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的实践逻辑
2020-08-09陈俞均
摘要:党支部是中国共产党组织体系的基础,其建设质量直接决定着整个体系的有效运转。党支部标准化 建设的实践动因是,目前相当数量的党支部存在政治功能虚化、组织力弱化、实体性工作形式化等问题。党支部 标准化建设是实现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根本途径;是建立现代政党治理体系的奠基之举;是实现新时代 党的历史使命的重要举措。而要实现党支部的标准化建设,应当有效应用“协调”“简化”“统一”等标准化方 法论,协调内外上下,发挥头雁效应,提升政治功能;简化冗杂多余,提炼必备要素,强化组织力;统一基本要求, 程序实体并重,回归党的初心。最终建立现代政党治理体系,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实践动因;实践意蕴;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20)12-0038-0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党建工作很重要”,“必须 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 强战斗堡垒”。为充分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充分发挥党支 部战斗堡垒作用,2018 年 9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并 公布了《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强调要加 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要把抓好党支部作为检验 党建工作成效的基本标准,各省各部门随之跟进,陆续公 布了推动标准化建设的落实机制。
推行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既是共产党一贯重视党支 部建设的历史传统使然,也颇受标准化理论兴起的影响, 更是实践逻辑的必然,既将有助于解决党支部建设实践 中出现的问题,也有利于推进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实现 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更将有效回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 理能力现代化进程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的时代要求。
一、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的实践动因
(一)党支部的政治功能虚而不显
党是政治组织,政治属性是其根本属性,政治功能是 其基本功能。进入新时代,肩负新使命,党支部更需要坚 定政治立场,加强政治建设,彰显政治优势,以确保党支 部的政治功能充分发挥。而现实中部分党支部实际运行 过程中存在政治功能虚化的问题,不是没有政治功能,而 是政治功能被解构虚化。主要表现为:其一,党支部的领 导核心地位不够凸显,“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 领导一切的”[1]16,口号喊得震天响,但仍然存在党支部 在单位重要决策过程中被搁置起来的现象,即使获得参 与权但话语权不够,原因在于普遍认为在单位相关业务 工作上党支部不够专业,明显属于外行,遂导致决策过程 放弃征求支部建议,党支部的领导核心让位于专业领导班子核心。其二,党支部的政治引领作用不够突出,支部 成员尤其是支委委员因为都是兼职,不是专门从事支部 工作的专职党务工作者,其必然首重业务工作,有余裕方 才兼顾支部工作,导致支部工作处于“说起来重要、干起 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况,政治学习注重形式,应付 检查,思想上不重视,政治引领从何谈起。其三,党支部 的服务群众本领不够强大,政治功能是党支部的基本功 能,而服务属性是党支部的存在基础,服务意识已然存在 于党员心中、支部身上,然而服务群众深入思考不够、本 领能力不强,所谓服务基本流于传统形式,无非逢年过节 登门拜访,送点慰问金、慰问品,服务效果不明显,缺乏深 入群众的调研,不能真正了解群众所需所急,没有调查没 有思考,也就没有提高。
(二)党支部的组织力弱而不强
在党的整个组织体系中,党支部处于最基层,组织基 础的牢固性将会影响组织肌体的强壮性,进而决定组织 力的强大性。孙中山先生将自己多次革命失败的原因总 结为极度“缺乏组织”,同盟会和国民党皆重军事行政轻 组织建设,因此他希望以俄为师,通过国共合作的方式来 改组国民党,建立一个“列宁式政党”,即一个高度组织 化和具有强大组织力的政党,以改变国民党松散无序、缺 乏行动力的状况。强大的组织力是共产党的优秀传统。 党支部“从当前情况看,突出问题不是没有组织,而是组 织缺少组织力。”[2] 组织力的薄弱直接反映在组织向心 力与组织革新力上:组织关系管理相对松散,既没有对管 理党员组织关系的进出制度严格执行,又对党员关心重 视的现实利益关注少作为小,造成党员不但对自己组织 隶属关系态度消极无所谓,而且对党支部缺乏情感归属和心理依赖,“有问题找组织”盛况不再,组织向心力有 减弱态势;自我革命是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党的革命、 建设和改革之所以不断取得胜利,离不开党的自我革命 精神。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变化,都要求支部在工作意识、 工作方法上与时俱进,找差距抓落实,然而上级不要求下 级无变化、上级无文件下级不思考的现状依然存在,居安 思危都知道,自我革命做不到,组织革新力渐渐变弱。
(三)党支部的实体性工作形而不实
程序性工作是指支部组织生活实体性工作开展的时 间、环节、频次等定式操作,每个支部都能依章依制依规 做到,但实体性工作则流于形式,“三会一课”“主题党日” 纸上很规范、要求都满足,内容效果则不好定论。习近平 总书记曾讲“共产党员这个称号,是一个组织称号,在组 织里的人,就要过组织生活,不参加组织活动的人,也就 脱离党了”。支部理应“有充分的经常的政治生活,按时 研究和讨论上级党部的每个决议和文件”[3]709,“支部生 活……最要紧的是讨论当地的政治问题,工作问题,无论 是一工厂,一学校,一军营,一农村,一街道,范围虽小,都 有他的不同的政治环境与工作的方法,要能把党的政策 正确的运用,首先要了解一切实际的情形。”[3]78 同时,支 部“必须从工作中教育同志,必须从同志已经感觉的各 种实际问题中引起同志讨论问题的兴趣,而从这中间使 同志能亲切了解接受党的政治教育”[4]271。支部组织生 活本应成为党员接受再教育、强化党员身份意识、锤炼党 性的重要环节,而现实中组织生活以开会学习为唯一方 式、以读文念报为全部内容,“上不接天线,下不接地气”, 久而久之,党员懈怠,支部松散,走过场成为常态,形式单 内容空的组织生活成为应付上级检查的一种仪式,处处 留痕有记,存在但没有存在感。
二、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的实践意蕴
(一)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是实现全面从严治党向基 层延伸的根本途径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欲治党者,先抓基础,实现中 国共产党的有效治理,支部是最好的抓手。根据 2019 年党内统计,中国共产党现有党员 9059.4 万名,基层组织461 万个,支部 407.2 万个,基层党组织在城市街道、乡 镇、社区(居委会)、行政村覆盖率均超过 99%,机关单位 覆盖率 99.7%,事业单位覆盖率 95.2%,公有制企业覆盖 率 90.9%,158.5 万家非公有制企业法人单位建立党组 织,26.5 万个社会组织法人单位建立党组织,党支部广 泛分布在各地区、各领域、各部门,基本实现全覆盖。全 覆盖是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的前提,只有将党的组织体系 纵向下沉到底、横向扩展到边,充分发挥党支部支撑托底 的作用,才能确保从严治党落实到基层。而实施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将会防止全面从严治党出现半途而废的现 象,“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在全面从严治 党进入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 候,在全党上下实施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运动,推动全党形 成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良好態势,将会在党内建成引领 有力、运行有序、执行有效、活动有制的基层组织基础,以 标准规范保证党内领导上行下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顺 利度过新阶段。
(二)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是建立现代政党治理体系 的奠基之举
中国古代的“车同轨、书同文”,现代工业的规模化 生产,无一不说明古今中外都有用标准化方法治理国家 的传统,而在现代国家治理中,其治理体系越完善、治理 能力越高,对标准化的需求就越强。从 1988 年全国人大
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到 2017 年《标准化法》修正案获得通过,标准化始于市场经济 喷薄欲出、统一行业标准势在亟需之时,及至进入国家治 理领域发挥战略性作用,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力现代化中起着筑基统一的作用,而 2018 年《中国共产 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则是标准化进入党建领域的 制度化肇始,第一次以党内法规形式明确提出党支部标 准化建设。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关于党的建设标准化 的理论探索从未停止,“我们要不要胜利,要不要在全 国胜利?如果要的话,就要有一个有纪律的、思想上纯洁 的、组织上纯洁的党,合乎统一的标准的党”[5]261,毛泽东 在 1945 年就初步提出了要建设一个有规矩、有记录、有 制度、有组织的“标准”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很早就认 识到标准对于一个政党的重要性,而在国家现代化进程 中建设现代政党、建立现代政党治理体系,标准化更不可 缺位,“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的组织末端,其标准化的实现 程度与功能发挥,直接关系到党执政能力的强弱,影响着 党在基层社会的权威与地位。”[6] 我们要在推进国家治 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同步推动党的治 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把标准化厚植于中国共产 党治理体系的基层基础之中,落实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具 体行动之中,融入到“四个伟大”的历史使命之中。
(三)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是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 命的重要举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 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 的伟大飞跃”,而“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 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7],习近平总书记在 十九大报告对党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用“四个伟大”来
定义,以伟大梦想为牵引,以伟大斗争为抓手,以伟大工 程为保证,以伟大事业为路径,“四个伟大”相互作用, 同向合力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伟大梦想的实现有 赖于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的成功,而伟大斗争、 伟大工程、伟大事业成功的基石就是党支部标准化建设。 党支部实施标准化建设,有利于强基固本,充分发挥支部 战斗堡垒作用,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取得具有 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胜利;有利于令行禁止, 充分发挥支部政治引领作用,管理党员,直面问题,自我 革命,夺取深入推进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胜利;有 利于上下统一,充分发挥支部基层核心作用,团结群众, 坚定自信,凝心聚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 成功。
三、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应当充分吸收标准化理论,充分 利用“协调”“简化”“统一”标准化方法论,加以结合党 支部建设具體内容,通过优化内容设计、程序设置的路径, 实现党支部建设质量全面提升,达到“最优解”,即党支部 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显现。
(一)协调内外上下,发挥头雁效应,提升政治功能
通过协调各方各面,以利于参加组织生活为原则,以 实现全覆盖为导向,结合实际,优化党支部设置,明确各 领域各行业党支部设置形式,确定各类型各形态党支部 设置程序,实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到哪里,党支部建设就 跟进到哪里,以政治建设为党支部建设根本任务,以服务 群众为党支部建设首要任务,扎根基层做“堡垒”,深入 群众当“头雁”,团结党内同志党外群众,充分发挥政治 核心作用,保证党的领导力沉到基层。
(二)简化冗杂多余,提炼必备要素,强化组织力
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应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制度建 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入手,以政治引领、思 想建党、制度治党、组织强党、作风纯党、纪律卫党为靶 向,提炼出党支部六大建设的必备要素,精简多余环节, 剔除繁琐程序,彻底杜绝党支部建设就是政治学习、政治 学习就是读文件念报纸的错误观念,并充分发挥学习强 国等新兴媒体作用,强化工作保障,实现支部建在“手” 上,学到“脑”里,进入“心”中,以“精炼”的必备要 素搭建党支部架构,以“瘦身”的核心元素组建党支部体系,实现党支部组织力的全面提升。
(三)统一基本要求,程序实体并重,回归党的初心
通过实施标准,在党支部基本任务、工作机制、组织 生活等方面作统一要求,可量化的程序性工作能落“位”, 讲内容的实体性工作更应落“实”,形式与内容相统一, 以规范一致提升执行力,做到纪律严明、言出法随,以高 质量的支部建设支撑党的初心,以强有力的组织基础托 底党的使命,既守初心,更担使命,带领中国人民谋幸福、 带领中华民族谋复兴,实现中国梦。
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将标准 化引入党建领域,推动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将有利于建立 现代政党治理体系,极大推进党的治理能力。“万丈高楼 平地起”,只有基层稳固则上有可为而民得所安,而党支 部标准化建设就是固本强基,以标准引领规范,以规范强 化执行,全面提高党支部建设质量,为伟大梦想奠基。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 [M]. 北京 : 人 民出版社 ,2017.
[2] 王可卿 . 中国共产党支部建设:历史演进、深层动因、行动方 略 [J]. 求实 ,2019(3).
[3]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 第 4 册 )[M]. 北京 :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 社 ,1989.
[4]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 第 5 册 )[M]. 北京 :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 社 ,1989.
[5] 毛泽东 . 毛泽东文集 ( 第 3 卷 )[M].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1996. [6] 祁雪春 . 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逻辑理路、原则导向与实践方案 [J]. 求实 ,2020(1).
[7] 习近平 .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cpc.people.com.cn/n1/2017/1028/c64094-29613660-2.html.
作者简介:陈俞均(1990—),男,汉族,山东淄博人,单位 为贵州大学党委组织部,研究方向为高校党组 织体系建设。
(责任编辑:董惠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