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安整风运动中党性教育的历史经验及当代启示

2020-08-10方筱滨

公关世界 2020年14期
关键词:当代启示党性教育

方筱滨

摘要:延安整风运动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成长过程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规模较大的整风运动。实现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清楚的梳理党的历史发展过程,均是在这次整风运动中实现的。除此之外,还在思想理论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伟大飞跃,也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通过回顾延安整风运动时期加强党性教育的必要性及增强党性修养的方法,不断研究和总结党在延安整风运动时期的经验,发掘对当代党的建设的历史价值,对加深党的执政规律的认识,对新时代更好地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延安整风运动 党性教育 当代启示

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新的历史方位中。多变的世界形势于我国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尤其是意识形态层面的各种复杂斗争对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产生了一定影响。其中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对我国在当前世界格局下迎接机遇和挑战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此次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中,深刻体现出党性教育的必要性。为继续深化党性教育和作风建设,有必要总结学习延安整风运动的历史经验,有效推进新时期党员干部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

一、延安整风运动中党性教育的必然性

回顾历史,党性教育是随着各个时期的党的建设实践逐渐形成与发展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不同时期其内容也在不断变化。面临当前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中国共产党党性修养应随时代语境的变化实现内容的实时更新。中国共产党向来都十分看重对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在当时的历史条件背景下,我们必须拥有一批优秀的干部领导,只有在所有人思想中树立统一的观念才能够更好的领导团结队伍。为此,我党在延安时期开始施行了对党员干部的集中教育以及对突出问题的整治。

1.革命之形势严峻。经过长征胜利而最终到达陕北根据地之后,中国革命由此也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我党在全面分析政治环境及认清自身革命目标的情况下,意识到必须首先统一思想,培养和提高党员干部在马列主义问题上的自觉性,继而统一行动,进而实现革命的最终胜利。

2.党员之干部混杂。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制度决定了我国以农民阶级为主,工人阶级的数量极少,且大部分未能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难以理解共产党提出的部分方针政策。据统计,党的五大到六届二中全会,工人成分党员占比从50.8%下降到7%。

3.解决思想问题之需要。错误路线使得党的建设和发展步履维艰。在延安时期,来自不同方面、地域、阶层的党员干部思想认识参差不齐,也不利于党的建设。遵义会议后,虽然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之前的错误选择,但是仍然存在着诸多思想问题,例如主观主义等。

基于以上考虑,我党开展的延安整风运动既扭转了当时的被动局面,也为我党之后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党员基础。

二、延安整风运动中党性教育内容、方法的多样性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就十分注重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教育,增强党员党性的自觉性。延安整风运动开辟了党性教育的新时期、新途径,从思想上对党的建设提供了范式指导。

1.全面深入学习理论,提高党员思想水平

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主张将中国共产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标志着延安整风运动的开始。从中央到地方,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党员,开始反思工作中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及经驗主义,并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全党形成了浓郁的学习风气,党员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水平得以提升、党性修养得以提升、思想方法和政治路线得以端正,继而在思想上也达到了统一。1942年4月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在《关于在延安讨论中央决定及毛泽东同志整顿三风报告的决定》中规定了整风学习的十八个文件,4月16日在《关于增加整风学习材料及学习时间的通知》中又增加了四个整风学习文件,共二十二个文件。这二十二个文件“是世界革命一百多年的经验的总结,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中国革命二十年经验的总结”。

2.广泛深入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党员自觉自省

延安整风运动时期增强党员党性教育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没有领导干部和普通党员之区分。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过程中,党员深化了对成为什么样的优秀党员、如何成为优秀党员的认识,加强了对党员党性的教育并增强了其党性修养。延安整风运动使批评与自我批评成为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成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和增强党员党性教育的重要手段,在党的建设中起到不可估量的历史作用。

3.不断加强宗旨教育,坚定党员理想信念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工人阶级相结合的必然结果,代表着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延安整风运动时期在全党提倡宣传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加大对党员的宗旨教育。1944年,毛泽东为张思德所作的《为人民服务》的演讲,将全党的宗旨教育推向了高峰,极大提高了党员对宗旨观念的认同感。加强宗旨教育有利于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定全体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为革命队伍建设锻造坚强的革命精神及稳固的领导核心。

延安整风运动时期对全体党员党性教育的重视和科学引导,对党的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使得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得以更好实现和传承,为党性教育工作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及教训。

三、借鉴延安整风运动党性教育历史经验,不断加强党性教育建设

纵观党的发展,加强党员教育对解决党内现存的突出问题以及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来说是重要措施之一,更可以说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措施。全面从严治党的内涵丰富,其得以成功领导中国人民走向繁荣的法宝之一就是自我革命精神,而提高党性修养正是我党自我革命的关键。加强党性教育,不仅抓住自我革命精神的核心,也是对治党规律的科学把握。借鉴延安整风运动时期的优秀经验,加强党性教育建设、推动伟大工程不断完善和发展。

1.继承整风运动,统一思想,坚定理想信念

通过党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思想理论的成熟,理想信念的统一,是实现党的建设中一项重要的政治基础。延安整风运动的整体学习,统一了毛泽东思想在全体党员的思想认识之中,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具体结合的第一次飞跃,而这项运动也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在社会进入新时代的背景条件下,全党上下也必须统一思想。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为此全体党员也应该学习延安整风运动时期的宝贵经验,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统一思想,这样才能够坚定自身的理想信念,真正努力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继承整风运动,实事求是,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认为,内因在事物發展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外因也是影响事物发展的一个必要因素。错误思想的克服以及正确思想的确立不仅需要个人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也需要在与其他党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中发现错误,及时调整方向。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样的作风出现的很早,早在中共七大的报告中就已经出现了对这种优良作风的肯定,而之所以这种作风能够顺利进行并流传下来,就是因为它坚持了正确认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也是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显示出的独特的效力。坚持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能够在瞬息万变的时代中,时刻把握正确的政治选择和方向,站稳政治立场,不断地提高党员自身的思想觉悟,发现问题及时改正,这不仅对自身党性的发展有重要的修正作用,同时也能够充分展现我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牢固团结统一的党员基础。

3.继承整风运动,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路线

延安整风运动中确立的三大优良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其中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是核心。历史的脉络清晰得告知我们:人民群众的支持才能够稳固执政基础,因而不仅是在延安整风运动,包括之后的历次整风运动,如解放战争时期的土改整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整风运动或是改革开放期间的整风运动中,都以人民利益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习近平总书记不止一次的强调:“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新时期条件下,面对四大考验和四大风险的严峻形势,更应该牢牢把握群众路线的精髓,继承延安整风运动中的优良传统,不断增强与群众之间的联系,巩固群众基础。

加强党性教育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一个严肃主题,严肃地对待这个主题,能够更好地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纪律,强化党内监督。党性教育作为提高党性修养的基础环节,需要突破现实困境,找到实践进路。延安整风运动时期对党性教育的创新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在新的历史特点条件下,还应继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党性教育,坚持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及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作风,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习近平.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M].北京: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2016.

[4]张耀灿.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06-130.

[5]延安整风运动纪事[M].求实出版社,延安整风运动编写组编,1982.

[6]赵耀宏.延安时期加强党性教育和党性修养的理论与实践[J].党建,2019(07):25-26.

[7]吴东华.党性教育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性工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04):61-65.

[8]马思洁.重温与启示:延安整风运动中思想教育对党的建设的重要意义[J].理论导刊,2019(01):42-47.

[9]王嘉琪. 延安整风期间开展党员教育活动的创新与启示[J].党的文献,2018(01):71-77.

猜你喜欢

当代启示党性教育
有效发挥红色教育基地作用开展兵团组工干部党性教育
浅论艾思奇《大众哲学》的历史贡献及当代启示
宋代分路取士与凭才取士的论争及其启示
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理论的异同及其当代启示
基层党校党性教育系统化探索
“语录体”著作的特点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提高党校党性教育实效性对策研究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其当代启示
“三严三实”视域下构建党性教育新常态的实践路径
党员一生必修哪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