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文论中的文学风格论

2020-08-06张书凝

文存阅刊 2020年8期

张书凝

摘要:文学风格是一个带有总体性、全局性的概念,文学风格,是作家创作特性在其作品中表现出的艺术特征,是作家作品艺术上成熟的重要标识。历史上所有优秀作家都有他本身的创作格调。古今中外,许多优良作家的创作,大多都有显明的特性,表现出独具一格的风格;在必然的期间、地域,那些创作风格类似或相近的作家,又可以构成一定的文学流派。

关键词:风格论;文如其人;风格即人;风骨崇高

一、文学风格的涵义

在文学的历史上,不同的作家在文风、情调、境界上都是各不相同的,鲁迅与郭沫若,一冷凝犀利,一淋漓舒畅;巴尔扎克与雨果,一抽象传神,一激情磅礴;而这所有,都是每个作家文学作风的体现。

风格的定义很广,而18世纪法国学者布封在一篇名为《论风格》的演说中提出的“风格就是人”的命题,这一命题抓住了命题的关键,即风格必需以人为本,以人的主体精神修养为根柢,包含人的品德、品格、情感、胸襟、兴趣等等。黑格尔说:“法国人有一句名言:‘风格就是人本身。风格在这里都指的是一般艺术家在体现形式和笔调迂回等方面齐全的见出他的人格的一些特点。”(黑格尔:《美学》第1卷,第372页。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马克思也说:“我只有构成我的精神个体性的形式。‘风格就是人。”(马克思:《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7页。)我国古代文论中历来也有“文品即人品”“文如其人”的说法,还有很多的:“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而在这之后宋濂在《林伯恭诗集序》中说:“诗,心之声也。声因于气,皆随其人而著形焉。”叶燮在《原诗》中说:“诗之基,其人之胸襟是也。”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也说:“诗品出于人品”。以上这些都代表了相同的意思,即文学风格乃是以作者主观的人格涵养为根基。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发展比较成熟的时代,也就是鲁迅所说的文学的自觉时代。风格论也是在这个时代初步建立起来的。中国古代文论中对文学风格理论探索总结得比较系统的首推刘勰。在他之前,虽然也有一些关于文学风格的论说,但是有的比较间接,有的过于简括。如《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的吴国季札观乐的那段议论,可以看作我国古代风格论的萌芽它已初步触及到《诗经》的不同风格特征。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将《离骚》与《国风》《小雅》作比,也可以说是从艺术风格角度概括它们的特色的:“《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悱而不乱。若《离骚》可谓兼之矣。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这是从《离骚》的内容和形式的结合上来总结其风格特色的。后来的曹丕、陆机等关于文学风格的论述,相對说就比较明确一些了,但是还是很简括。如曹丕的“文以气为主”说,以及他对当时一些作家艺术风格的总结:“徐干时有齐气”,“应瑜和而不壮”,“刘枫壮而不密”,“孔融体气高妙”。这些都是早期风格论的刍议。陆机进一步提出了艺术风格多样化的观点,即“体有万殊”。利用历史与逻辑联合、本体论与方法论统一、中西相互比较等措施,剖析学界盛行的“体裁一风格”二分阐释模式的理论弊端和范式危机,更是对于古代文体论中“体、与、类之间的辩证互动关系,反思中国现代文学风格论中以作家特性为核心的“三论合一”模式的成因及利害关系。

二、中西文论中的“风格论”源头

(一)西方文论中的“风格论”

西方风格论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他在《诗学》中说道:“风格的美在于明晰而不流于平淡。”这明确地提出了风格的定义——不流于平淡。

西方文论中第一篇论格调的著作是古罗马文论家朗吉弩斯的《论崇高》,他对于崇高风格的看法和解读,打破风格在以往形式中的局面限制,从内容、思维等角度重新理解崇高的风格,进一步丰硕了西方文论中风格论的内涵。

18世纪法国学者布封在《论风格》的演说中提出“风格即人”的名言,表达出他对于文坛上那种追求瑰丽高端的风气的不敢苟同,提出文章要言之有物、平易近人,强调作为创作主体的作者的主观精神修养关于风格构成的重要性的中心。对西方文论中“风格论”进行补充说明的是19世纪德国学者威克纳格。他认为“风格并非安装在思想实质上面的没有生命的面具,它是面貌的生动表现,活的姿态的表现,它是由含蓄着无穷意蕴的内在灵魂产生出来的。”威克纳格的“主客观说”使得西方风格论从作家个体精神修养反映说转而向主客观统一说发展,尽管这种说法并没有出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主客观历史辩证统一深层次的内涵,然而比以前的思想仍然代表了提高性和科学性。

(二)中国文论中的“风格论”

中国古代文论里“风格”一词最早出现在晋代葛洪的《抱朴子》中:“是以怀英逸之量者,不务风格以示异;体邈俗之器者,不恤小誉以徇通。”然而这里的风格指的是人的风姿品格,而并非文学艺术中所指的艺术特征。中国古代文论中的确没有明白的“风格”之说,然而却有很多对于“风格”独有的理论术语,如“气”“体”“品”等,如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文气”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这里的“气”指的就是因为作者气质和性格差异而构成的独树一帜的风格。晚唐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着重对诗歌风格意境进行讨论,在每一品中他用形象化的言语把风格分为“雄浑”“冲淡””典雅”“绮丽”“豪放”“劲健”等二十四品,表现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风格多样性。

尽管中国古代文论没有如西方文论明确提出“风格”之名,然而对于“风格”之义表现力却依然是丰富的。中西文论关于“风格”的探究也是重点不同,西方文论看重风格的明确定义,然而中国文论中的风格则带有一定复杂性,它的内涵范畴是委婉的,重视留白,侧重于风格多样性的区别,由中西文论的差别研究重点而生成了不同的“风格论”。

三、中西文论中的“风格论”之辨别

(一)“文如其人”与“风格即人”

“文如其人”源自苏轼《答张文潜书》:“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故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而“文如其人”一目了然地将作者的性情与其文章风格不同展现出来,体现出风格展示作者性格特性的特点。曹顺庆在《中西比较诗学》中提出的,中国文论中的“文如其人”尤注重人品,而西方风格论则更加专心于艺术形式特征。中西风格论的差别若是往下深究其原因,更多的是在中西方文学传统源头上,中国文学重视表现个人情感,“以诗言志、歌以咏志”,文学作品被认为是作者内心情感的抒发,而西方文学则以为文学是现实生活的投影,,因而在“文如其人”与“风格即人”上才产生了偏重上的差异。

(二)“风骨”与“崇高”

中国文学中“风骨”一词最早的意义范畴与“风格”相同,即指人的品性和性格,直至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中的《风骨》篇将“风骨”应用于文学风格范畴中,刘勰以为文章的精华在于“风骨”,“风”即有情志,有思想,“骨”为文辞明健遒劲,好的文章必定是文辞上“结言端直”,气质上“意气骏爽”。这和西方文学“崇高”风格是相同的。然而,它们依然有着实质的区别,源自于中西文学价值观和文化传统的不同。中国文学的“表现说”,文学之所以在于表现情感,是因为这种情并不是花前月下和儿女情长,更多的是一种对国家、人民的“大情”,一种背负感和责任感。这将代表“以诗言志”“文以载道”成为中国文学的广泛价值观。因此这种关于社会的“大情”在千百年来的中国文学作品中早已根深蒂固。“风骨”就是这种“大情”之表现,也是风骨的精神。

在西方文学中,崇高风格所包含的情感绝不是中国文人的“大情”,是很简单的表现能力。朗吉弩斯在《论崇高》中论证崇高时皆以雄奇俊伟的自然之物为例。由此可以认为,慷慨激昂的感情是由这些奇伟的自然之物而引发的心脏共鸣的感觉,这种感情仅仅是个体激动不已的感情,而非关其他。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也说:“崇高只需在我们内部和思想的样式里去寻找根据,这种思想样式把崇高性带进自然的表象里去。”崇高是一个人内心的精神化体现,相较之于“风骨”,这种精神和感情可以认为是个人的“小情”。

当然,“风骨”和“崇高”自身所具备的涵义是愈加丰富深刻的,但也无法评说“风骨”与“崇高”何者更伟大,更应受到推崇,毕竟在文化传统的本源上,中西方仍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中西文学在这千百年的文化氛围中也形成了本身的价值观和评判规则。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西方文化交流也正在日益加深,因此文学也将逐渐走出地域限制而构成另具风格的世界文学。

参考文献:

[1]曹顺.中西比较诗学(修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严迪昌.文学风格漫说.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3]歌德等.文学风格论.王元化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版.

[4]冯春田.文心雕龙释义.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