“说”的训练,说出见解、说出异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例如,教学“平均分”时,在学生初步理解“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的概念后,通过操作小棒使之经历平均分的过程,体会到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时,既可以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也可以把一些物体按照指定的份数去平均分,从而获得对平均分概念更为深刻、透彻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设计让学生把10根小棒进行平均分的环节:“把10根小棒平均分,你可以怎样分?”学生尝试独立操作练习后回答问题。
学生甲:“10根小棒,每5根一份,可以分成2份。”学生乙:“10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5根。”“老师,我还有其他的分法。”学生丙接着说,“10根小棒,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5份。或者是10根小棒,平均分成5份,每份2根。”教师:“你们同意这种分法吗?请大家进行操作,对这种分法加以验证。”“老师,我还有一种分法。”学生丁说道,“10根小棒,每1根一份,可以分成10份,或者是10根小棒,平均分成10份,每份1根。”答案的多样性给学生提供了质疑的平台,提供了“说”的机会。
学生在初步认识“平均分”的基础上,通过动手操作发现“平均分”不同的分法,对“平均分”概念的理解得到了升华。同时学生敢于表达不同观点,对发展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也达到了以说促学、以说促思的教学目的。
四、通过反复口述图意,深化对数学问题的认识,获取数学模型的建构
合理利用情境图辅助教学,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利用情境图对学生进行说的训练,能有效地引发学生有价值的数学思考,深化对数学问题的认识。仍以教学“平均分”为例,教师教学时出示了一幅情境图,要求学生看着情境图能把平均分的两种不同分法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述:(1)有12只兔,每4只一组,可以分成3组;(2)有12只兔,平均分成3组,每组4只。鉴于学生前面已通过操作小棒初步了解了“平均分”的概念,对于正确地表述情境图中呈现的两种平均分的分法应该不成问题,教师先让学生尝试着看情境图结合“平均分”的意义进行练说,再在班级中交流。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每位学生都能结合具体的情境图,用完整、准确的数学语言把“平均分”的两种分法进行表述,进一步加深了对“平均分”概念的理解。总之,我们要让学生学会看情境图,并说出其所要表达的数学思想、数学观点、数学问题,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发展智力、发展思维。
五、通过运用数学语言准确表述简单的数量关系,强化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数量关系是数量之间客观存在的内在联系,运用数学语言准确表述数量关系是数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低年级学生接触到的简单数量关系的构成要素一般是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简单的数量关系中的三個量之间具有密切的内在关联性,即已知三个量中的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低年级学生已经接触了部总关系、份总关系的数量关系,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可以这样指导学生练说。如:“18个同学拔河,平均分成2队,每队有多少人?这道题的已知条件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需要知道哪些量?用怎样的数量关系表述?如何列式?”通过教师的启发,学生根据“每份数、份数和总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分析理解了题目的意思,采用多种形式、多维度的练说方式,逐步厘清了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为“总人数÷队数=每队的人数”,加深了对算理的理解,同时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开发、潜能得到提升、思维得到发展。
六、通过学习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在学生了解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后,教师让学生结合“乘数×乘数=积”“被除数÷除数=商”探究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在提出问题、集体讨论、验证结果后,学生根据上述关系式推导出其他几个相对应关系式,并应用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解决实际问题(如下表)。
填表时,教师让学生既要说出答案,又要说出思考的依据,不仅强化了学生对乘除法的认识,而且发展了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总之,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准确表述数学问题,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强学生对数学语言的训练与培养,充分挖掘学生“说”的潜能。
(责编 吴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