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影响下新业态、新模式迎来重大机遇

2020-08-10张人戈

公关世界 2020年14期
关键词:疫情

张人戈

摘要: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改变了人们的消费结构和消费习惯,它在给许多行业造成了毁灭性打击的同时,也为一些行业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本文详细列举了疫情在多个方面为新业态新模式带来的催化作用,并指出政府应充分利用疫情这一契机,抓牢新业态新模式的窗口期,在化危为机中持续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关键词:疫情 新业态新模式 重大机遇

随着在湖北武汉爆发并迅速蔓延全国,到如今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作为全球性流行疾病的新冠肺炎疫情,可以说疫情从生产到消费、从国内销售到海外出口,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巨大的冲击,对我国各个产业、企业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疫情影响下,人们被迫改变了原本的生活消费习惯,只能选择宅在家里,“宅经济”异军突起,而旅游、餐饮、住宿、电影等诸多行业均按下了“暂停键”,损失惨重。在这种情况下,却催生了许多新业态新模式,许多新产业和新模式开辟出了全新领域,许多传统产业也“长”出了新业态、新模式,在疫情影响下新业态新模式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

一、疫情:新业态新模式的“催化剂”

随着疫情发展和人们消费需求的转变,众多行业、企业面临着巨大挑战,许多企业破产倒闭,许多企业艰难求生,但是危机和机遇总是并存的,疫情在给许多行业带来毁灭性打击的同时,一些新业态新模式则快速“补位”,多个行业迎来发展高峰。疫情倒逼了产业转型升级,催生出了许多新业态新模式。

1、生鲜电商成为行业“新星”。生鲜电商是解决疫情期间人们不能出门、居家温饱问题的重要途径。受疫情影响,餐饮店和商超等实体店纷纷推出了外卖服务,社区电商、“无接触配送”持续助力,如京东推出了“小七拼”服務,依托于众多社群,以门店覆盖3公里配送范围内开辟社区团长集单配模式。根据京东提供数据,仅2月下旬平台全国蔬菜成交额同比增长了274%。美团买菜、每日优鲜等生鲜电商交易额也在持续走高。另外各种产品通过在线平台、直播电商、社群电商等渠道销售额也在不断激增,社区直达业务、私人订购服务、网上超市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疫情推动了生鲜电商在人们主体消费方式中的渗透,形成了新的消费习惯,生鲜电商和物流配送相结合的模式将成为未来我国消费市场的新增长点。

2、在线教育、在线办公成为“热点”。受疫情影响,学校停课、企业停工,在线教育、在线办公成为疫情期间交流与学习的主流,阿里巴巴的钉钉、腾讯的“云办公全家桶”、央视频与企鹅辅导的“云充电”等软件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次疫情成为了在线教育的催化剂,老师变成了主播,各级各类学生和家长逐渐了解和接受了在线教育,使得在线教育的推进速度不断加快。同时疫情为在线办公、远程会议、线上签约、线上招商、线上面试、线上金融等的推广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疫情过后,伴随远程办公理念被市场广泛认知和接受,更多的企业也会逐渐普及远程办公模式,使其作为跨区域出差、多点办公的重要办公手段之一。疫情也催生了新业态,如“共享员工”模式的产生,为许多用工紧张企业解了燃眉之急,为许多员工剩余单位缓解了压力,可以预见,在疫情结束后,为实现劳动力的优化配置,可能会出现专门从事“共享员工”管理的平台类企业,“共享员工”会发展成一种更加灵活的用工机制。

3、线上娱乐成为“黑马”。全国各地博物馆开启了线上“云游”博物馆,通过直播、视频等方式带领人们游览精品馆藏;健身房创新了线上健身模式,开启直播课程,为用户提供线上健身服务;在线K歌、线上影院、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等线上娱乐大幅增长,据统计,1月我国手机游戏规模达47.7亿元,同比增长49.5%。湖南卫视首开“云综艺”、“云录制”先河,浙江卫视、爱奇艺等相继推出直播综艺,据统计,近两个月以轻剪辑、无剧本为特点的纪实向“宅综艺”共上新10余部。疫情期间线上娱乐已经深深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得到广泛普及,可以预见疫情过后线上娱乐的发展空间仍旧很大。

4、远程医疗成为“焦点”。疫情期间,远程医疗成为不可获缺的新模式,在线问诊、送药上门等都极大地缓解了线下医院的压力,减少了特殊时期的交叉感染概率。相关线上医疗企业如丁香医生、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等开通了在线义诊,初步筛查新型冠状肺炎,排除疑似患者,对人们心理进行辅导,有效减少了社会恐慌。据统计,2020年春节在线医疗APP日均独立设备数同比2019年增加了14.4%,日人均使用时长同比增加31.1%。同时疫情期间口罩、消毒液、手套、防护服等成为必需品,线上销售线下物流配送为许多物资紧张地区解了燃眉之急,随着国外疫情爆发,线上平台如小咖云平台组建了全球防疫物资工作群,集聚了200多家企业,促成了上千万元防疫物资的紧急采购。

5、人工智能成为新“时尚”。疫情期间,人工智能无论是从病情诊断、医疗救治、疫情监测、物资调配、病毒消杀、药物研发等医疗卫生方面,还是从无人超市、无人餐厅、无人机配送、AR试衣、送餐、送药机器人等生产生活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在武汉及全国数百家医院,目前已有20余款人工智能系统正在投入使用,服务人群达到数十万人次。目前,人工智能已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金融服务、交通运输、安保防控、学习教育、制造、健康等众多领域,拥有人工智能成为一种时尚,人工智能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效率和质量变革的内生驱动力。

二、抓牢新业态新模式窗口期

疫情只是暂时的,而疫情催生的新业态新模式却不应该“昙花一现”,新业态新模式的快速发展不应只是疫情压力下的一时之策,因此以疫情为契机,加大政府对新业态新模式的扶持力度,抓牢新业态新模式窗口期,进一步激活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潜能,把眼光放在利用新业态新模式激活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上,让新业态新模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长远支柱。

一是提供技术性支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应加大对5G、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通信等关键核心技术的项目研究支持,持续推进技术进步,将核心技术发展与传统产业、新兴产业不断融合发展,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效对接,不断推进旅游、商业、住宿、餐饮、文化、教育、医疗、交通运输等行业的数字化、智慧化升级改造,积极探索发展智能化生产、个性化定制、数字化管理、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等新模式,培育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绿色经济等新业态,不断催生更多的新业态新模式。

二是大力营造利好制度环境和行业氛围,加强培育市场主体。为新业态新模式企业提供进一步发展的政策支持,大规模推广行业发展经验,及时修改与新业态新模式企业发展不相适应的国家和地方政策,营造适合企业发展的营商环境。正确运用好资源配置、财税杠杆等政策工具,鼓励各种新业态新技术的融合尝试,注重行业间的内在联系和企业间的协同发展,完善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扶助政策体系的同时,扶助各类创造新业态新模式的微小企业,激发其创业热情,持续推进新业态新模式企业发展的利好环境建设。

三是完善行业监管与法律保障,创造良好法治生态环境。一个新兴事物要想持续发展,就必须具有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要对新业态新模式的产生与发展设立一个法律的底线,确立监管的规章制度,制定保护和惩罚措施,对其予以规范和管理,进一步推进与新业态新模式相关法律的立改废问题,为新业态新模式提供持续发展的法治环境和法治保障,还要进一步推动行业协会和企业内部的规范建设,形成以法律法规为基础,权责明确、监督到位、运转顺畅的监管环境,使新业态新模式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快速稳定发展的正向催化剂。

新业态新模式窗口期转瞬即逝,要想抓牢窗口期,使得企业在疫情结束后仍能屹立不倒,除了企业在前期發展所具有的嗅觉灵敏,眼光毒辣、以小窥大的本领从而抢占先机外,政府的充分引导和创造的有利外部环境也至关重要,时不我待,危机与机遇总是并存的,我国更要以先进的核心技术、完善的市场配置机制、健全的政策体系和监管体系,为新业态新模式提供发展沃土,推动更多的潜力产业、未来产业成长为经济的新增长极,在化危为机中持续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志萌,盛方富.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产业与消费的影响及应对[J].江西社会科学,2020(3).

[2]许召元. 疫情对我国产业影响的“轻重”与应对的“缓急”[N].中国经济时报,2020-3-10.

[3]任保平,宋雪纯.中国新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及其路径选择[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

[4]郧彦辉.在复工复产中推动新产业发展[N].郑州日报,2020-3-25.

[5]高艳东. 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提供法治保障[N].人民日报,2019-7-5.

[6]周跃辉.以“新经济”助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N].成都日报,2019-10-30.

[7]童晶.新经济发展趋势与中国的应对策略[J].开放导报,2018(3).

[8]礼平. 疫情之下的新业态与新机遇[EB/OL].人民网,2020(3).

[9]杨春. 聚焦疫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线上机会涌现 创新层出不穷[EB/OL].搜狐网,2020(3).

猜你喜欢

疫情
疫情中的“梦境”
中小学学生该如何做好疫情防护
疫情中的我
抗击疫情
万众瞩目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被疫情改变的成语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