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领导干部的媒体焦虑及其化解
2020-08-10姚道武
姚道武
【摘要】新形势下,不少领导干部尤其是基层领导干部由于媒介素养缺失,面对媒体的监督往往心生焦虑,以致常在媒体面前表现得很情绪化,甚至采取对抗的态度,飙“雷人”之语,施粗暴之行。其内在原因主要是领导干部思想观念僵化、工作作风不实,外在原因则主要是媒体监督常态化,信息传播碎片化、娱乐化。为此,领导干部必须从三个方面加以化解:加强学习,提高媒介素养;转变观念,合理定位与媒体的关系;与时俱进,提高新闻执政能力。
【关键词】新形势;领导干部;媒体监督;媒体焦虑
【中图分类号】C9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20)09-0042-04
所谓领导干部的媒体焦虑,是指新形势下一些领导干部尤其是基层领导干部缺乏必要的媒介素养,不适应新的媒体生态,缺乏对媒体的功能变化和角色转变认知,面对媒体的“曝光式”传播往往心生焦虑,以致不能理性对待媒体,常在媒体面前言行失范,甚至出现“雷语”和“暴行”。领导干部的媒体焦虑不仅影响领导干部的个人形象,也严重损害领导干部所在的政府部门或单位的形象和公信力。领导干部的媒体焦虑有哪些具体表征,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如何化解等,都值得深入探讨。
一、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媒体焦虑的主要表征
1.言语上,常飙“雷人”之语
新形势下,媒体得到更多赋权,有权利更有责任监督社会,包括对领导干部进行监督。加之当代媒体日益市场化,传播碎片化、娱乐化,领导干部暴露在媒体的镜头之下,就成了大概率事件,尤其遇到突发性事件时,一些领导干部就会表现得非常焦虑甚至恐惧,加上对权力的傲慢无知,往往不能正确面对媒体的“曝光式”传播,哪怕是正当的“批评式”采访,也往往采取对抗的态度,很容易在镜头面前言语失范,甚至表现出严重的言语暴力,不仅有失领导干部身份,而且伤害了领导干部及其单位的公信力。以下便是一些典型的例子:
“媒体尽给我们惹麻烦”“报刊应该宣传正面的东西,你们老报道一些黑暗的东西,或者是问题,跟你们的职能不相符……”可见,新形势下,某些领导干部面对媒体和新闻舆论,仍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和误区。受惯性思维的影响,他们对媒体的认知往往停留在宣传工具层面,要求一律“正面报道”,把媒体当作塑造政府形象和自我形象的工具,缺乏对当代媒体本质和规律的把握。一旦媒体不按照他们的意愿去报道,他们就显得很焦虑。
“你是什么角色,你有什么资格来质问我?”这看似简单的质问,却反映出问者的傲慢和无知。
“你尽管报,你尽管去报,你想敲诈我还是怎么样?”“焦点访谈来我都不怕。”“你给我删了”等等。因管控不了,焦虑至极,就拿狠话吓记者。然而,说话者看似声高气盛,实则傲慢无知,色厉内荏。
“以前没有网络的时候多好啊。”显然,说话者特别留恋领导干部对媒体说一不二的年代,而对网络时代的媒体生态不适应,对新形势下媒体功能及角色的转变认识不足,以致心生失落、焦躁抱怨。
2.行为上,常现五种形态
一是禁声。时下,有些地方政府和领导担心媒体的“批评式”报道会带来负面影响,所以,当突发性事件发生后,为了“维稳”与“面子”,他们极力压制媒体,不让媒体发声。2020年春天,武汉新冠病毒传播之快之广,与一些媒体的集体失声不无关系,因为公众不知道可靠信息,无从应对。而当地媒體尤其是官媒对这样重大的突发事件是否发声、如何发声则直接取决于地方主要领导。新形势下,虽然党和国家一再强调各级政府要信息公开,要主动接受监督,但一些领导干部怕承担责任而保持沉默。
二是瞒报。在如今的自媒体时代,信息是封锁不住的。有些领导为了回避矛盾、推卸责任,选择瞒报信息。他们根本不愿意快速主动地向媒体提供信息,相反,却千方百计地严堵信息外传。有时迫于无奈,即使提供了一点信息,也缺乏真实性,导致谣言快速传播。“天津港爆炸”“无锡高架桥坍塌”等突发事件的前期应对,当地政府和领导都犯了这样的错误,导致危机处理得非常被动。武汉新冠肺炎疫情处理之初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没有医务人员传染”“未发现人传人”“有限人传人”等,后来被证实这些信息都是不准确的,给媒体传播带来误导,其教训是惨痛的。
三是删除。封不住,瞒不了,就删除。对有损社会稳定的谣言当然要管理,但对真实信息,甚至对那些虽与事实有些出入但出于善意的信息,则应该理性对待。可有些领导担心对政府和个人形象产生不利影响,不愿让相关信息传播出去,于是要求相关人士不停地屏蔽信息,甚至直接责成记者删除信息。
四是怒怼。有时随着事态的发展,记者来采访了,有些领导还是不能理性面对,而是采取对抗的态度,尤其是面对突发灾难性事件的采访,他们不是奉行信息公开的原则,而是千方百计地阻拦采访,阻拦不成就飚“雷语”,甚至动粗手。当记者问及一些敏感问题的时候,他们会表现得特别紧张,不敢担当,甚至用言语来吓唬记者,用暴力对待记者。
五是躲避。时下有不少领导不敢直面媒体,尤其是遇到“批评式采访”的时候,要么拒记者于千里之外,让你“高不可攀”;要么和记者玩“躲猫猫”,搞“迂回”战术,让记者摸不着人影;要么玩《三十六计》中的“走为上”计,见到记者就跑。
二、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产生媒体焦虑的原因
1.领导干部思想观念僵化
社会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可还有不少领导干部仍生活在传统思维模式中,抱守传统观念和落后的媒体观,视媒体为宣传工具,为己宣传政绩、塑造形象,而对媒体的监督权却视而不见,或者表现出傲慢、无知的态度,根本不认为媒体有监督权。时下随着媒体赋权的进一步增强,媒体的角色发生了巨大转变,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媒体监督如影随形。故此,领导的期望与媒体的诉求必然会出现较大落差,于是,有些领导干部觉得媒体监督对自己是一个威胁,面对媒体惊慌失色,尤其是突发事件发生之后,领导干部不仅要面对“行政问责”,还要面对媒体的“批评式”采访,这无疑会引发领导干部更强烈的焦虑情绪。
2.领导干部作风不实
领导干部如果不作为,存在官僚主义作风,面对记者的镜头就必然缺乏底气,惊慌失措,搪塞应付,答非所问。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黄冈市卫健委原主任回答央视记者提问时“一问三不知”,令人哭笑不得。由于自己的工作作风不实、不细致,因此在记者的紧追逼问下,这位官员明显招架不住。
3.媒体监督常态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于2008年5月1日正式施行,这意味着领导干部被正面推向人民大众。同时,新形势下,媒体赋权得到进一步强化,媒体有权利、有义务对社会行使监督权,包括对领导干部进行监督。这种监督不是一时一地的偶发行为,而应该是常态行为。面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包括领导干部的不作为、胡作为等,媒体有权进行“批评式报道”,督促其承担责任,及时反思。可有些领导干部对这种局面表现出强烈的不适应,或者视而不见。有些领导干部甚至极其反感媒体的正常监督,视其如洪水猛兽,仍以“防火、防盗、防记者”的心理对待媒体,一旦“防”不住,就会出现焦虑心理。
4.信息传播娱乐化
美国学者W.兰斯·班尼特曾提出:“信息中的倾向性掩盖了日常事件发生的真实背景,从而使新闻无法为公众行动提供指南。”他把信息中的倾向性概括为四类,即个人化、戏剧化、片段化和权威-无序模式。其中的“戏剧化”类似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娱乐化”。众所周知,如今娱乐化传播泛滥,连新闻报道也有娱乐化倾向。受眼球经济的驱使,有些媒体常把领导干部作为娱乐对象,某些记者特别偏爱领导干部为当事人的热点事件,乐于从中挖掘“娱乐点”。甚至一些戏剧性不强的事件,记者也可以采用‘嫁接的方法,即使不编造冲突,也善于强调、夸大冲突,不少领导干部对媒体的娱乐化传播并不了解,或者根本不放在眼里,导致他们极易落入圈套而陷入被动,从而产生焦虑心理。
三、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媒体焦虑的化解之策
1.加强学习,提高媒介素养
作为信息的提供者,媒体本身又是一个议程设置者,它们强调某些事件,却忽略其他的事件。媒体的选择性报道,在这个多元化时代是不可避免的。面对这种情况,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提高媒介素养,对媒体有正确全面的认识。首先,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媒体赋权,充分了解新形势下媒体功能与角色的变化,正确对待媒体的批评性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主动接受各方面监督,这既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自信……要加强舆论监督,通过对典型案例进行曝光剖析,发挥警示作用,为全面从严治党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其次,要主动把握新形势下多元化媒体生态,清醒认识新形势下媒体的不同类型和特点,学会和媒体打交道,适应不同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
2.转变观念,正确处理与媒体的关系
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与媒体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用西方学界一种普遍的观点看来,他们之间是一种竞合关系,即既有合作又有对抗。具体来说,一方面,领导干部通常力图主导媒体,要媒体按照他们的意愿进行报道,如果媒體不配合就极力回避报道。可媒体却竭力监督政府,报道政府的不足之处;另一方面,媒体离不开领导干部的帮助,需要领导干部提供相关信息。领导干部也需要借助媒体把政府的有关行动与计划告知公众。所以领导干部面对媒体要因势利导,而不是拒媒体于千里之外;要主动和媒体交朋友,而不是防媒体如防盗;要善待媒体,而不是压制媒体。
3.与时俱进,提高新闻执政能力
领导干部要与时俱进,主动利用媒体为工作服务,强化舆论引导,提高工作效率。这对领导干部来说,是更高的要求、更大的挑战。当然,如果能有效运用媒体,对提高行政能力和工作效率也是一种机遇。美国白宫很早就有专门的新闻团队为总统出谋划策,有学者称之为“新闻执政”,实际上就是白宫主动运用媒体为行政服务。如今的媒体多元化时代,领导干部在善知媒体、善待媒体的基础上,更要善用媒体。千万不能“生活在网络时代,思想却仍游离在网络的边缘,甚至根本不知如何进入网络民主的纵深地带”。要学会在复杂的舆论事件中,自觉运用媒体,化被动为主动,甚至化危为机。要克服媒体“恐惧症”,尤其是对新媒体的“恐惧症”,要积极提高媒体的使用艺术和技巧,强化主体意识,有效引导舆论。
可以说,领导干部的媒体焦虑背后折射的是“能力恐慌”“责任恐慌”,即在日常工作中,某些领导干部工作能力不足,或者在工作中表现得没有担当时,他们不去做诚恳的检讨,反而在媒体面前爆“雷人之语”,施“荒唐行为”。新形势下,媒体的活跃度明显增强,传媒市场化、信息碎片化、传播娱乐化,有“宣传式”传播,有“曝光式”传播,也有“娱乐化”传播。面对复杂的舆论场,领导干部应该认清形势,与时俱进,加强学习。唯如此,才能在媒体面前表现得自信坦然,体现出一名优秀的领导干部的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美]W.兰斯·班尼特.新闻:政治的幻想(第五版)[M].杨晓红,王家全,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7.
[3][英]布赖恩·麦克奈尔.政治传播学引论(第2版)[M].殷祺,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4]徐雁龙,王聪.领导者媒介素养调查[J].决策,2007,(9).
责任编辑:赵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