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策略探究
2020-08-06秀措吉
秀措吉
摘 要:班级是学校管理的基础单位,也是学生成长和学习的主要场地,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能够为学生提供和谐、稳定的学习生活,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本文基于初中阶段的班级管理工作,从一个班主任的角度讨论了如何科学、合理、有效地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关键词:初中班级;班主任;班级管理;學生教育
一个优秀的、负责任的初中班主任能够管理好一个班级,对班级内的学生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会积极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思想道德水平,对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具有重要影响。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特殊时期,他们的独立意识变得更强,逆反心理也有所增长,但学生正处于情感上不成熟的过渡时期,想凸显个人的能力,摆脱家长、教师或班主任对自己的管理。这为初中阶段的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班主任要在分析学生学习能力和年龄特点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一、培养学习氛围良好的班集体
学生在学校的主要目的就是学习,而班级中学习氛围的营造是学生对学习感兴趣的前提,维持学生学习热情的主要手段。教师要明确构建氛围良好的班集体的重要性,在开展教育和教学活动方面对学生多加引导。首先,在开学之初就要重视教室文化的建设。学生在最初进入教室对教室的印象还停留于原有教室的模样,为了使教室更加具有本班学生的风采,班主任组织全班学生将教室布置好,让教室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够体现出具体的教育内容。同时,专门为本班学生布置一块粘贴板,让学生在开学之初将对自己本学期的学习期望或生活愿景写到粘贴板上。学生亲自参与、亲手制作的教室文化,更符合学生心中对教室的期待。其次,科学地选拔班干部。在班会课上,教师组织学生围绕班干部的选拔展开讨论,学生可以举荐自己,也可以举荐自己身边的同学,说明自身的优势。通过学生自愿选举和推荐的方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班干部的选拔中来。同时,因为参与班干部选拔的人员较多,教师还可以采取试用期的方式,让参选的每个学生都有15天的时间担任班干部职位,最后由全体学生投票选出他们心目中完美的班干部人选。这不仅实现了学生对班级事务的自主选择权,也能够让学生更加信服他们所选出来的班干部。
二、注重养成教育,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学生不喜欢别人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行为指手画脚,而此时学生内心的意志力不坚定,很容易被其他不良行为带偏,在特殊的阶段走入岔道。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了解学生以前的学习经历,分析学生现阶段出现行为偏差的原因,减少苦口婆心的劝导,而是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学生自发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才能够让学生快速步入生活和学习的正轨。
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教师除了针对学生的行为渗透《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一日常规》等,还需要为学生树立榜样作用,班主任自身就要明确做到要求学生做到的,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同时,根据学生所产生的思想偏差或行为偏差,通过多种方式来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除了主题班会的举办,让学生交流经验以外,还可以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真切地了解到思想道德品质对一个人的重要性。结合正面与反面的真实案例,让学生在观看人物采访的过程中,通过强烈的对比意识到自身应该避免的问题,以及还需要努力的方向。
三、尊重学生,给予学生充足的爱
为管理班级秩序,调控学生的注意力,班主任选择板起脸来严加管教,学生会在表面上对班主任十分敬畏、服从,但并不是心悦诚服地接受班主任的管理和教育。要想使学生充分理解班主任的良苦用心,班主任应改变管理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分析学生产生个性化想法的原因,并给予学生充足的爱。虽说初中班级要严格管理,但班主任也要严中有爱,给予学生充足的爱,拉近班主任与学生彼此之间的距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时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学生的纪律性问题,生活上存在的困难,学习成绩难以进步或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急需班主任的培养,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都需要班主任先静下心来,思考学生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通过与学生推心置腹的交流来获取信息,了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困惑或问题,帮助学生针对性的解决,并通过正面案例的引导来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和生活态度,促进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念。
总之,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工作确实非常棘手,该时期学生的特点也决定了班主任工作的复杂性和多元性。班主任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应明确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工作带来的优势和不足,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认知特点,逐步向学生渗透良好的教育观念,促进学生在班主任的培育下成长为身心健康、品行俱佳的青少年。
参考文献:
[1]王继文. 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策略探究[J].甘肃教育,2018(14):37.
[2]陈迎辉. 谈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策略[J].学周刊,2017(29):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