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
2020-08-09韩秀
韩秀
摘 要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教学模式的多样化,教育越来越受国家关注,“互联网+”也不断冲击着这一领域,其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开拓眼界,拓展知识面;“互联网+”的教学模式是现阶段较为有效的方式,尤其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它扮演着重要的媒介;对于小学生而言,小学语文是学习汉字、了解唐诗宋词、体会文章内容的重要途径,虽然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是学生一直以来认为比较枯燥的部分,但只要通过有效的学习方式,想要体会到语文课堂中的乐趣并非是难事。
关键词 小学语文;互联网+;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0-0004-01
在21世纪初期,互联网像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在所有人还未来得及弄清楚这个新秀到底是何方神圣之时,它已经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了。但最初,它只适用于商业领域,凭借着神秘的网络,商业领域不断繁荣,或许是这欣欣向荣的景象点醒了那些有抱负的实业家,他们不断创新,利用“互联网+”的模式进行着各个行业的探索,而“互联网+”进入教育领域一直都备受大众关注,不仅因为互联网能够快速反映教师所要表达的内容,更能将知识点以视觉方式呈现给学生。
一、及时更新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模式不同于传统模式,传统的教育模式以教师为主体,教师所讲述的知识是学生可以吸收到外部知识的全部来源。而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可以布置预习任务,可以以ppt的形式为学生呈现所讲内容,不仅以学生为主,而且教学比传统模式更加有质量。在学习唐诗“相思”时,利用互联网更加有效。首先,在上本课之前,解决“相思这首诗有什么意思?他创作于什么时期?作者王维的生平是怎样的故事(每一位同学可以自主查阅资料、自己讲述他的故事)?”其次,在上课之时,老师选择提问,由学生积极发言,讲述自己查询的故事,或许传统模式的观念很难改变,很难有学生主动开口发言,所以使用奖励政策是比较有效的方式,之后,再由老师借助互联网讲解王维生平、全诗内容以及诗意解析:《相思》——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解释:鲜红浑圆的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春暖花开的季节,不知又生出多少?希望思恋的人儿多多采集,小小红豆如此惹人相思。
最后,教师讲解自己收集的王维的故事,给予学生肯定;让学生自主地安排自己故事的情节内容,与真实故事作对比,完成此次课堂活动。从做中学、创设情境、查阅资料,在生活中寻求解决策略,每一门功课都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语文更是不例外,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到生活处处皆功课,学习中处处可创新,培养学生自主意识。
二、衔接课外阅读、锻炼语文思维
语文学科学习的内容比较复杂、广泛,包括汉字识别、文学背景、人文历史、甚至阅读理念、语文思维。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任务比较轻,因此可以专门锻炼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教师为学生设计课外阅读内容,提供阅读环境,为学生今后打牢基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不断改进,在学习《钓鱼的启示》一文时,利用即时互动性的方式完成课程内容的设计。
首先进行课前导学与课前检测,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进行这篇文章的深入讲解。目前,市面上出现很多关于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检测的app,通过“乐云”即可完成内容检测,筛选出学生中错误率高的生字,利用网络搜集此类生字的视频,以此为导学素材,对学生做一个引导。其次,展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将自己课外阅读的相关知识与课堂内容进行结合,尝试理解整个文章的故事脉络,最好的方式是自己亲自实践钓鱼这一过程,通过将自己的实践与自己所理解的知识相结合,形成连贯的学习思维模式。最后有学生进行总结课程内容,通过奖励小红花的方式让学生踊跃地回答问题,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從根本上了解钓鱼的启示。
三、利用互联网不断改善教学设计
小学阶段的孩子们是心智尚未成熟、自尊心较强的群体,他们渴望得到关注,害怕他人看不见自己的努力,但教师能力有限,不可能完全深入记录每一个学生的点点滴滴,在网络较为发展的今天,不仅有app可以记录学生学习的点点滴滴,小程序、QQ群等都是较好的线上记录方式,它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利用此项工具,鼓励学生完成课程内容的同时,不断改善自己教学过程中的失误,以每一位学生为主,积极探索教学设计。
四、结束语
“互联网+教育”的模式不仅为小学语文课外学习提供了有效的在线指导、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平台,更是从小培养了学生主动出击、自主学习、创新求变的思维,不论是教师、专家,还是学生在提高教学创新性上都不曾怠慢,为真正意义上实现教育水平“高大上”做足了准备。总而言之,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教学模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和兴趣。
参考文献:
[1]术洪亮.“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的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8(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