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练精练 水到渠成

2020-08-09潘思思

读写算 2020年20期
关键词:随文练笔转型升级

潘思思

摘 要 随文练笔是伴随着阅读教学进程,以课文内容和结构布局以及写作方法为学习材料,引导学生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课文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表达训练。笔者将从语境依赖走向自主创新的练笔,从单篇练笔走向多元文本的假设,从单元习作走向与对接单元教学三个方面进行简单阐述。而随文练笔的转型升级就是为了进一步优化,并把随文练笔的重点定位在练习表达和为单元习作服务上,努力发挥出随文练笔在破解习作难题中的教学功能。

关键词 随文练笔;转型升级;练习表达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0-0171-01

笔者观察到在随文练笔的实践运用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过于依托文本语境缺乏创新性、随文练笔之间缺少整合、过程推进缺乏与单元写作对接、随文练笔专注于个人而缺少了分享交流的愉悦感与肯定感。因此笔者从以上几点进行了随文练笔转型升级的策略探索。

一、从语境依赖走向自主创新的练笔

随文练笔不能以模仿为主旨,而是需要沿着“模仿—变化—创新”的螺旋式上升而逐步摆脱语境依赖,从而使随文练笔在单元习作中扎根,开花结果。

(一)依托语境的变化练笔。随文练笔刚开始时学生第一次遇到这种文体,需要经历一个熟悉文体模仿练笔的过程。但教师从一开始就要有“模仿中寻变”的理念,而不是机械模仿。教师编排特色习作,精选习作内容,激发写作动机。教授《白鹭》这篇课文时,笔者就设计了:郭沫若先生的这篇文章清纯自然,富有情趣。作者通过对形象和色彩的刻画,描写出白鹭独特的美,同时运用新颖、贴切的比喻,使白鹭的形象鲜明生动,使文章清丽悠远,富有浓浓的诗情画意。运用本课学习的对比的手法,写一写你熟悉的事物。

(二)摆脱语境的迁移练笔。统编版教学理念是将精读课文的方法运用到略读课文的方法上,同时,也将精读课文中的方法运用到随文练笔上。可以采用“借内容而变形”,即练习把课文内容表达的变式。教授《落花生》这篇课文时,课文由“落花生”想到那些默默无闻做着贡献的人,石头、竹子、梅花、蜂蜜等事物让你想到身边的哪些人,试写一段话。

二、从单篇练笔走向多元文本的拓展

统编版教材编排了习作主题单元,在强化习作教学中起著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单元篇章页”是明确观察要求和习作内容;“精读课文”是学会观察和表达方法的例子;“交流平台”是再次强化与表达,并尝试练习;“习作例文”是进一步提炼习作知识和提醒示范作用。

(一)多篇文本的整合练笔。多篇文本的整合练笔,主要指的是精读、随文、习作例文和补充文本资源的有效整合。精读课文主要训练习作的基本方法,交流平台是初试身手,习作例文是对写作内容与方法的进一步丰富和具体化,补充文本是从学情出发,同类文体多元文本的样本充实,开阔学生视野,便于汲取精华。这种叠加式整体推进,符合学生认知和习作能力提升的规律,并降低习作难度。在教授《“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笔者设计了如下练笔:我们知道了巴迪后来的成功,与他童年时所受的教育分不开。在座的同学们,你们是否也有过类似的感受?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习本文的写法,写一写自己曾经历过的爱的故事,以及你从中汲取了怎样的力量。父母是怎样对你表达爱的?你有什么感受?和同学们分享一下。

(二)多元文本的假设练笔。依据教材亦步亦趋地推进习作教学,容易出现内容、表达和思维的雷同,抑制学生个体思维和创新表达的发挥。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元文本假设思维与构思的做法,提升习作思维的多向性,表达文本的多样性。笔者在上《12古诗三首》和《少年中国说》后,让学生观看了香港局部暴乱视频,并提出“作为当代少年,你觉得你有什么责任?”

三、从单元习作走向与对接单元教学

上面说了习作主题单元,可以依据教材按部就班地单线推进和双线推进,顺利达成习作教学目标。以读促写是遵循的原则。

1.明确单元习作目标的分工练笔。分工练笔,主要是指对单元习作要点在学习课文时安排相应的随文练笔和针对同一要点进行多侧面练笔。《慈母情深》的小练笔设计如下: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我”拿到钱时“鼻子一酸”。你有过“鼻子一酸”的生活经历吗?试着写一写。2.呈现单元习作过程叠加式练笔。叠加式练笔,是在每篇课文随文练笔和准确把握单元写作知识目标要素的基础上,以某篇课文为起点,整合单元课文和其他教材栏目,整体推进单元写作。《四季之美》的小练笔:课文所写精致不多,却营造出美的氛围,仿照课文,用几句好写一写自己印象最深的某个景致。3.针对单元习作重难点强化练笔。单元习作强化练笔,主要是针对单元写作知识重难点的练笔,为的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松鼠》是一篇说明性文章,十分具有逻辑性。因此笔者设计了如下小练笔:仿照课文第一段的写法,仔细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介绍它的外形。

随文练笔的认知破局与转型升级,是进一步推进课程语文改革、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和使用好统编版教材的需要。就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有专家提出,听、说要降下来,读要控制,写要挤进去。随文练笔就是把“写”挤进去不可或缺的形成手段。

参考文献:

[1]傅登顺.随文练笔的认知破局与转型升级[J].语文教学通讯,2019(3).

猜你喜欢

随文练笔转型升级
随文练笔,随意不得
浅谈随文练笔的几种形式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策略分析
乡村传统财会工作转型升级的思考
关于支持小微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的思考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
浅谈低年级随文练笔的有效训练
随文练笔,让阅读教学锦上添花
地面电视频道“新闻立台”的一次转型升级实验
层层深入让语文教学向深处漫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